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涛得知薛雨萱的导师竟是贝塔斯曼集团音乐发行事业部的总裁时,脑海中如潮水般涌现前世的诸多信息。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迅速勾勒出后续的战略蓝图:
让薛雨萱前往美国后,借贝塔斯曼集团的名义,去与SoundJam mp——这个苹果itunes的前身洽谈收购事宜。
林涛深知SoundJam mp的价值。在2000年中后期,它以几百万美元的低价被苹果收购,并被改造成了如今家喻户晓的itunes。
这笔买卖,苹果赚得盆满钵满,而他,绝不能错过。
就在前两天,薛雨萱打来电话,告知林涛前期协商已基本就绪,如今只等他亲自前往确认。
林涛没有丝毫犹豫,即刻动身。
此刻,林涛身处柯蒂斯音乐学院。
这所学院坐落于美国费城,校园环境优雅静谧,古老的建筑与葱郁的绿植相得益彰,宛如尘世中的一片世外桃源。
在系主任办公室内,贝塔斯曼集团音乐发行总裁迈克尔·多尔内曼,正以一种既震惊又欣赏的目光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人。
他端详着林涛,目光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又夹杂着对天才的认可。
“林,不得不说,我对你的音乐才华钦佩不已,而你的年纪,更是让我大为惊叹。”
迈克尔笑容满面,语气中尽是赞赏,“以你的天赋,完全可以在音乐领域大放异彩。
要不你直接申请来我们柯蒂斯音乐学院进修吧,我可以安排学院特事特办,直接录取你。”
他抛出橄榄枝,语气诚恳,显然是真心惜才。
林涛礼貌地回应:
“谢谢先生的夸赞,我现在暂时要到北大进修,再过两年有兴趣我再考虑你们学院可好?”
他的语气不卑不亢,眼神清澈,没有被迈克尔的盛情所迷惑。
迈克尔微微点头,对林涛的回答并不意外,只是略感惋惜。“北大也是相当出色的学府。”
他话锋一转,直接切入正题,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我听雨萱说,你打算从我们公司预支500万美金,用于收购SoundJam mp?”
林涛神色镇定,不疾不徐地分析起来:
“您看,目前《dancing with your ghost》在美国发行首周就售出了46万张。
在欧洲更是迅速登顶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冠军。以贵公司的专业眼光,想必清楚照此势头,未来这首歌的销量破千万绝非难事。”
他语气平稳,数据清晰,展现出极强的商业洞察力。
“按照作曲8%收益加上歌手15%收益来计算,每张售价1.5美元,这首歌的价值已然高达1500万美金。”
林涛的声音掷地有声,他深知,只有在合作中保持平等地位,才能争取到最大利益,故而并未将自己置于求人施舍的境地。
迈克尔摆出一副为林涛着想的姿态,语气中带着一丝老练:
“林,按正常流程,你这1500万美金可得等上好几年才能到手。
我们提前预付1000万美金给你,这已经是很够意思了。”
他试图用“人情”来压低林涛的预期,但林涛对此心知肚明。
林涛不为所动,继续说道:“《wonderful u》一周就卖了51万张,这两首歌的销量必然会相互促进,叠加增长。
相信公司定能看到我这11首歌的巨大价值。要是贵公司不愿继续合作,我即刻归还1000万美金,然后找其他公司合作剩余的9首歌。”
说罢,林涛作势要起身,仿佛真的打算结束这次谈话。
迈克尔脸色瞬间一变,他当然清楚这两首歌已经让贝塔斯曼集团赚得盆满钵满,哪能轻易放走林涛这棵摇钱树。
“林,咱们都是朋友,雨萱还是我的学生,合作的事儿她跟我提过。”
迈克尔语气软了下来,试图打感情牌。“要是仅仅500万美金收购SoundJam mp,倒也还好说。
可你竟要5000万美金去收购韩国的艾利和(iriver),这风险实在太高了。”
迈克尔眉头紧皱,一脸为难,显然对林涛的胃口感到吃惊。
林涛一语道破迈克尔的心思:
“你们现在起诉Napster——这个全球最大的mp3数字音乐平台,不就是想威逼他们转而与贝塔斯曼集团合作吗?
这足以说明,你们对数字音乐平台的未来前景还是相当看好的!”林涛的目光直视迈克尔,语气中带着笃定。
迈克尔矢口否认:“林,你从哪听来的不实消息?
Napster这种盗版mp3分享平台,我们唱片公司绝对与之势不两立。”
嘴上虽如此说,迈克尔心里却暗自纳闷,这可是董事会内部高度机密的讨论内容,他怎么会知晓?
