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鸡汤?是不是太奢侈了?”
这可不是后世,那人工种植的人参泛滥的时候,这是正经的十年以上的野山参,没有任何科技与狠活,那是三四十年后,花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这算啥,我那还有不少呢,你要是过年的时候,再给我弄点好酒好菜来,我还能再给你几根!”
老韩头也是一个好喝酒的。
沈国平看向自己的师父,关学兴点点头:“他的手里也就剩下这些东西值点钱了,他愿意换,你就给他弄点吃的喝的。”
其实沈国平身体倍棒,根本用不上浪费这种野山参来补身体,可这到底是关学兴的好意,他也不能拒绝。
“好!我时常都会过来,要是韩大爷缺啥少啥,直接跟我大爷说就行,要是我在,跟我说也行。”
老韩头笑着道:“我倒是没想到,本以为老关跟我一样,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哪天岁数大了,或者生了什么急病,就这么死在窝棚里,哪怕是烂透了,也没人知道,没想到,临老临老,老关还收了个好徒弟!”
“羡慕吧?”关学兴的表情很得意,跟小孩子炫耀自己得了一个好东西仿佛。
“羡慕你?我是觉得小沈是个不错的孩子!你也是走了八辈子的好运,我要是你,就给自己家的祖坟去烧点纸,这可是你家祖宗在保佑你。”
老韩头的话虽然有点糙,但是却击中了关学兴的心,他自从上山开始压窝棚后,便一直都在躲避上坟烧纸这件事情。
他的儿子的因为失手打死人被枪毙后,老伴儿又因病去世,留下他孤家寡人一个,他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因为他这一支就到此为止了,算是绝后了,这让他哪里有颜面去见老祖宗啊。
“你别说,你这话糙理不糙,我这两天正想着去上坟呢,这都来到年了,总得给那边的人烧点纸,他们也得过年呢!”
“大爷,要我跟你一起去么?给师娘和师兄烧点纸!”
“你愿意的话,那就跟我一起去也行。”
关学兴没想到沈国平竟然主动提出来跟自己一起去,他想了一下,顺势答应下来。
“行!你们师徒俩待着吧,我回去了,晌午就吃酸菜馅儿饺子。”
老韩头愤愤离去,他有点嫉妒关学兴了。
“大爷,你这边没啥事的话,我先走了,我得去我三爷家一趟。”
“行,有事就先去办事吧,我这没啥事。”关学兴摆摆手,示意沈国平可以走了。
沈国平走之前留下一句话:“大爷,后天我再过来,要是你想回靠山村上坟,到时候咱俩一起去,我有三轮自行车,我骑车拉你回去。”
“好,好,快去办事吧,我这不着急。”
下山后,沈国平来到红旗村,有一阵子没来,他刚刚进院子,屋子里的沈兴剑便听到了声音,下地推门走出来。
“来啦,快进屋!”
自从沈国平时不时的过来看他,三爷爷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没事就把大门锁上,自己也不出门,外人也进不来。
他在给沈国平留着门呢。
“三爷,这阵子没啥事吧?”
“没啥事,家里都挺好的。”
他是见了沈国平就开心,他越看沈国平越觉得这个侄孙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采,长得帅,上过学,还武德充沛,胆子大,又孝顺,总而言之,浑身上下都是优点。
也就是沈国平不知道三爷爷心里的想法,要是他知道了,多少都会觉得这个看起来严肃的三爷爷,还挺自恋的。
“你这又给我拿啥来了?”
三爷爷看着沈国平手里的面袋子,里面鼓鼓囊囊,他知道,这里肯定又是给自己带的东西。
“三爷,这是我给你带的饺子,有猪肉白菜,猪肉芹菜,还有猪肉韭菜和羊肉大葱的,一样一百多个,都是冻饺子,你留着,不爱做饭的时候,就吃饺子。”
“好,好,饺子就酒,越喝越有,我爱吃饺子!”
笑呵呵的接过面袋子,看着里面分门别类,不同馅儿的饺子,虽然还没吃到嘴,他也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对了,昨天你爹来的时候,给我拿了一只烧鸡,我俩喝顿酒吃了一半,还给你剩下一半呢。”
沈国平赶紧摇头:“那是我专门带回来给三爷你吃的,我在市里都吃过了,再说,我也不喜欢吃烧鸡,三爷你留着当下酒菜吧!”
“行行!那我留着下酒!”
在沈国平把饺子拿到外面的大缸里存放时,她才发现,三爷爷家已经没有多少肉了。
“三爷,我看你的大缸里已经没有多少肉了,明天我来的时候,再给你拿点肉过来。”
“也不着急,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
沈国平又趁机说到:“三爷,过年去我家住两天呗,人多一起过年多热闹。”
“不了,大冬天的,家里不能离人,这房子,一天不烧火都不行。”
在东北,冬天的房子要么是从入冬开始就没人,一次火都不烧,要么就是每天至少烧一次火,不然房子就没办法住人。
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沈国平也不知道,他只是知道有这种说法。
“那也好办,三爷你三十那天早晨起来烧火,然后我过来接你去我家,过完三十晚上,初一我再过来,给房子烧火。”
“那倒是也行,但初一不用你专门过来烧火,我自己回来烧火就行。”
沈国平道:“那你就在我家住一晚上?”
三爷爷笑着回应:“一个晚上就行了,我不习惯住别人家,晚上睡不着。”
“好吧,不过三十晚上有我爹陪你喝酒,你多喝点,到时候就能睡着了。”
“哈哈哈哈!行!行!那我就多喝点!”
下午,沈国平就在三爷爷家里待着,还给老爷子做了一顿饭,两人吃吃喝喝后,沈国平才回家。
当晚,睡觉前,沈国平把那根早晨得到的野山参泡在了生命之泉里。
“果然不出我所料,这阴干的野山参遇到生命之泉,重新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