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冀啊,我们又见面了。几年不见,你更成熟了嘛。”两年之后,在东部舰队花莲分部完成改造之后,钟冀在中央山脉靠近苏澳港的一个秘密基地当中见到了东海舰队司令员马援。
钟冀刚走进指挥室,目光先落在墙面的巨幅海图上。东海海域用蓝色标注,而太平洋方向的航线则用红色虚线延伸,从苏澳港到关岛,再到厦威夷,每个关键节点都钉着银色图钉。而在海图的北方,霓虹的海军基地位置也都被标注在了上面。
“好久不见了,老首长。”听到马援的声音,钟冀的目光从海图上移开,笑着看着坐在一边的东海舰队司令员马援。虽然马援不是钟冀的直属上级,但是钟冀毕竟在东海舰队待了两年,马援这位老领导对他也是十分不错,“不知道突然叫我过来有什么事情。”
钟冀在二六九旅担任副旅长这两年确实成长了不少,在兵力调动以及全局观这方面有了充分的成长。在瀛洲卫戍区组织的旅级军官考核当中,钟冀位列前茅。他在沙盘推演中使用的战术一次次的更新着这些将官们的视野。
而在这两年之中,国际形势也是风云变化。华夏加入了世贸,联邦对中东的骆驼展开了报复性的进攻,北朝的太子爷开始崭露锋芒,大毛家的经济形势依旧很差···
“东海舰队即将更名为太平洋舰队。”马援直接开门见山,他收起了笑容,表情稍显严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海军战略方针的更改。”钟冀沉默了几秒后然后说道。一次更名,意味着华夏海军的战略方针从近海防御转为了远洋进攻,海图上标注的联邦海军基地的位置就是太平洋舰队未来的假想攻击目标。
“没错,原来我们只是负责东海的防御,现在我们的战场要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听到钟冀的话,马援满意地点了点头,“哪怕我们不想要跟他们产生冲突,但是作为军人,我们思考的永远是如何击败对手。”
“老首长,直说吧,你特意把我叫过来到底是有什么安排?”钟冀隐隐约约猜到了,这位老首长想把自己从陆军调出来。
“我想把你从陆军调出来。”看到钟冀猜到了,马援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虽然钟冀这几年一直在基层,在军委出现的频次不高,但是像他这样的有心人却是在一直关注他的成长。
新时期的海军迫切需要能指挥海战和陆战的复合型军官。传统的舰艇指挥官因为都是从舰艇上一步步往上升的,所以不懂陆战,只能指挥舰艇编队作战,而海军陆战队则是刚好相反。
如果海军军官负责海战,陆战队指挥官负责陆战,那么当双方配合进行登陆作战时,双方就可能因为互不懂行,产生指挥上的问题。毕竟编队指挥官肯定是要海军军官担任的,他没办法根据陆地战场的情况变化及时的调整舰艇编队的支援策略。
而这个时候,复合型军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能指挥海军陆战队的作战,并且协调舰艇编队进行配合,不会因为不懂陆战而下达错误的作战命令。不过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毕竟军种军校是专职培养军种军官,在培养之初就不可能同步教授两个军种的指挥知识。
除非在进行军种军校培养之后,又去另一个军种军校学习。当然,这样除了存在教育成本过高、培养周期过长的问题之外,还可能导致天赋不行的军官混淆自己的定位。
东海舰队本部其实也想要花大价钱培养,但是这需要时间。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海舰队司令员马援想起了还在瀛洲卫戍区任职的钟冀。
钟冀这个小子陆军出身,但是懂海军,也懂海陆空的体系作战,这样的人如果只留在陆军,未免太过可惜。
“我一猜就是。”
“钟冀啊,你看你老首长对你好不好,太平洋舰队还没有挂牌呢就先想到你了。”参谋长谷阳波看着钟冀一脸无奈的表情,不由得笑着打趣道,“瀛洲卫戍区的那几个老家伙知道我们要挖你,一个个吹胡子瞪眼的。”
“你不要管他们,我就问你愿不愿意重新回海军。”马援十分认真地看着钟冀问道,只要钟冀同意,那么跨军种调动也不过是小问题。毕竟东海舰队已经从东部战区划出来,成为副战区级别的太平洋舰队,要调个人还是很轻松的。
“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想让我担任什么职务?”
“担任驱逐舰第四支队参谋长,军衔提升一级。”马援坐在椅子上喝着茶,十分随意地说道。
“好,首长,我愿意回到海军。”在思索了几分钟之后,钟冀做出了回复。
瀛洲卫戍区一切工作已经进入了正轨,钟冀要想晋升上面就必须要有位置,但是目前瀛洲卫戍区的正师、副师职务都没有空缺。而太平洋舰队这边,上来就直接从正团升到正师。如果从钟冀毕业那年算起,钟冀每两年就升一级,32岁的正师,说出去都吓人。
“好小子。”马援知道钟冀会答应,因为钟冀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非常清醒,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谷阳波不由得发出了一阵笑声,优秀的人才谁都想要,但关键是也得给他们发挥的舞台。
没多久,钟冀的调令就下来了。在临走之前,钟冀去卫戍司令部见了杜雨生一面。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也不好给你什么建议。”杜雨生也马上就要退居二线,此时他的语气也有些语重心长,“不过既然到了这个位置,就要干出一番事业来。看到你们年轻人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我和你爷爷就开心了。”
“是,首长。”钟冀庄重地对杜雨生敬了一个军礼,他知道杜雨生能做的也就那么多了,他很感激几位老人对他一路的助力,剩下的路就靠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