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魏砥 >   第487章 功高震主?

---

建业城的欢庆持续了数日,秦淮河上的画舫夜夜笙歌,仿佛要将战争带来的所有阴霾一扫而空。巢湖大捷的余晖照耀着吴公国,陆逊的声望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陆神君”、“算无遗策”之名不仅在江东传颂,甚至随着商旅和细作,传到了许都和汉中。

盛大的凯旋仪式在城外举行。陈暮亲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当陆逊一身朴素的戎装,骑着白马,在黄忠、文聘、全琮等将领的簇拥下,缓缓行来时,道路两旁的人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大都督!”

“万胜!”

声浪如潮,震耳欲聋。陆逊面色平静,于马背上向两侧百姓微微颔首,并无半分骄矜之色。他目光扫过迎接的队伍,在陈暮身后那些江东老臣的脸上,看到了欣慰,看到了敬畏,但也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与隐忧。

陈暮亲自上前,扶住正要下马行礼的陆逊,朗声道:“伯言力挽狂澜,保全社稷,此功震古烁今!孤心甚慰!今日不必多礼!”他握着陆逊的手,一同登上高大的御辇,在万千军民的目光注视下,并肩驶入建业城。这是一种极其殊荣的象征。

武德殿内,封赏大典隆重举行。陆逊加封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赐九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其封邑更是累增至万户!黄忠、文聘等将皆有厚赏,连魏延也在一片复杂的目光中,接过了恢复征西将军印绶的诏书。

然而,就在这一片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况之下,阴影已然滋生。

夜,吴公宫赐宴。丝竹悦耳,觥筹交错。陆逊作为主角,自然成为众人敬酒的焦点。但他依旧保持着那份淡泊与克制,酒至微醺便不再多饮,言辞谨慎,对各方赞誉均谦逊以对。

席间,张昭、顾雍等老臣与陆逊交谈,言语间虽多是祝贺,却也隐晦地提及“持盈保泰”、“君臣相得”之语。陆逊皆恭敬应答,表示绝不辜负主公信重,必当竭尽全力,匡扶社稷。

而当魏延端着酒樽,脚步略显虚浮地走过来时,气氛则变得有些微妙。

“陆大都督!”魏延声音洪亮,带着几分酒意,将酒樽举到陆逊面前,“恭喜大都督立下不世之功!威震天下!我魏延,佩服!来,我敬你一杯!”

他这话听起来是祝贺,但那声“大都督”叫得格外响亮,语气中也听不出多少真诚的佩服,反而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挑衅。

陆逊平静地举起酒杯:“文长将军勇冠三军,历阳夜袭,搅乱张合,亦是功不可没。同饮。”

两人对饮一杯。魏延放下酒杯,盯着陆逊,忽然压低声音,带着一丝酒气问道:“大都督,末将有一事不明,还望指教。”

“文长请讲。”

“当日末将在历阳,欲出击巢湖,大都督严令禁止。而后末将违令夜袭张合,大都督亦未派一兵一卒接应,直至黄老将军出动……莫非,在大都督的棋局中,我魏延和那数千弟兄,从一开始,就是可以随意舍弃的诱饵?”

这话问得极其尖锐,甚至可以说是无礼!周围瞬间安静下来,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黄忠在一旁眉头紧皱,想要开口制止。

陆逊看着魏延那双因酒意和激动而有些发红的眼睛,沉默了片刻,缓缓道:“文长将军,兵者,诡道也。为将者,需知全局,而非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一兵一卒之伤亡。当日若允你出击巢湖,正中曹真下怀,必陷重围。你夜袭张合,虽违军令,然确实起到了吸引敌军注意、扰乱其部署之效。至于接应……时机未至,岂能妄动?”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点明了魏延行动客观上起到的积极作用,又强调了全局指挥的权威,最后那句“时机未至”更是隐含深意——你魏延的行动,也在我的计算之内。

魏延听完,脸色变幻,最终化作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抱了抱拳:“大都督深谋远虑,末将……受教了!”说完,转身大步回到自己座位,勐地灌下一大口酒。

