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桌上那封从庐州加急送来的求援信,指腹摩挲着粗糙的信纸边缘,心里头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信是庐州守将杜杲亲笔写的,字迹潦草还带着墨渍,看得出来写的时候有多急迫——蒙古人用了新战术,在庐州城外堆起了一座座土堡,像乌龟壳似的往前挪,城里的守军根本没法应对,再拖下去,庐州迟早要被攻破。
“林长老,您倒是拿个主意啊!” 站在一旁的情报堂首领李锐急得直跺脚,他刚从庐州侦查回来,脸上还带着风尘,“那些土堡邪乎得很,全是用夯土和木板搭的,又高又厚,弓箭射不穿,投石机砸上去也就一个小坑。蒙古人躲在后面,每天往前挪个百十来步,现在离城墙都不到三里地了!”
我揉了揉眉心,让自己冷静下来。自从上次襄阳保卫战之后,蒙古人消停了两年,没想到一出手就搞出了新花样。土堡战术……我脑子里飞快地搜索着历史知识,好像记得蒙古人后来确实用过类似的办法攻城,就是靠着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慢慢消耗守军的锐气。
“李锐,你再仔细说说,那些土堡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指着庐州的位置问道。这地图是我根据丐帮情报网收集的信息画的,比朝廷兵部的地图还详细,连城外的河流、树林都标得一清二楚。
李锐凑过来,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那些土堡大概有两丈高,底部是方形的,边长能有三丈,顶部是平的,能站十来个蒙古兵。每个土堡之间相隔不过五十步,用壕沟连起来,里面还能藏粮食和兵器。蒙古人白天躲在堡里,派兵出来骚扰,晚上就接着加固土堡,或者往前挪一点。杜将军派了好几次敢死队去烧,可土堡外面堆着湿柴和泥土,火根本烧不起来,敢死队还折了不少人。”
旁边的耶律帮主叹了口气:“庐州是江淮的门户,要是丢了,蒙古人就能顺着江淮往下打,到时候临安就危险了。朝廷已经派了援军,但最快也得半个月才能到,庐州怕是等不起啊。”
我沉默着,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蒙古人的这个战术,确实打了南宋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传统的攻城方式,要么是云梯爬城,要么是撞车撞门,要么是回回炮轰城墙,守军都有应对的办法。可这种土堡推进,相当于蒙古人在城外建了一座移动的营寨,慢慢把守军困死,确实让人头疼。
“林长老,您不是点子多吗?上次襄阳的水源问题、回回炮的应对,都是您想出来的办法,这次您可一定得想想辙啊!” 丐帮的七袋弟子王虎急道,他是庐州分舵的弟子,这次跟着李锐一起来求援,脸上满是焦虑。
我看了看众人期盼的眼神,心里明白,这事儿还真得靠我。毕竟,我脑子里装着的是现代人的知识,对付这种土堡,或许能用点不一样的办法。
“火药。” 我突然开口,“咱们可以用火药来炸了那些土堡。”
“火药?” 耶律帮主愣了一下,“就是炼丹师炼出来的那种玩意儿?听说那东西易燃易爆,可从来没人用来攻城啊。”
“没错,就是它。” 我点点头,“以前火药主要是用来做烟花爆竹,或者偶尔在战场上用来吓唬敌人,但只要咱们改良一下配方,增加它的威力,再想办法把它送到土堡下面,肯定能把那些土堡炸个稀巴烂。”
我记得现代历史上,火药就是从宋代开始应用于军事的,只不过那时候的火药威力不大,还没形成规模化的应用。但我不一样,我知道火药的最佳配方比例,也知道怎么制作简易的炸药包。
“可咱们没做过啊,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李锐有些犹豫,毕竟这事儿太冒险了。
“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能冒险试试。” 我沉声道,“李锐,你立刻带人去收集制作火药的材料:硝石、硫磺、木炭,越多越好。王虎,你回庐州告诉杜将军,让他再坚持几天,我带着改良后的火药和破蒙军的弟子赶过去,一定能破解蒙古人的土堡战术。”
“好!” 李锐和王虎齐声应道,立刻转身去准备了。
耶律帮主拍了拍我的肩膀:“林越,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丐帮上下都听你调遣。需要多少人手、多少物资,你尽管开口。”