林涛的这番话,无疑像一把尖刀,直插贝塔斯曼集团的软肋。
“势不两立个鬼,再过3个月你们就会宣布和Napster合作。”
林涛心里暗自吐槽,却并未说出口。毕竟他清楚,贝塔斯曼与Napster合作后,Napster连续几年官司缠身,三年保守估计亏损几个亿美金,还错失了数字音乐转型的最佳时机。
“这11首歌能为公司带来多少利润,你们心里有数。
商业计划我已让薛雨萱跟你们详细说明,要是贵公司不看好,我立马找别家合作。”
林涛不想再跟迈克尔周旋,他知道对方已经权衡利弊。
迈克尔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他知道林涛不是一个可以随意糊弄的年轻人。
“我们需要控股SoundJam mp 20%的股份。
”这是集团开会后给出的最低底线。
“成交!”
林涛毫不犹豫,爽快答应。他知道,这20%的股份,未来将带来远超想象的回报。
次日,林涛与薛雨萱打着贝塔斯曼集团的旗号,找到了SoundJam mp的两位创始人——比尔·卡斯迪和吉姆·格林。
此前薛雨萱独自前来洽谈合作时,这两人根本不屑一顾,爱搭不理。
当时的他们,只觉得薛雨萱一个亚洲女孩,代表的小公司根本不入流。
如今,随着贝塔斯曼集团考察团一同现身,二人顿时态度大变,面带谄媚,恭敬了许多
。他们忙不迭地端茶倒水,语气也变得格外客气。
其中,擅长公司管理与业务拓展的吉姆·格林,一直负责与贝塔斯曼集团考察团谈判,表现得游刃有余。
他此前就积极参与公司与苹果等潜在合作伙伴的沟通洽谈,为公司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正是他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苹果对SoundJam mp的收购。
而比尔·卡斯迪作为程序员,在软件开发方面天赋异禀。
在苹果基于SoundJam mp改造itunes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同等价格条件下,SoundJam mp原本更倾向于与苹果合作。
毕竟苹果现在已是市值几百亿的大公司,在他们看来,哪怕从苹果身上分得一点利益,都足够兄弟俩衣食无忧。
面对这兄弟俩先前的无视,林涛直截了当地给出选项:
跟着他,不仅能拿到500万美金,还能保留SoundJam mp公司20%的股份。
并且将以SoundJam mp的名义收购一家价值5000万美金的韩国mp3公司——iriver。
兄弟俩一听,这价码差不多比苹果多出了1000万美金的开价,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继续自己做老板,而不是沦为苹果的高级打工仔。
两兄弟心想:
“还去给苹果当什么高级打工仔,自己当老板不香吗?”
当下便毫不犹豫地签下合同,对着林涛欢呼:
“老板~你就是我们的神!”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狂喜,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山银海。
林涛深知这兄弟俩在苹果推动itunes及ipod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他明白“想要马跑,就得让马吃草”的道理。只要他们想让手中的股份增值,就势必会全力以赴把公司做好,为他带来更大的收益。
签约完毕,林涛与薛雨萱马不停蹄,借着贝塔斯曼集团这面虎皮大旗,直飞韩国,目标直指艾利和。
艾利和的社长朴振宇,是个典型的韩国中年男人,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西装笔挺,对来自德国的贝塔斯曼考察团成员,那叫一个热情洋溢,腰弯得都快折了。
“哎一古,各位贵客远道而来,真是令我们艾利和蓬荜生辉!”
朴振宇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给几位德国人添茶,至于旁边的林涛和薛雨萱,他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仿佛两人是透明的空气。
此时的艾利和,产品尚未大规模铺市,公司全部精力都扑在技术研发和设计上,为即将一鸣惊人的imp-350系列做着最后的冲刺。
他们清楚自己手中的技术有多值钱。
谈判桌上,贝塔斯曼的代表按照林涛的剧本,将价格压到了四千万美金,收购艾利和80%的股份,剩下的20%留给创始团队。
朴振宇和一众高管虽然肉痛,但也明白这是目前能拿到的最好条件。毕竟,产品没上市,一切都是空谈。
能抱上贝塔斯曼这条大腿,未来的市场就有了保障。
“合作愉快!”朴振宇笑得满脸褶子,伸出双手准备和德方代表握手。
然而,德方代表却微笑着侧过身,将合同推到了林涛面前。
朴振宇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当他看到合同买方一栏上,签下的并非“bertelsmann”,而是林涛龙飞凤舞的中文签名时,整个人都懵了。
“林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朴振宇的声音有些发颤,
“贝塔斯曼集团呢?我们是和贝塔斯曼集团签约!”
会议室里,艾利和的一众高管也骚动起来,感觉自己像是被耍了的猴子,眼神里满是愤怒和被欺骗的屈辱。
林涛气定神闲地放下笔,抬眼扫视全场,淡淡开口:
“贝塔斯曼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从现在起,这家公司,我说了算。”
他随即宣布,自己的公司盛d会立刻派遣一支技术团队来韩国,参与后续所有产品的共同开发。
这话一出,韩国团队的脸色更难看了。
共同开发?这不就是派人来偷技术的吗?还是半监视半学习的那种!
