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奉天车站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着,就像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张作霖早早地就带着车队来到了这里,他身着一袭军装,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紧张。
他站在站台上,目光紧紧地盯着列车进站的方向,心里不断地猜测着,这即将到来的两人,究竟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惊喜或者挑战。
列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终于缓缓地停靠在了站台边。
车门打开,黄文炳和周承德风尘仆仆地走了下来。
他们衣衫褴褛,脸上带着岁月的沧桑和疲惫,但腰杆却笔直得像两杆标枪。
黄文炳怀里捧着一卷泛黄的图纸,眼神坚定而炽热;周承德则小心翼翼地提着一个陶罐,仿佛那里面装着的是无价之宝。
他们朝着张作霖的方向走来,步伐沉稳而有力。
黄文炳走到张作霖面前,双手恭敬地将图纸捧上,说道:“大帅,这是我在长崎军工厂三年偷记的‘三八式炮芯应力图’,日本人自己都没想到,他们的钢层有暗裂。”那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和对日本人的不屑。
周承德也走上前,将陶罐递了过去,说道:“这是南洋土人传的‘火山灰硬化法’,能让炮管寿命翻倍。”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张作霖接过图纸和陶罐,手指微微颤抖,他能感觉到这两样东西的分量。
他猛然抬头,看着两人,问道:“你们……为啥回来?”
黄文炳直视着他的眼睛,坚定地说:“因为您那句话——‘奉天的炉火,只炼忠魂’。我在海外十年,头一次听见有人敢这么说。”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
午时,“归匠宴”在热闹的氛围中开席了。
宴会厅里灯火辉煌,众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
张作霖亲自执壶,为黄文炳和周承德斟酒,说道:“这杯,敬你们没忘了自己是中国人。”那声音洪亮而豪迈。
老炉头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看着图纸,声音颤抖地说:“我认得这图!我师父说过,日本炮贪快不重内韧,果然!”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陈铁生激动地一拍桌子,说道:“用‘油渗法’验一遍,咱们就能反向破解!”那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林振华更是当场跪地,说道:“请让我带他们进车间,七日内,我要造出‘奉天二号’,专打日炮弱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宴至半酣,张作霖起身,环视全场,大声说道:“老子今天等的不是两个人,是失散百年的种!一百年了,洋人说我们造不出好枪,我们就真不造了?日本人说我们是劣等民族,我们就真跪了?今天,黄师傅、周师傅回来了,说明咱中国人,骨子里的火,没灭!”那声音如洪钟一般,在宴会厅里回荡。
话音刚落,系统发出了一阵轰鸣:
【“匠魂共鸣”权限解锁】
下一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焊工老李突然跳起,兴奋地喊道:“我想起来了!我爷爷教过‘回龙焊’,能抗三倍震!”绘图员小王也抓起笔狂书,说道:“螺旋膛线改良版!射程能加五里!”整个宴会厅里一片沸腾,众人都沉浸在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之中。
当夜,兵工厂灯火通明,就像一座不夜城。
“奉天二号”炮管浇铸启动了,黄文炳亲自主持“火山灰涂层”,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娴熟;周承德调配“双阶火药”,他的双手在各种材料之间忙碌着,仿佛在演奏一场神奇的魔法;老炉头监火,他紧紧地盯着炉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陈铁生测温,他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生怕出现一丝差错;林振华指挥流程,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就像战场上的指挥官。
小虎子带着巡查队守在炉前,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和忠诚;老周头端来特制“归匠汤”——铁钉、花椒、加南洋椰汁,说是“南北同魂”。
张作霖立于炉侧,默默注视着钢水翻涌,那钢水如血如焰,仿佛在诉说着中国人不屈的精神。
黎明前,炮成。
张作霖抓起铁锤,三击炮身,那声音震四野,说道:“这炮,不为杀人,为正名!不为称霸,为回家!”那声音充满了力量和豪情。
而此时,东京技研所内,一份紧急报告呈上,上面显示奉天兵工厂新炮设计图竟与日军主力炮存在“镜像缺陷”——正是其致命弱点。
首相失手打翻茶杯,喃喃地说:“他们……怎么知道的?”他的脸上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张作霖立于高炉之巅,望着东方微光,低语:“老子等的不是人……是让中国重新站起来的,那一声炮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奉天城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然而,清晨的奉天西关征兵点前却空无一人,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让人不禁心生疑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