年世兰的衣柜里有许多旗装,除了不能穿的正红色,她喜爱每一种气质热烈,富贵奢华的颜色。
这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种红色。
甄嬛一眼就挑中了她们初见那日,年世兰穿的那件绯红色旗装。
年世兰扫了一眼,有些模糊的记忆渐渐清晰起来。
那时是新人觐见,她自然要穿戴得全宫最好,于是便挑了最华丽,也最喜欢的一件穿着。
她很快便将那些晦暗的记忆丢掉了,比起当日的看似张扬,实则酸涩苦闷,她更喜欢如今的自己,头脑清楚,未来可期。
她点点头:“听你的,就穿这件。”
甄嬛含笑道:“娘娘姿容妍丽,越是富贵的打扮,越能凸显您的容貌,也越能让大将军一眼便注意到您的变化。”
她笑意盈盈地走到了年世兰身边,抬手去给她解扣子。
年世兰初时不觉得什么,可随着甄嬛垂眼解到第三颗扣子,她忽然觉得周围的温度似乎都变得湿热了几分。
她下意识握住甄嬛的手。
甄嬛疑惑地抬眼看她:“娘娘?”
年世兰不自在地道:“这些事情不必你做。”
甄嬛笑道:“还没有选好首饰,嫔妾想快一些,娘娘也能早日见到大将军。”
年世兰迟疑地松开了她的手,垂眼看着她一颗颗解自己的扣子,越发觉得别扭,甚至,隐隐都有些刺挠了。
两人的呼吸仿佛都要交织在了一起,甄嬛略微抬眼,含笑看她的时候,她甚至能够看见她眼睛里自己的倒影。
她实在不习惯这样亲昵的距离,甄嬛,也不是应该伺候她的奴婢。
她后退一步:“来人。”
很快便有小宫女进来。
年世兰张开手臂:“伺候本宫更衣。”
小宫女们动作麻利,距离不远不近。
年世兰一下子便觉得周遭的湿热不见了,空气重新变得凉爽起来,她别扭的眉眼,也跟着舒展开来:“你去挑首饰吧,若是找不到,便叫人进来帮你。”
甄嬛含笑点点头,心里暗道一句年木头,娘娘木头,顿时便心平气和起来,正巧颂芝回来了,她便请颂芝去寻那套点翠正凤钿子来。
颂芝笑眯眯道:“我们娘娘最喜欢的就是那套头面了,还是莞小主了解我们娘娘!”
又见年世兰已经换回了平日的穿衣风格,心里更加高兴。
她最喜欢的,就是自家娘娘趾高气扬,满宫都得退让的矜贵尊荣,盛世美貌。
年世兰刚在梳妆镜前坐下,颂芝就捧着头面盒子过来了。
她扫了一眼,向甄嬛确定道:“你确定本宫这样盛装打扮,不会太耀眼夺目了?”
甄嬛从镜子里注视着她,亲手去给她戴首饰:“娘娘本就耀眼夺目,即便只是努力遮盖,也是遮盖不住的。”
年世兰从镜子里瞥了她一眼:“怪不得你不爱吃甜的,嘴巴甜成这样,再吃蜜糖,一开口就要把人腻死了。”
甄嬛几不可见地僵了僵,其实有时候想想,娘娘性子舒朗,真不必记住这个小细节。
她含笑道:“娘娘这样夸嫔妾,嫔妾可得再多看些书,日后说实话的时候,也好更真实些,不能听着像是在溜须拍马才行。”
年世兰被逗得直笑:“那你好好学,到时候本宫可是要检查的。”
说话间,甄嬛已经给年世兰戴好了首饰,又拿起螺子黛给她重新描眉,添妆。
等甄嬛放下所有东西,往后退了两步去看的时候,年世兰也看了一眼镜子,惊讶道:“本宫倒是不知道,你还有这样的本事。”
如今她的妆容,让她瞧着还是跟过去一般妍丽,却又莫名多出了几分弱柳扶风之感、
更妙之处在于,这份柔弱,并不会让人觉得是她性子柔弱,而是暂时有了心病,这才在强硬之余倾泻出了几分弱质纤纤。
竟是……很惹人怜爱。
甄嬛见她满意,心里便十分高兴:“嫔妾的本事还多着呢,娘娘要一样样慢慢知道才好,不然等嫔妾黔驴技穷,您该厌倦嫔妾了。”
年世兰笃定地道:“本宫可不是善变心意之人。”
甄嬛眼神亮亮地望着她,柔声道:“是呢,嫔妾知道。”
年世兰忽然有些不自在起来,轻咳一声,扶着颂芝的手站起来:“本宫这便去九州清晏了,中午,你和安常在想吃什么,便叫小厨房给你们准备,莫要给本宫省钱。”
说罢,便仿佛有人追着似地,匆匆出了门。
等走出去了很远,她都还是不解:“颂芝,你瞧本宫与莞常在相处,如何?”
颂芝闻言便笑起来:“娘娘跟莞小主相处得极好,便是当年的……也没有您跟莞小主这样的好。”
年世兰挑眉:“那本宫怎么总觉得……”
她说到这里便顿住,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去形容自己的感觉。
她烦躁地皱眉:“总之有时候很奇怪,本宫从前从不这样!”
她自己都说不清楚的东西,颂芝自然是更看不明白了,但是颂芝想得简单,也直白:“奴婢不太懂娘娘的意思,奴婢就觉得,只要莞小主在,娘娘就总是很高兴,那,奴婢便希望娘娘跟莞小主永远这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