一时间,会议室里气氛降至冰点。
林涛却毫不在意,他转向吉姆·格林,这个来自SoundJammp的运营天才。
“吉姆,你说,我们怎么才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花钱买音乐,而不是去用Napster?”
吉姆一愣,下意识地回答:
“降低价格?提供更好的体验?”
“说对了,但不全对。”林涛打了个响指,“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线上的‘音乐超市’。
海量的歌曲,用户可以像在超市挑零食一样,喜欢哪首就买哪首,一首歌,定价99美分。”
“这样一来,就没人会为了专辑里的一两首歌,去买一整张cd了。”
“还有,盗版为什么猖獗?因为唱片公司自己不作为。
现在,我们有贝塔斯曼撑腰,你去告诉那些唱片公司,要么跟我们合作,一起赚钱。
要么,就眼睁睁看着盗版把他们彻底淹死。”
“最后,扶持那些独立音乐人,给他们一个平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吉姆·格林听得双眼放光,脑中无数混乱的念头被瞬间理清,一条清晰无比的康庄大道展现在眼前。他看着林涛,眼神里只剩下两个字:佩服。
原来,赚钱真的可以站着。
接着,林涛的目光又投向了程序员天才比尔·卡斯迪,以及那群面色不善的韩国工程师。
“先生们,软件的未来我已经告诉吉姆了。
现在,我们来谈谈硬件。”
“艾利和现有的产品线,尤其是imp-350,要继续。你们的技术很出色,这点毋庸置疑。”
林涛先是肯定了对方的努力,缓和了气氛,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这还不够。比尔,我需要你带一个独立的小组,研发一条全新的高端产品线,我给它取名叫——ipod。”
“ipod?”众人面面相觑。
“对。”
林涛站起身,在会议室里踱步,“我要一款极致简约的产品。
机身用硬盘存储,正面没有多余的按键,只有一个可以旋转操控的圆盘。用户单手,只用一根大拇指,就能完成所有操作。”
朴振宇终于忍不住了,他皱着眉,用生硬的英语质疑道:
“林先生,这不可能!硬盘娇贵又脆弱,怎么可能做成便携设备?
功耗和散热问题怎么解决?
这完全不符合工程学!”
会议室里,几个韩国技术骨干也跟着点头,看向林涛的眼神里充满了对“外行领导内行”的鄙夷。
林涛停下脚步,笑了。
他转身看着朴振宇,一字一句地说道:
“朴社长,如果这些问题都那么容易解决,我为什么要花四千万美金,来收购你们这家伟大的公司呢?”
一句话,把所有质疑都堵了回去。
朴振宇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是啊,如果简单,那他们又有什么价值?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林涛描绘的那个软硬件结合的数字音乐生态系统给震住了。
从产品定位,到盈利模式,再到未来的发展周期,这个年轻人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仿佛他亲眼见过未来一般。
这还是那个被他们看不起的“土乡巴佬”吗?
短暂的寂静后,不知是谁,突然抬手,重重地在会议桌上拍了两下。
“砰!砰!”
紧接着,他用尽全身力气,吼出了一个名字。
“林涛!”
这个声音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会议室。
“砰!砰!”
“林涛!”
“砰!砰!”
“林涛!”
一百多号人,美国人,韩国人,此刻都疯了一样,用手掌拍击着桌面,用嘶吼宣泄着内心的震撼与狂热。两种声音交错轰鸣,震得天花板都在嗡嗡作响。
林涛闭上眼,再次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能量向自己汇聚而来。
角落里的薛雨萱,看着眼前这近乎癫狂的一幕,头皮阵阵发麻。
这个男人,到底是什么怪物?
从忽悠自己的老师,到空手套白狼拿下两家公司,现在又把这群桀骜不驯的技术天才蛊惑得如同狂信徒。
她想起了父母在电话里的质问
:“好好的大学老师不当,非要停薪留职去唱歌?你疯了吗?”
可再回想自己过去二十四年循规蹈矩的生活,她忽然觉得,如果现在不跟着这个恶魔疯一把,这辈子,可能就真的白活了。
想到这,她也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跟着节奏,用力地拍了起来。
“目标已经明确!”林涛高高举起手,压下全场的声浪,
“半年!半年之内,哪个小组完不成任务,就证明他不配待在这家注定伟大的公司!”
“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时代!”
林涛再次张开双臂,声音里充满了无穷的感染力。
“噢噢噢噢!”
会议室里,再次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林涛看着众人狂热的脸庞,心中豪气顿生。
苹果公司?市值几百亿的商业巨擘又如何?
老子有挂!
这一世,就让我踩着你的尸骨,登上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