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毛阶提及徐晃,曹操爱才之心再起。
“显谋,可有办法助我招揽徐晃?”曹操期待地看向李牧。
李牧轻摇羽扇:“奇才需以恩义相结,我可助明公生擒此人,但能否收服,还需明公亲自施为。”
“生擒?”毛阶愕然,“显谋,莫非你想让明公劫持圣驾?”
曹操大笑:“孝先无需多虑。杨奉不过白波贼寇,骤得封赏却贼性难改,擅自攻打段煨。我与他注定势不两立。”
毛阶顿悟。
杨奉、种辑等人既能诬陷段煨,又岂会放过曹操?
曹操转向李牧:“显谋,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李牧未答,先向毛阶详细询问天子车驾及关中局势。
片刻后。
李牧已将关中形势了然于胸。
他低声吩咐几句,亲兵抬来数个木箱,迅速拆解组装。
一座沙盘呈现于众人眼前。
沙盘对曹操而言并不陌生,昔日伏波将军马援曾聚米为沙为刘秀演示,此法遂流传后世。
只是精通此术者寥寥,多数仍依赖现成地图。
唯有对地形烂熟于心者,方能如此演示。
李牧初至东郡,便向曹操展现了非凡的才能。
曹操抚须笑道:当年显谋以沙盘推演时,我正与黑山军交战,如今想来甚是怀念。
毛阶虽未亲见李牧的沙盘推演,却也不至于大惊小怪。
主公请看。
李牧手持准备好的旗帜,右手执笔。
此处潼关,驻有主公马步军一万。
华阴驻军,据孝先所言,杨定两千,董承一千,杨奉三千,张济两千,加上公卿私兵与天子宿卫,约万人。
此地驻有段煨西凉兵三千。
李牧将各色旗帜标注姓名与兵力,依次排列。
骊山有郭汜残部五千;高陵以西池阳,驻李傕西凉兵八千。
此外关中各处散兵游勇,或响应李傕郭汜,约两三万之众,不过乌合之众。
西凉诸将李傕、郭汜、段煨、张济,兵力近两万,是杨定等人的四倍。
西凉诸将虽不和,但若杨奉等人以莫须有罪名攻段煨,张济必不相助。战事一旦开启,必成僵局。
届时郭汜定会卷土重来,联合李傕。张济与杨奉等人不睦,见李郭举兵,必再反叛。
曹操细思关中局势,豁然开朗:我军只需扼守潼关,待天子势孤时再出兵。
如此天子必感恩,杨奉等人损兵折将,也不敢再生事端。
李牧轻摇羽扇:主公高看他们了,不过一群贪婪豺狗,连狼都算不上。
曹操大笑:显谋所言极是,皆是些愚笨之徒。
很快,李牧便为曹操完成了全部部署。
毛阶望向李牧的目光中满是钦佩。
虽常听荀彧称赞李牧用兵如神,但亲眼所见更令人震撼。
仅凭毛阶所述关中情报,李牧便能牢记于心,更推演出李傕郭汜必会联合段煨张济反叛的结论。
毛阶的战场直觉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李牧的可怕之处!
当杨奉等人还在盘算如何斩杀段煨立功时,李牧早已洞悉了整个关中势力的动向。
曹操传达完命令,又问起张邈的情况。
对于这位昔日故友,曹操心中已无怨恨。
张邈的反叛,曹操自己也难辞其咎。
由于李牧的迅速应对,兖州几乎未受损失,曹操反而因此获益,对张邈的恨意自然消散。
因此,曹操一直将张邈的家眷视如亲族般照料。
“张孟卓如今担任陛下的宿卫。”毛阶感慨道,“他曾说,若杨奉等人无法护送天子东归,即便孤身一人,他也要将天子安全送至兖州。”
曹操叹息:“孟卓这是想兑现对我的承诺,何必如此!”
李牧对张邈并不关心,见曹操情绪低落,转而询问毛阶:“孝先久居长安,可认识贾诩贾文和?”
毛阶摇头:“略有耳闻,但未曾交集。此人在西凉军中威望颇高,李傕、郭汜在长安内斗时,贾诩常居中调停。虽已辞官,但只要他开口,李傕和郭汜都会给几分薄面。”
“我曾有意结交,但贾诩对我的拜帖置之不理。”
“不过,陛下离开长安时,我并未见到贾诩随行,也不知他如今身在何处。”
“此人值得显谋如此关注吗?”
虽然不解,但能被李牧主动提及的人,必定是他重点留意的目标。
曹操也看向李牧,神色忽然变得古怪:我总觉得,这贾诩老谋深算,或许瞒过了所有人,仍藏在天子东归的队伍中。
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联想到了李牧在濮阳的行事风格——明明身为濮阳令,却几乎无人知晓其踪迹。
李牧轻摇折扇,淡然一笑:“若西凉军中有人能识破我的布局,非贾诩莫属。”
曹操惊讶道:“显谋此言当真?贾诩真有这般能耐,能看穿你的计策?”