“多谢帮主信任。” 我拱了拱手,“我需要挑选五十名破蒙军的精锐弟子,要求身手敏捷、胆子大,再准备一些结实的麻布、麻绳,还有几口大铁锅。”
接下来的几天,我全身心投入到火药的改良中。丐帮弟子们效率很高,很快就收集来了大量的硝石、硫磺和木炭。我按照硝石七分、硫磺二分、木炭一分的比例,把这些原料磨成细粉,然后混合均匀。为了增加威力,我还在火药里加入了一些细碎的铁砂和瓷片,这样爆炸的时候,这些东西就能像弹片一样,造成更大的杀伤。
制作炸药包的时候,我用麻布把混合好的火药包起来,外面再用麻绳紧紧捆住,做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炸药包。为了方便点燃,我还在每个炸药包上插了一根导火索,导火索是用棉线浸泡在硝石溶液里制成的,燃烧速度比较稳定。
最后,我让人把几口大铁锅钻了个孔,把炸药包放进铁锅里。这样做一是为了固定炸药包的位置,二是为了让爆炸的威力集中向上,更好地摧毁土堡的地基。
一切准备就绪,我带着五十名破蒙军弟子,押着装有火药和铁锅的马车,日夜兼程赶往庐州。一路上,我反复演练着爆炸的流程,告诉弟子们如何点燃导火索、如何快速撤离、如何配合守军发起进攻。
走了五天,终于抵达了庐州城外。远远望去,庐州城的城墙高耸,但城外的景象却让人触目惊心。只见一座座土堡像丑陋的肿瘤一样,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城墙外,最前面的几个土堡,离城墙已经不到两里地了。蒙古兵在土堡上耀武扬威,时不时地朝城里放箭,城墙上的守军则严阵以待,气氛十分紧张。
杜杲将军亲自出城迎接我们,他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将,满脸风霜,眼神却很坚毅。看到我们,他激动得握住我的手:“林长老,你可算来了!再晚来几天,这庐州城就真的守不住了。”
“杜将军客气了,我们路上已经尽力赶了。” 我说道,“我带来了破解土堡的办法,咱们先进城详谈。”
进城之后,我们直奔将军府。坐定之后,我把火药包拿出来,递给杜杲:“杜将军,这就是我用来炸土堡的东西,名叫炸药包。只要把它放在土堡下面,点燃导火索,就能把土堡炸塌。”
杜杲拿起炸药包,掂量了一下,又闻了闻,皱着眉头道:“这东西真有那么大威力?”
“将军不妨找个没人的地方试试。” 我提议道。
杜杲立刻让人带着我们来到城外的一片空地。一名破蒙军弟子按照我的指示,把一个炸药包放在地上,点燃了导火索。我们所有人都退到几十步开外,屏住呼吸看着。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地面都跟着震动了一下。等烟雾散去,地上出现了一个三尺多深的大坑,周围的石头和泥土都被掀飞了老远。
杜杲和身边的将领们都看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杜杲才感叹道:“厉害!太厉害了!林长老,这东西简直是神器啊!有了它,那些土堡根本不算事儿!”
“将军过奖了。” 我笑了笑,“不过,咱们想要成功炸掉蒙古人的土堡,还得好好谋划一下。蒙古人防守严密,咱们不能硬闯,得想个办法把炸药包送到土堡下面。”
我们围着地图,商量了一整夜,终于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
第二天夜里,月黑风高,正是行动的好时机。我把五十名破蒙军弟子分成五组,每组十个人,每组携带两个装有炸药包的铁锅。同时,杜杲将军也安排了五百名宋军士兵,在城墙上做好准备,一旦我们得手,就立刻发起进攻,掩护我们撤退。
我亲自带领一组弟子,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溜下城墙,朝着最前面的一个土堡摸去。蒙古人的土堡周围虽然有哨兵,但他们显然没料到我们会夜袭,警惕性并不高。
我们借着草丛和壕沟的掩护,慢慢靠近土堡。离土堡还有三十步的时候,一名蒙古哨兵发现了我们,大喝一声:“有敌人!”
“动手!” 我低喝一声,率先冲了出去。破蒙军的弟子们个个身手矫健,拔出腰间的短刀,朝着蒙古哨兵扑了过去。蒙古哨兵还没来得及发出第二声警报,就被我们解决了。
我们快速冲到土堡下面,两名弟子合力,把装有炸药包的铁锅塞进土堡的地基缝隙里。我点燃导火索,看着火星快速燃烧,大喊一声:“撤!”
