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裕泰茶馆那略显陈旧的八仙桌上,摊开着岳川新创作的科幻小说初稿。
这本初稿的封面设计别具一格,林野精心绘制的星舰正以一种磅礴的气势掠过长城的虚影,仿佛在穿越时空的长河。
而星舰的舰身上,赫然刻着周老题写的一个“龙”字,那笔锋犹如《侠客行》里的剑招一般,凌厉而有力。
夏晚晴轻盈地走过来,手中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蒙顶茶,热气腾腾。
她的指尖轻轻掠过稿纸上“昆仑空间站”的字样,若有所思地说道:“龙国的科幻作品,似乎总是在模仿欧美那种充满金属冷感的风格。
不过,你这本小说里的星舰却带着长城的纹路,倒是有点像一把‘飞天的剑’,别具一格啊。”
岳川微微一笑,翻开其中一页,指着关于“夸父号探测器”的描写,兴致勃勃地解释道:“我在创作过程中,特意将上古神话融入其中。你看,我把探测器的太阳能板设计成了夸父逐日的剪影,当它着陆火星时,展开的支架会拼成一个甲骨文的‘火’字。这样一来,古老的神话与现代的科技就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抬起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继续说道:“这就如同《侠客行》里的皮影戏一样,虽然形式古老,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却能为未来的发展搭建起一个坚实的架子。”
窗外传来窦老的板胡声,那声音时而悠扬婉转,时而高亢激昂,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老爷子正带着戏班排练新曲目,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将科幻元素巧妙地融入了传统的秦腔之中。
“‘星舰穿星云,像咱皮影过灯影’,”李叔兴致勃勃地跟着哼唱了起来,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充满了韵味。唱完后,他将刚刚编好的“星际竹篮”轻轻地放在桌上。
这个竹篮看上去十分精致,篮底刻着一幅星图,隔层里则装着晒干的艾草。李叔笑着解释道:“王婶说,太空人在太空中也得闻点家乡的味儿,这艾草能安神呢。”
就在这时,夏晚晴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拿起手机一看,原来是音乐平台的推送消息。点开后,她发现韩流新推出的“电子国风”专辑竟然霸占了各大音乐榜单的榜首。
夏晚晴好奇地点开专辑试听,然而,当她听到那经过处理的古筝采样时,不禁眉头微皱。原本悠扬的古筝声被处理得像激光音效一般,尖锐而刺耳,完全失去了传统乐器的韵味。
“他们这哪里是在做国风啊,简直就是把老祖宗的东西拆了当零件用。”夏晚晴愤愤不平地说道。
“那咱就做张‘古今对谈’的专辑。”岳川指着科幻稿里的“时空锚点”设定,“你看这段——未来宇航员在火星发现了唐代的琵琶,修复后弹出的音波,竟能与空间站的通讯频率共振。这不就是现成的歌词?”
林野正给科幻小说画插画,闻言把画笔一搁:“我来设计专辑封面!”
他在平板上勾勒——左边是唐代乐师弹琵琶,右边是宇航员戴耳机,中间用声波线连着,背景是岳川写的“昆仑空间站”,“用烫金工艺把声波线做成立体的,摸起来像琴弦的起伏。”
正说着,苏州评弹艺人陈阿婆的孙女来了,手里捧着台修复好的宋代三弦:“阿婆说,这琴的共鸣箱里藏着张乐谱,是她太爷爷抄的《茉莉花》古谱,让我送来给夏老师参考。”
夏晚晴接过三弦,指尖划过琴弦,音色沉而润,像浸过千年的月光。
“就用这三弦的原音!”她突然有了主意,“专辑里每首歌都分‘古’‘今’两版——古版用修复的老乐器,今版用现代编曲,但绝不加电音,就让三弦的糙、琵琶的脆,跟钢琴的亮、吉他的暖对话。”
她抱着三弦走到调音台旁,即兴弹了段《茉莉花》,古谱的旋律里,竟透着股未被驯服的野劲儿。
岳川的科幻稿创作愈发顺畅,他的思绪如泉涌般源源不断。在创作过程中,他突发奇想,将夏晚晴的“古今对谈”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之中。
在这个情节中,火星上的宇航员竟然用古老的三弦弹奏着古谱,而地球接收到的信号里,不仅有美妙的旋律,还有唐代乐师留在琴箱里的槐叶香。
这股香气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浓浓的“家乡味”,让人感受到了古人的气息。
岳川对这个创意十分满意,他兴奋地将稿纸推到林野面前,说道:“这可比那些硬邦邦的星际战争有意思多了,你给这段画个插画吧。想象一下,宇航员的头盔面罩上,映着唐代茶馆的影子,那画面一定很有感觉。”
傍晚时分,茶馆的灯亮了起来,整个氛围都变得温馨而宁静。岳川继续埋头修改他的科幻稿,夏晚晴则对着三弦进行录音,林野则专注地为专辑封面增添细节。
他别出心裁地将李叔的铜哨子画成了宇航员的通讯器,哨绳缠绕着苏州的丝绸,为画面增添了一丝古典的韵味。
就在这时,窦老的板胡声从胡同里飘了进来,与夏晚晴弹奏的三弦声交织在一起,宛如古今的风在对话。这美妙的声音让人陶醉其中,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而雪团则静静地蹲在科幻稿上,它的爪子恰好压住了“火星”两个字,尾巴轻轻地扫过三弦的琴身,这一可爱的举动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文旅部门的人突然来访,手里拿着份“龙国科幻扶持计划”:“看了《侠客行》,才知道本土元素多有力量。岳老师的小说、夏老师的专辑,我们都想支持,把龙国的星空故事、古今音乐,好好往外传。”
夏晚晴抱起三弦,突然弹起段新旋律,古谱的《茉莉花》里,混进了岳川科幻稿里的“火星风”——三弦的沉劲撞着想象中的星尘声,竟格外和谐。
“这就叫‘根在土里,叶在天上’,”岳川在稿纸扉页写下这句话,“龙国的文娱,从来不是非此即彼,是老手艺能上太空,新故事里有祖宗。”
夜色漫进茶馆时,科幻稿的第一章改完了,专辑的首支小样录好了,林野的封面设计有了雏形。
窗外的胡同里,卖糖人的吆喝声裹着窦老的板胡,与远处商场里韩流电子乐的鼓点遥遥相对。但茶馆里的三弦声更清亮,像在说:无论是江湖还是星空,龙国的故事,总得带着自己的味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