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韩国财阀的入局条件
“但条件是,SK集团必须配合我们的市场策略。”
林涛接话:“具体来说,就是SK海力士要和美光达成价格联盟。”
“dRAm价格不能低于我们设定的底线。”
“如果三星降价,SK海力士也不能跟。”
金父犹豫了:“这样做会不会太明显?”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可能会调查。”
小约翰摆手:“不用担心。”
“我们会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来协调价格。”
“表面上看是市场行为,实际上是我们在控制。”
贝蒂在旁边小声问:“爸爸,这不会违反反垄断法吗?”
小约翰瞥了她一眼:“贝蒂,商业竞争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
“只要我们操作得足够隐蔽,就不会有问题。”
林涛掐灭烟头:“金先生,你觉得崔泰源会答应吗?”
金父沉默了几秒。
“如果您能保证SK海力士在两年内扭亏为盈,崔会长应该会同意。”
林涛笑了:“这个简单。”
“我们联合美光减产,把dRAm价格拉高10%。”
“SK海力士的利润率马上就能从负数变成正数。”
沈若楠翻开报告:“老板,根据我的测算,如果dRAm价格上涨10%,SK海力士2004年的净利润可以达到5000亿韩元。”
“相当于4亿美元左右。”
金父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快?”
林涛靠在椅背上:“半导体行业就是这样。”
“价格涨一点,利润就能翻倍。”
“价格跌一点,就会亏得血本无归。”
小约翰站起来,走到窗边。
“金先生,你回去后尽快安排一次聚会。”
“把崔泰源、具本茂、郑梦九都叫上。”
“我们需要当面谈一次。”
金父点头:“我会尽快安排。”
“不过,三位会长的日程都很满,可能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协调好。”
林涛摆手:“没关系,我们等得起。”
金父站起来,再次鞠躬:“那我先告辞了。”
“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他带着助手离开会议室。
门关上后,贝蒂松了口气:“终于走了。”
“这个金先生说话太客气了,听着都累。”
林涛笑了:“韩国财阀就是这样。”
“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比谁都狠。”
小约翰转过身:“林,现在该谈谈内地的利益分配了。”
沈若楠立刻坐直身体。
她翻开笔记本,清了清嗓子。
“约翰先生,林总,我代表内地资本提出几点诉求。”
小约翰挑眉:“说吧。”
沈若楠深吸一口气:“第一,中芯国际和华为各占SK海力士5%的股份。”
“第二,SK海力士必须向中芯国际转让0.13微米dRAm工艺技术。”
“第三,SK海力士在无锡建厂时,必须优先采购国产设备。”
小约翰皱眉:“若楠,你的胃口有点大。”
沈若楠没有退缩:“约翰先生,内地市场对SK海力士很重要。”
“2003年,中国大陆的dRAm消费量占全球的18%。”
“如果没有内地市场的支持,SK海力士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林涛点头:“若楠说得对。”
“而且内地企业参与进来,可以帮我们分担风险。”
小约翰沉默了几秒。
“技术转让可以谈,但不能是无条件的。”
“中芯国际必须承诺,获得技术后五年内不向海外市场出口同类产品。”
沈若楠咬了咬嘴唇:“这个条件太苛刻了。”
林涛摆手:“若楠,先答应下来。”
“五年后的事,五年后再说。”
沈若楠看了林涛一眼,点了点头。
“好,我同意。”
小约翰继续说:“设备采购也可以,但有个前提。”
“国产设备的性能必须达到国际标准。”
“如果达不到,SK海力士有权拒绝采购。”
沈若楠翻开报告:“约翰先生,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已经通过了台积电的认证。”
“中微公司的光刻机部件也在三星的生产线上使用。”
“我们的设备性能完全没问题。”
小约翰点头:“那就这么定了。”
“不过,设备采购比例不能超过30%。”
“剩下的70%还是要用国际品牌。”
沈若楠皱眉:“为什么?”
林涛解释:“因为SK海力士需要保持技术领先。”
“如果全部用国产设备,良品率可能会下降。”
“这对SK海力士不利,对我们也不利。”
沈若楠想了想:“好吧,我接受。”
小约翰松了口气:“那股份分配呢?”
“中芯国际和华为各5%,这个我没意见。”
“但他们必须承诺,不干涉SK海力士的日常经营。”
沈若楠点头:“这个没问题。”
“内地企业只要分红和技术转移,不需要管理权。”
林涛站起来,走到窗边。
巴黎的夜景灯火通明,塞纳河在远处闪着光。
“既然大家都谈妥了,大家就各司其职,按计划行事吧!”
林涛在窗边转头看向已经谈妥的两人笑着说道。
“林,你这样让我觉得自己才像个小辈!”
小约翰看着在窗边装逼的林涛眼神有些深邃莫名。
“我们这中国有句老话叫达者为先嘛。”
林涛知道他意有所指,也不回应,笑着说道。
“达者为先一直是我们美国在践行的文化规则。”
小约翰对林涛的说辞表示认可。
在处理完相关事情后,秦宇跟着金父去到韩国,他需要代表美资方给金父牵头的谈判会议掠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