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宇宙级理念的化身,并不意味着与日常琐事彻底隔绝。林恩发现,他的新视角反而让他对微观层面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他并未终日高悬于维度之外,反而更频繁地出现在复仇者基地和“微光殿堂”,只是存在的方式与以往不同。
他不再需要行走,意念所至,身形便自然浮现。他坐在咖啡厅里,手中并无杯盏,但周围的空气会自然凝聚水汽,按照他最偏好的温度和浓度,形成一杯虚拟的、却拥有真实口感和香气的咖啡。这并非幻术,而是他以自身力量,局部微调现实规则,满足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人需求。对他而言,这如同呼吸般自然,却让偶然目睹此景的基地工作人员瞠目结舌,愈发视其为不可理解的神明。
他的教导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微光殿堂”,他不再长篇大论,有时只是静静地坐在年轻“火花”们中间。当他坐下时,整个殿堂的自然光线会变得异常柔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安的频率,那些因能力失控而焦躁的觉醒者会逐渐平静,那些困惑于前路的年轻人会灵光乍现,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他自身的存在,就如同一个活的“平衡器”,潜移默化地稳定和优化着周围的环境。
一次,一名能够催化植物生长的“火花”在练习时失控,催生出的藤蔓疯狂蔓延,几乎要撕裂训练场的结构。在场的导师试图压制,却效果甚微。林恩只是抬眼看了一下,那狂暴生长的藤蔓瞬间变得温顺,不仅停止了破坏,反而按照最符合力学和美学的结构,自然缠绕成一座生机勃勃的绿色拱廊,甚至还开出了从未见过的、散发着宁静光芒的花朵。
“看见了吗?”林恩对那名惊魂未定的“火花”温和地说,“力量本身无分善恶,关键在于你赋予它的‘意向’。你的恐惧让它狂暴,而平静与理解,能让它成为艺术。”
他点拨的方式越发直指核心。对于预知者艾拉,他会问:“你看到的,是唯一的‘果’,还是无数‘因’交织的瞬间?”对于共情者凯,他会引导:“他人的情绪是河流,你是在其中溺水,还是学会建造舟楫?”
然而,这种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的神性,也带来了无形的距离感。就连最熟悉的伙伴,如斯塔克和美队,在与他对视时,偶尔也会被他眼中那流转的星海和规则烙印所震慑,感到一种源于生命层次差距的隔阂。他们熟悉的那个时而迷茫、时而坚定的罗伯特·林恩,如今更像是一个承载着宏大概念的、温和而疏远的宇宙现象。
林恩清晰地感知到这种疏离,但他并未试图强行拉近距离。他理解这是必然。他如同一个掌握了所有色彩原理的画家,无法再假装对单一颜色感到惊奇。他享受着这份独特的孤独,在其中审视着自身与这个他誓言守护的世界那微妙而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