我们转身就跑,刚跑出几十步,就听“轰”的一声巨响,身后的土堡剧烈震动了一下,紧接着就传来了坍塌的声音。火光映红了夜空,蒙古兵的惨叫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成功了!” 弟子们兴奋地大喊。
与此同时,其他四组弟子也各自完成了任务,五座土堡在同一时间被炸毁。蒙古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吓懵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乱作一团。
“杀!” 城墙上的杜杲将军一声令下,宋军士兵们打开城门,朝着蒙古人的营地发起了猛攻。破蒙军的弟子们也转身杀了回去,配合宋军收割着惊慌失措的蒙古兵。
蒙古人本来就因为土堡被炸而心神不宁,再加上宋军和丐帮弟子的猛烈进攻,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他们纷纷丢盔弃甲,朝着后方逃窜。我们乘胜追击,又摧毁了好几座还没来得及加固的土堡,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
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我们才收兵回城。庐州城里一片欢腾,士兵们和百姓们都在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杜杲将军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林长老,你真是我们庐州的救命恩人啊!要不是你,我们根本撑不到援军到来。”
我摆了摆手:“将军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蒙古人吃了这次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还得做好防备,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趁着蒙古人元气大伤,赶紧加固城墙,同时继续制作更多的炸药包,准备应对蒙古人的反扑。我还把制作炸药包的方法和破解土堡的战术教给了杜杲将军,让他派人在庐州境内推广,这样就算蒙古人再用土堡战术,其他城池也能应对。
果然,没过几天,蒙古人又调集了兵力,再次来到庐州城外。这一次,他们学乖了,没有急于堆土堡,而是先派了大量的探马侦查。但他们没想到,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当蒙古人再次试图堆土堡的时候,我们先用弓箭和投石机进行骚扰,然后趁着他们防备松懈的时候,派破蒙军弟子带着炸药包夜袭,一次次地摧毁他们的工事。蒙古人连续尝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建起土堡,反而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和物资。
最后,蒙古将领见庐州防守严密,再打下去也讨不到好处,只好下令撤军。庐州保卫战,我们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捷报传到临安,宋理宗龙颜大悦,下旨嘉奖了杜杲将军和丐帮弟子。朝廷还特意派人送来黄金和粮草,表彰我们的功绩。
这天,我正在庐州城的丐帮分舵整理情报,李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林长老,杜将军派人来请您,说有重要的事情商量。”
我跟着来人来到将军府,只见杜杲将军正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笑容:“林长老,你看,这是朝廷下发的公文,要把你发明的火药爆破战术推广到全国各地的边境城池。以后,咱们南宋的守军都能用上这种厉害的武器,再也不怕蒙古人的土堡了!”
我接过公文看了看,心里也很欣慰。能为南宋的抗蒙事业出一份力,让百姓们少受战乱之苦,这正是我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意义所在。
“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说道,“不过,蒙古人肯定也会想办法应对,咱们不能掉以轻心。我打算把炸药包再改良一下,增加它的威力和射程,同时还得想办法研制出更厉害的武器,比如火炮,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占据更大的优势。”
杜杲将军点点头:“林长老说得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朝廷已经同意了你的请求,拨了专款让你建立军工坊,研制新武器。以后,你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跟我说。”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进来,递上一封密信:“将军,林长老,这是从襄阳发来的急报。”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接过密信打开一看,上面的内容让我脸色大变——蒙古间谍正在试图策反曹友闻将军!
曹友闻是南宋的主战派将领,也是我们丐帮的重要盟友,在襄阳保卫战中,我们并肩作战,配合得十分默契。如果他被蒙古人策反,那对南宋的抗蒙事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不行,我得立刻赶往四川,提醒曹将军!” 我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
杜杲将军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林长老说得对,这事儿耽误不得。我立刻给你安排马匹和护卫,祝你一路顺风。”
当天下午,我就带着几名破蒙军弟子,骑着快马,朝着四川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我心里焦急万分,只希望能赶在蒙古人的阴谋得逞之前,找到曹友闻将军,揭穿蒙古间谍的真面目。
我不知道,这一次前往四川,等待我的将会是怎样的危险。但我知道,我必须全力以赴,保护好我们的盟友,守住南宋抗蒙的防线。毕竟,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跟蒙古人血战到底。
马蹄声急促地响着,一路向西。夕阳西下,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我握紧了腰间的青铜丐钵,钵身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仿佛在给我力量。我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不能退缩,因为我是林越,是丐帮的执法长老,是南宋抗蒙的希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