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将苏恬和她简单的行李扔在了一个名为“望田村”的村口。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牲畜和草木焚烧后混合的独特气味,与影视基地的人工香料和城市里的汽车尾气截然不同。
接待她的是村支书,一个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中年汉子,姓李。李支书话不多,只是沉默地帮她把行李提到了一户人家的偏房。房东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姓王,看着很朴实,见到苏恬这样水灵灵的姑娘,显得有些拘谨。
“闺女,委屈你了,咱这地方条件差。”王奶奶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家徒四壁、只有一张硬板床和一张旧桌子的房间。
“不委屈,奶奶,这里很好,谢谢您。”苏恬笑得真诚。她不是来享福的。
放下行李,她甚至没来得及休息,就换上了一身自己带来的、最旧最普通的运动服,扎起马尾,素面朝天地找到了李支书。
“李支书,我想跟着乡亲们一起下地干活,可以吗?”
李支书愣了一下,打量着她细皮嫩肉的样子,眉头皱起:“女娃,地里的活计苦得很,不是你们城里人耍耍的。”
“我不是来耍的,”苏恬眼神坚定,“我是来学习的,来体验‘春苗’的生活的。您放心,我能吃苦。”
她的坚持打动了李支书。第二天天还没亮,苏恬就跟着早起的老乡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了晨雾弥漫的田地。
起初是简单的除草。长时间的弯腰让她不到半小时就腰酸背痛,手指被草叶划出细小的口子,火辣辣地疼。太阳升起来,炙烤着大地,汗水很快浸透了她的衣服,黏腻地贴在身上。中午啃着自带的干粮,就着老乡给的凉白开,她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春苗”口中“能填饱肚子就行”是什么感觉。
但她没有抱怨,更没有退缩。她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真正的农村妇女——她们动作麻利,眼神里有种认命般的坚韧,也有对土地最质朴的情感。她们休息时聊着家长里短,抱怨着天气和收成,笑声却爽朗而富有生命力。苏恬试着去听,去理解,去感受她们话语里蕴含的喜怒哀乐。
几天下来,她的皮肤晒黑了些,手上磨出了薄茧,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她不再仅仅是在“演”春苗,她开始真正理解那份沉默下的力量,那份与土地生死相依的羁绊。晚上,她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人物笔记,笔下的“春苗”不再是剧本上单薄的文字,而是有了血肉,有了呼吸。
与此同时,《九霄剑歌》剧组那边,关于她的舆论并未完全平息,却悄然转向。
她那条“用角色说话”的微博,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然未能彻底平息波澜,却让很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路人和媒体,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年轻演员。
某知名影视评论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从“花瓶”到“剧抛脸”,苏恬的逆袭靠的是什么?》的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最近的纷争,却详细梳理了她从《演员的竞技场》到《九霄》的表演轨迹,着重分析了她在“流光”一角上展现出的惊人进步和角色塑造能力,认为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表演近乎痴迷的钻研和投入”。
这篇文章客观中立,有理有据,被广泛转发,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那些恶意的揣测。
更让苏恬意想不到的是,在她关闭了大部分外界信息的这几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为她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国际电影节评委、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顾景琛的恩师——陈明老先生,在一次接受国内权威电影杂志的越洋专访中,谈及对年轻演员的期望时,主动提到了苏恬。
记者原本的问题是关于顾景琛的新作,陈老先生点评完后,话锋忽然一转,说道:“最近我偶尔看到一些国内年轻演员的消息。有一个叫苏恬的小姑娘,我有点印象。不是因为她有多少新闻,是我一个老伙计,就是郑卫国(郑导),前段时间跟我通电话,提起他新戏里找了个不错的苗子,叫苏恬,夸她肯吃苦,为了角色跑到农村去体验生活,一待就是很久,心很静。这在现在的年轻演员里,很难得。”
陈老先生的声音通过杂志的线上音频播放出来,平和而充满力量:“我们常说演员要接地气,要深入生活。不是嘴上说说,是要真的沉下去。这个小姑娘,不管她之前怎么样,至少这一步,走对了方向。演员最终靠的是作品和角色说话,其他的,都是虚的。”
这段采访被杂志官方发布后,瞬间引爆了舆论!
陈老先生是谁?那是华语电影界的泰山北斗,轻易不点评艺人,更别提如此明确地表达对某个年轻演员的欣赏!虽然他主要是肯定了苏恬“体验生活”的态度,但这无异于一道金光闪闪的“护身符”和“认证章”!
「连陈老都肯定了!」
「这打脸来得太及时了!看谁还敢说苏恬是资源咖!」
「能被郑导认可,还能被陈老点名表扬,这姑娘是真的有点东西在身上。」
“我现在真的开始期待《大地之歌》了!”
这一次,那些黑子和水军的声音,在陈老这面金字招牌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迅速被淹没在支持的声浪中。
周明在电话里激动得声音都在抖:“恬恬!你听到了吗?陈老!是陈老啊!这下稳了!我看谁还敢乱嚼舌根!”
苏恬正在田埂边休息,听着电话里周明语无伦次的兴奋,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的稻田,心中涌起的,不是狂喜,而是一种奇异的平静。
她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走了自己该走的路。外界的毁誉,如同这田间的风,来了又走。唯有脚下的土地,和心中对表演的敬畏与热爱,是真实的。
“周哥,我知道了。”她平静地回应,“替我谢谢郑导。”她猜测,这背后或许有郑导的引荐之功。
挂断电话,她重新戴起草帽,拿起锄头,走向那片等待耕耘的土地。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顾景琛看着平板上关于陈老采访的报道,目光落在苏恬那张被晒黑却眼神清亮的素颜照片上(是周明之前为了公关悄悄放出的“路透”),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
他拿起手机,找到那个对话框,上一次的交流还停留在他发出的“注意安全”上。
他指尖微动,最终却只是关掉了屏幕。
有些肯定,无需言说。有些路,必须她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