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飞看着有些气馁的众人,大声说道:“大家别灰心,科研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重新梳理数据,一定能找到办法。”众人听后,相互对视,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于是,他们再次围在仪器前,仔细查看每一组数据,一场新的探索悄然展开,而等待他们的,会是那突破困境的曙光吗?
林飞深知,仅凭他们现有的力量,想要解决机甲能量不稳定的问题,难度极大。他在基地的临时研究室里来回踱步,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可以求助的对象。最终,他下定决心,联系星际科研总院的一些资深专家。这些专家在能量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或许能为他们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他也向边缘科技研究小组发出邀请,希望其中擅长能量研究的成员能够加入。
星际科研总院的专家们接到林飞的请求后,虽然对他的“复古”技术仍持有保留态度,但对这个能量不稳定的难题却充满了兴趣。而边缘科技研究小组一直对新奇的技术有着开放的态度,很快就派出了几位顶尖的能量专家。
没过多久,各方专业人士陆续抵达基地。基地的临时研究室内,一下子热闹起来。不同组织的成员带着各自的设备和资料,彼此交流着初步的看法。林飞站在众人面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各位,机甲能量不稳定的问题已经困扰我们许久。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希望集思广益,找到解决办法。”
众人围坐在巨大的会议桌前,桌上铺满了各种数据图表。星际科研总院的一位白发苍苍的专家,扶了扶眼镜,率先发言:“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能量的波动似乎集中在能量核心与传输线路的衔接处。有可能是能量核心输出的能量频率,与传输线路的适配度出现了问题。”
边缘科技研究小组的一位年轻专家点头表示认同:“我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一些特殊材质的传输管道,或许能够更好地稳定能量频率。”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对机甲的能量系统展开了全面的检查和分析。有人负责拆解能量核心,仔细观察内部结构;有人专注于检测传输线路的各项参数;还有人在研究室的电脑前,疯狂地输入数据,进行模拟运算。
研究室里充斥着各种仪器的嗡嗡声,以及众人激烈的讨论声。林飞穿梭在各个工作区域之间,时而驻足观看,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眼神始终紧紧盯着各项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工作,他们提出了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有的方案建议更换能量核心的型号,以匹配传输线路;有的则主张对传输线路进行全面升级,采用全新的材料和设计;还有的提议在能量核心与传输线路之间,添加一个能量缓冲装置,以稳定能量输出。
面对这些方案,众人陷入了沉思。他们开始对每一种方案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估。从技术的可行性,到所需的资源和时间,再到可能面临的风险,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更换能量核心的话,虽然理论上能够解决适配度的问题,但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整个机甲的能量布局,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可能会引发其他未知的问题。”一位专家皱着眉头说道。
“升级传输线路的话,材料的获取是个大问题。而且,新的材料是否真的能够稳定能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另一位专家也提出了担忧。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他们将目光聚焦在添加能量缓冲装置的方案上。这个方案相对来说,技术难度较低,所需资源也在可承受范围内,而且从理论上看,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林飞看着众人,坚定地说:“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但值得一试。”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研究室内,众人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有的人在仔细地调试能量缓冲装置,有的人在检查机甲的各项连接线路,还有的人在反复核对实验数据。林飞站在机甲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他深知,这次实验对于解决能量不稳定的问题至关重要。
然而,实验是否能够成功,能否真正解决能量不稳定的问题?这个疑问,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