这场小小的风波虽然过去,但殿中许多人都感受到了一丝寒意。陆逊的权柄和智谋令人敬畏,而魏延的桀骜与不满也显而易见。这对将帅之间的矛盾,并未因共同胜利而消弭,反而似乎更深了。

与建业的欢庆形成鲜明对比,许都一片愁云惨淡。

曹丕病卧在床,脸色蜡黄,气息奄奄。巢湖惨败的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他本就因沉迷酒色而亏空的身体。御榻前,太子曹叡、司马懿及几位重臣侍立,气氛凝重。

“陛下,保重龙体啊……”司马懿跪在榻前,声音悲切。

曹丕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司马懿,嘴唇翕动,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恨。最终,他手臂无力垂下,闭上了眼睛。

“陛下!”

“父皇!”

殿内顿时哭声一片。魏文帝曹丕,这位逼迫汉帝禅让、开创曹魏基业的君主,在壮志未酬的巨大打击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含恨而终,年仅四十岁。

太子曹叡在司马懿等人的拥立下,继位为帝,是为魏明帝。但新帝年幼(时年二十二岁,但在当时语境下可视为年轻),威望不足,朝局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曹叡看着跪伏在地的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知道,父皇晚年对司马懿已心生猜忌,但如今朝中能倚仗的重臣,却又离不开此人。

“仲达请起。”曹叡声音带着一丝稚嫩,却努力保持威严,“先帝骤崩,国赖长君。如今江东气焰嚣张,西蜀虎视眈眈,大魏正值多事之秋,还需仲达竭诚辅左,共度时艰。”

司马懿深深叩首,语气沉痛而坚定:“老臣蒙先帝殊遇,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陛下放心,江东之辱,臣必铭记于心!然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与民休息,积蓄国力。待时机成熟,必雪前耻!”

他这番话,既表了忠心,也暂时压下了立刻报复的冲动,显得老成谋国。曹叡微微颔首,但心中对这位功高盖主、心思深沉的托孤重臣,已然埋下了戒备的种子。

曹丕的死讯和曹叡的登基,很快传遍四方。对于江东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年轻的皇帝,内部可能的权力斗争,都会牵制曹魏的精力。

陈暮在建业得知消息,对庞统、徐庶笑道:“曹丕已死,黄口小儿继位,司马懿虽奸猾,然其势孤,魏国短期内当无力大举南侵矣。此乃天助我江东!”

然而,庞统却提醒道:“主公,曹叡虽幼,然观其应对,似非庸主。司马懿更乃心腹大患,其隐忍歹毒,尤胜曹丕。我等万不可掉以轻心。当趁此良机,加速整合内部,稳固新政,方为长久之计。”

陈暮深以为然,目光再次投向了江北和朝堂。外部的威胁暂时减轻,内部的整合与矛盾,便凸显出来。

汉中,丞相府。

诸葛亮看着手中关于曹丕病逝、曹叡继位以及江东大肆封赏的情报,神色平静,唯有羽扇轻摇的节奏,似乎比平日稍快了一丝。

“曹丕竟就此去了……可惜。”他轻轻叹息一声,不知是惋惜对手的早逝,还是遗憾失去了一个可资利用的乱源。“曹叡继位,司马懿权重,魏国朝局,恐生波澜。”

马良在一旁道:“丞相,此确乃良机。魏国新丧,主少国疑,若我军此时北伐……”

诸葛亮摇了摇头:“时机未至。曹真新败,魏军东线精锐受损,然其中原、关中根基未动。司马懿用兵,最善防守反击。此时北伐,正中其下怀,彼可借国丧之机,凝聚人心,以逸待劳。我军虽得陇右,然南中初定,交州之事亦牵扯江东精力,尚未到全力北进之时。”

他走到巨大的天下舆图前,目光掠过江东:“陆伯言经此一役,威望无两,然其功高震主,古之常理。陈暮虽雄主,然其麾下派系林立,岂能容一外姓之臣权柄如此之重?更何况,还有魏延这等勐虎在侧……”

马良恍然:“丞相是说,江东内部,或将生变?”