李牧悠然道:“天下奇才,皆能料敌机先。我的计策被贾诩识破,也不足为奇。”
“贾诩此人,最是惜命。若我的布局不危及他的性命,他或许会装聋作哑,混在天子车驾中。”
“但若让他感到性命之忧,他必定会设法破局,即便置天子于险境也在所不惜。”
“在他看来,谁死都无所谓,只要自己活着就行。”
曹操惊讶道:“如此说来,贾诩此人当真狠辣。西凉军对他这般敬畏,莫非当年王允兵败也与他有关?
我始终不解,西凉众将怎会集结十万大军进犯长安,若无谋士出谋划策,这群莽夫岂能做到!
李牧含笑回应:明公无需怀疑,董卓死后还敢献计攻打长安的,除贾诩外再无他人。
可以断定,王允的诛杀名单上必有贾诩之名。
既然王允要杀贾诩,贾诩又岂会放过王允?
至于天子安危,贾诩根本不会在意。
曹仁忽然插话:军师,听你这么说,这贾诩的性子倒与你相似。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平日就爱隐居清泉小筑。
帐内顿时一片寂静。
曹仁一语道破天机,却也令谈话陷入僵局。
末将只是随口一说,哈哈,随便猜猜。曹仁见气氛不对,连忙后退挠头装傻。
曹操轻声呵斥:子孝,往后有想法先请示再开口。
是是是,末将知错,军师莫怪。曹仁低头讪笑,不敢再多言。
李牧摇扇轻笑:曹将军这个比喻倒是贴切,贾诩性情确实与我有几分相似。
......
明公若有心,不妨派人招揽。
曹操疑惑道:可孝先说未见贾诩随行,不知其下落,如何招揽?
李牧目光炯炯:李傕郭汜残暴,贾诩必不会追随。他既已辞官,但家眷需要庇护,定会投靠某位西凉将领。
如今樊稠已死,能庇护他的只剩张济与段煨。
段煨举止反常,必是心思深沉之辈。而张济能纳谏言、严明军纪,在西凉将领中实属难得。
若我是贾诩,必会选择投靠张济!
毛阶闻言更加钦佩。
当初汇报时他只随口提过张济治军有方,没想到李牧竟能由此推断出贾诩下落。
毛阶当即 :主公,不如让我前往张济军营拜访贾诩?若能说服他归顺,主公又将添一员奇才!
曹操没有立即答复,而是将目光投向李牧。
李牧轻叹一声:“孝先,劝降贾诩绝无可能。以贾诩的性情,怎会舍弃能纳谏言、同出西凉军的张济,转投明公麾下?”
“君子不涉险地,这般冒险之举,绝非贾诩所为。”
毛阶面露疑惑:“可显谋方才不是建议明公派人招揽吗?既然贾诩不会归降,为何还要招揽?”
李牧收起折扇,淡然道:“招揽未必求成。孝先若愿往,替我带话给贾诩:我既能寻到他的藏身之处,自有办法擒他。但我不愿与他为敌,望他莫要坏我谋划。”
毛阶愕然:“显谋这是要我去威胁贾诩?就不怕张济一怒之下杀了我?”
李牧从容笑道:“若张济敢伤孝先分毫,我便让他两千部曲为你陪葬如何?”
毛阶闻言不禁打了个寒战。
他深知李牧言出必行——昔日黑山军白饶部三万将士葬身火海,正是出自李牧之手!
毛阶深吸一口气,向曹操郑重 :“主公,让我去见贾诩吧!”
曹操面露忧色:“孝先方才脱险,又要涉险,我心中难安。见贾诩未必非要你亲自前往。”
毛阶朗声道:“为主公效命,生死何惧!况且他人连张济都不认得,如何能见到贾诩?”
“更须有人适时向天子禀明主公勤王之举。”
曹操紧握毛阶双手:“此行务必谨慎,若遇险情,切莫逞强。”
毛阶动容道:“得遇明主,乃毛阶毕生之幸!”
【潼关城头】
目送毛阶远去,曹操眼中既有不舍,又燃起豪情:“得此忠义之士相助,何愁社稷不兴!”
李牧合拢折扇,望着远去的身影亦显敬意。
纵使曹操多疑善变,但论英雄气概,天下几人能及?
正因这份知遇之恩,才让毛阶这般义士甘愿赴汤蹈火。
“主公不必忧虑。”李牧目光沉静如渊,“纵使乱军之中变故横生,我亦会将风险降至最低。棋局已开,且看各方如何落子。”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李牧与曹操并肩立于城楼,远眺华阴苍茫大地。
华阴,天子仪仗驻地。
杨奉暗中约见董承、杨定与种辑,密谋讨伐段煨。
太尉杨彪与司徒赵温屡次为段煨开脱,陛下年幼难以决断,不如今夜突袭段煨大营,取其首级!杨奉眼中闪烁着野心。
自从徐晃击溃郭汜后,杨奉便忘乎所以。
他忽然意识到,所谓西凉铁骑不过尔尔,连自己麾下的徐晃都敌不过!
昔日对西凉军的畏惧,随着郭汜的溃败烟消云散。
膨胀的杨奉,全然不将段煨放在眼里。
反而将其视为建功立业的垫脚石。
出身白波贼的杨奉明白,仅凭护驾之功难以身居高位。
若能斩杀段煨,方能真正扬名立万。
杨定同样野心勃勃:段煨目无君上,心怀不轨,诛杀此獠乃为国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