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泸沽湖,环湖骑行是经典项目。俞浡摩拳擦掌,誓要征服这七十多公里的湖光山色。
宋鹤眠看着民宿提供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山地车,眉头微蹙,拿出湿巾仔细擦拭了车座和把手,又检查了刹车和胎压。
“宋总,别磨蹭了!出发!”俞浡已经跨上车,活力四射。
前半程,俞浡像脱缰的哈士奇,冲在前面,不时回头喊:“宋鹤眠你快点!是不是平时坐办公室缺乏锻炼?”
宋鹤眠保持着均匀的呼吸和节奏,银丝眼镜下的目光冷静地扫描着路况,语气平稳:“我在进行可持续性运动模式。以及,俞浡同学,请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驶。”
然而,打脸来得很快。在一个岔路口,自信满满的俞浡指着一条看起来更陡峭的小路:“走这边!我看过攻略,这条路风景绝佳!”
宋鹤眠调出手机地图,冷静反驳:“根据导航,这条是未规划路线,偏离环湖主线3.5公里,且坡度增加15%。”
“信我!本地人的攻略比冷冰冰的导航靠谱!”俞浡坚持。
结果就是,他们骑上了一条“断头路”,尽头是当地居民的后院和几条狂吠的土狗。被迫原路返回,多爬了一个大坡。
俞浡累得气喘吁吁,看着面不改色、只是额头微微出汗的宋鹤眠,悻悻道:“……你的胸肌是自带动力核心吗?怎么都不累的?”
宋鹤眠停下车,从背包里拿出水递给他,慢条斯理地说:“不,只是我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前预判了某些合伙人的‘导航黑洞’属性,预留了冗余体能。”
俞浡:“……”好吧,这次是他理亏。
来到着名的走婚桥,长长的木桥架在草海之上,风景独特。
桥上游客不少,俞浡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忽然戏精附体,拉住宋鹤眠的胳膊,假装泫然欲泣,声音不大不小:
“鹤眠哥,你今晚……还会走过这座桥来找我吗?你阿夏(摩梭语:女性情人)会不会不同意?”
周围几个游客好奇地看了过来。
宋鹤眠身体明显僵了一下,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他深吸一口气,一把揽住俞浡的腰,将他带离人群几步,低下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咬牙切齿中带着无奈:
“俞浡,根据《合伙人公共行为规范补充条款》,禁止在历史文化遗产地散布不实信息,损害合伙人名誉。我的‘商业机密’有且仅有一个访问权限,并且已经签订了终身独家授权协议。”
俞浡看着他难得的窘迫和这波反向直球,心里乐开了花,表面却假装委屈:“哦……那说好了,终身独家哦,不许反悔!”
“再演,”宋鹤眠眯起眼,镜片反着危险的光,“今晚就让你体验一下,什么叫做‘桥没了,但人照样能过来’的古老智慧。”
俞浡瞬间认怂,乖乖被他揽着往前走,心里的小人却在疯狂跳舞:赢了赢了!成功调戏了理性之王!
晚上,他们参加了摩梭人的篝火晚会。气氛热烈,歌舞欢快。
俞浡很快就被感染,跟着节奏扭动起来,还试图拉宋鹤眠一起跳。
宋鹤眠站在人群外围,身体僵硬,表情是标准的“斯文精英误入原始部落”的茫然与无措。他那192的身高和出众的容貌在人群中本就显眼,此刻僵立不动,更像是个被供奉起来的雕塑。
“宋鹤眠!动起来啊!这叫融入当地文化!”俞浡在他身边蹦跶,大声喊着。
宋鹤眠推了推眼镜,理性分析:“动作不规范,节奏不统一,存在社交暴露性风险和肢体不协调导致碰撞的概率。”
俞浡才不管,直接抓住他的手腕,强行把他拉进跳舞的圈子。宋鹤眠被迫跟着移动,动作僵硬得像台没上润滑油的机器人,尤其是对比旁边俞浡流畅自然的舞动,反差强烈到让人发笑。
俞浡看着他笨拙又努力想跟上节奏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干脆围着他跳,像只欢快的蝴蝶绕着棵沉默的雪松。
跳着跳着,宋鹤眠似乎也放弃了抵抗,虽然动作依旧不算好看,但眼神里的无奈逐渐化开,染上了一丝纵容和笑意。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眼前这个发着光、感染着所有人的“小疯子”。
好吧,偶尔的“系统性失控”,如果是为了合伙人此刻灿烂的笑容,似乎……风险可控。
俞浡不知从哪里听说,凌晨的泸沽湖,水性杨花会在月光下静静绽放,尤其美丽。他心血来潮,非要拉着宋鹤眠去看。
“凌晨三点,气温8度,湿度85%,能见度依赖月光,且需要民宿老板帮忙开船。”宋鹤眠看着手机天气预报,试图进行最后的理性劝阻,“性价比极低。”
“不管!这是浪漫!是艺术!是灵感!”俞浡抱着他的胳膊摇晃,“宋总~合伙人~永久独家授权人~”
十分钟后,穿着厚外套、睡眼惺忪的宋鹤眠,和兴奋得像要去偷地雷的俞浡,坐上了民宿老板打着哈欠开动的小船。
湖面漆黑,万籁俱寂,只有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洒下来,湖面泛着幽暗的银光。
果然,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借着月光,能看到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静静漂浮在水面,花瓣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洁白剔透,仿佛星子坠入了湖中。
“哇……”俞浡趴在船边,看得入了迷,小声感叹,“真美啊。”
宋鹤眠站在他身后,看着眼前静谧绝美的景象,又看看俞浡专注而感动的侧脸,心里那点被吵醒的不满也消散了。他拿出手机,悄悄拍下了俞浡看花的背影,和那片月光下的星点白花。
“冷吗?”他低声问。
“不冷。”俞浡回头,眼睛在暗夜里亮晶晶的,“宋鹤眠,谢谢你陪我来疯。”
宋鹤眠揉了揉他有些被露水打湿的头发:“嗯。记录一下,合伙人浪漫需求响应及时性,满分。”
回去的路上,俞浡靠着宋鹤眠的肩膀,几乎要睡着。宋鹤眠小心地调整姿势,让他靠得更舒服。
也许理性的最优解,有时候,就是陪那个感性的人,去做一件毫无性价比却独一无二的傻事。
旅途还在继续,而他们的故事,在每一处风景里,都写下了独属于“宋鹤眠&俞浡”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