诸葛亮羽扇微顿,不置可否:“且静观其变。令细作多加留意建业动向,尤其是陆逊、魏延,以及江东那些世家大族的反应。另,告诉李严,荆州方向,可稍作缓和,示之以弱,让江东以为我无意东顾。”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陇右,那片他魂牵梦萦的土地。“我们的重心,仍在陇右。积蓄粮草,训练士卒,等待……那个最佳的时机。”

对于诸葛亮而言,江东的内耗,或许比一场直接的胜利,更能为他未来的北伐创造有利条件。

正如诸葛亮所料,江东内部的暗流,在胜利的狂欢之后,开始更加汹涌地激荡起来。

首先发难的,并非直指陆逊,而是指向了其推行的新政,尤其是触及了众多利益的江北新政。

以全瑞、以及一些在江北利益受损的家族为代表,开始暗中串联,鼓动朝中御史言官,上奏弹劾江北都督府“行事酷烈”、“与民争利”、“苛察过甚”,导致“民怨沸腾”,甚至隐隐将之前魏延违令之事,也归咎于陆逊“御下无方”、“不能服众”。

这些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陈暮的御桉。他们不敢直接攻击陆逊的赫赫战功,便从其执政的“瑕疵”入手,试图一点点削弱其威望和权柄。

与此同时,关于魏延在庆功宴上对陆逊“不敬”的细节,也被有意无意地放大和传播开来。军中一些同样对陆逊严苛军法不满的骄兵悍将,以及一些本就与魏延交好、认为其受了大委屈的官员,开始为魏延抱不平,认为陆逊“不能容人”、“嫉贤妒能”。

两种声音看似不同,一者攻讦新政,一者同情魏延,但其背后指向的目标,却隐隐重合——那就是权倾朝野的大都督陆逊。

魏延本人,在官复原职后,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孤傲。他拒绝了大部分宴请,除了操练本部兵马,便是闭门不出。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那平静表面下压抑的火山。陆逊那日宴会上“时机未至”的回答,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他始终认为,陆逊是故意看着他去送死,用他和数千弟兄的血,来铺就自己的功勋之路。

而陆逊,对于朝中的暗流和军中的非议,似乎毫无所觉。他依旧兢兢业业地处理军政事务,推行新政的步伐并未因谤议而放缓,对江北的防务更是没有丝毫松懈。他只是向陈暮上了几道奏折,自陈执政或有“操切”之处,然皆为固本培元、强国安民之必需,请求主公明察。

陈暮看着手中双方或明或暗的较量,眉头深锁。他深知陆逊的重要性,也明白新政对于吴国未来的意义。但朝野的平衡,人心的向背,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魏延这头猛虎,若不能妥善安抚,必成心腹大患。

这一日,他单独召见了庞统。

“士元,如今朝中舆情,于伯言颇为不利。文长之心,亦难以安抚。长此以往,恐生内隙。你以为,孤当如何处置?”

庞统沉吟良久,缓缓道:“主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都督功高,招致非议,亦在所难免。然其心皎皎,其才盖世,乃国之柱石,绝不可动摇。至于魏文长……其性如烈火,需以恩义结之,以规矩束之。或可……将其调离江北,另委重任,既可发挥其才,亦可暂缓其与大都督之矛盾。”

陈暮若有所思:“调离江北?调往何处?”

庞统目光闪动:“交州新定,贺齐将军老成持重,然开拓进取或显不足。西线荆州,面对蜀汉,亦需勐将镇守……或可询其本人之意。”

陈暮点了点头。这是一个思路。将魏延这颗不安分的棋子挪开,或许能暂时缓解江北的将帅矛盾,也给朝中那些攻讦陆逊的人一个交代。但,魏延会接受吗?将他调离对抗曹魏的第一线,他会不会认为这是一种明升暗降的排挤?

功高震主,将帅失和……胜利带来的并不总是团结,有时反而是更深刻的裂痕。陈暮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岔路口,接下来的抉择,将深刻影响吴国的未来。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