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至。依照祖制,国君需亲赴太庙主持祭典。
可眼下正值戒断最关键的时期,我们几人前一晚聚在暖阁里面面相觑。
“若给他服一颗忘忧丹应付过去……”
贺楚率先打破沉寂,指尖无意识敲着案几,“那他这些天的苦就白受了。”
我摩挲着药囊中的银针:“若用重针再辅以猛药,或可撑过两个时辰,只是……”
话未说完,但众人都明白——这对北冥国君的身体必定有损。
仁贵妃绞着帕子低语:“昨日施针时,他疼得将锦褥都抓破了……”
正当满室愁云时,北冥国君扶着门框缓步进来。他脸色苍白,朝服却穿得齐整:“明日,朕……要去太庙。”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他继续道:“不必用药,若连这关都过不去……,他望向仁贵妃,嘴角扯出个虚弱的笑,“怎配得上诸位这些天的守护。”
娘亲和爹爹交换了一个凝重的眼神。
“但还需考虑到最坏的状况,”爹爹沉吟道,“若在祭典上突发状况,让群臣窥见君上虚弱之态,只怕会引起朝堂动荡。今年的祭祖,或可酌情简化仪程,缩短时辰。”
娘亲微微颔首,接过话头:“我们几人可扮作随行侍卫贴身护卫,一旦出现意外,也好及时周旋。”
她转向我,目光中带着嘱托,“特别是禾禾,需时刻关注你沈叔叔的状况,半分也松懈不得。
说完这些众人皆转头,目光齐聚于北冥国君身上,他苍白的手指轻抚朝服上的龙纹,终是点头:“又要劳烦诸位了。”
暖阁内烛火摇曳。这个冬至,注定暗流汹涌。
当晚,飞雪悄然而至,为宫城覆上一层素白。
第二日寅时,太庙朱门在雪色中缓缓开启。北冥国君踏着初积的新雪走向汉白玉祭坛,玄色祭服在凛冽朔风中猎猎作响。
当赞礼官高唱“跪——”时,他屈膝的动作略有迟滞。仁贵妃适时俯身,借着宽大衣袖的遮掩,稳稳托住他颤抖的手肘。
我捧着礼器紧随其后,见他额间沁出细密冷汗,立即从袖中取出凝神丸,悄悄塞到仁贵妃手里。
眼见她在俯身行礼的刹那,将药丸悄然送入国君口中。
贺楚与云泽同时侧步,以身形筑起人墙,阻隔了文武百官探究的视线。
飞雪漫天,祭坛上的香烛明明灭灭。国君苍白的唇色渐渐回暖,在众人无声的守护下,终于撑完了整套祭礼。
众人皆松了半口气,回銮的车驾行至西市时,北冥国君抬手掀开了车帘。
往日熙攘的长街如今店门紧锁,唯有几个衣衫褴褛的难民在积雪中佝偻着背,徒手翻捡着可烧的柴火。
他扶在窗棂上的指节渐渐攥得发白。
此时,忽然有位老妇冲破侍卫阻拦,举着血书跪在御驾前:“求陛下开仓放粮!难民缺衣少粮,伤兵营里缺医少药,每日都在往外抬出尸首啊!”
侍卫队长刚要上前驱赶,国君却抬手制止。
他伸手接过那封沾着雪泥的万民书,盯着上面歪歪扭扭的血指印,忽然剧烈咳嗽起来。
“回宫。”待咳嗽稍平,他将血书郑重收进袖中,声音虽沙哑却透着久违的清明,“传三省六部,即刻议事。”
雪花无声落在他紧蹙的眉间,却掩不住那双终于彻底清醒的眼眸。
无人知晓那日北冥朝堂上究竟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晚膳时分,国君破例未来与我们一同用膳,仁贵妃携着满身疲惫向我们致歉。
“今日朝堂之上陛下动了真怒。”
她指尖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御案上的玉笔摔折了好几只,可最令陛下心寒的,是有些老臣竟反对减税放粮之策。”
她声音里带着苦涩:他们说战后国库空虚,哪有余粮赈济灾民。”
我执箸的手微微一顿,能说出这般话语的臣子,非蠢即坏——
他们高坐明堂锦衣玉食,与西市雪地里捡拾柴火的难民,仿佛存在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间。
仁贵妃忽然轻笑一声:“但陛下今日掷地有声地说若连子民温饱都顾不得,这国库充盈又有何用。十六年来,这是我第一次见他这般像位明君。”
爹娘同时放下银箸,娘侧首与爹爹低语,连贺楚都蹙紧了眉头。
我凝神望着他们肃穆的神情,忽然意识到此事远比表面上看来的更为复杂。
果然,娘亲抬首对仁贵妃正色道:“还请妹妹提醒国君,那些在朝堂上极力反对的老臣,该好生查查底细。”
她银箸轻点青瓷碟缘,“经过忘忧草一事,我怀疑朝中有人与二皇子那脉暗通款曲,万事……早作打算为好。”
娘亲的话音落下,仁贵妃执着银箸的手悬在半空,脸上的浅笑渐渐凝滞。她缓缓收回手,银箸落在瓷盘上发出清脆声响。
“是我想得太简单了。”她垂首盯着自己指尖,声音轻得似叹息。
娘亲伸手覆上她的手背,温声安抚她道:“莫要自责,朝堂波谲云诡,你自幼长在宫闱,未曾浸染这些原是常事。”
她又执起茶盏为仁贵妃斟了半盏轻茶,语重心长道:“但既为贵妃,便该学会在琼浆玉液间品出暗涌。夫君需要的不仅是解语花,更是能并肩观风云的知己。”
烛火噼啪一声,仁贵妃抬眸时眼底碎光流转:“姐姐的意思是……”
娘亲的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烛光在她沉稳的眉眼间跳跃。
“明日你不妨请陛下从户部账册查起。哪些人始终阻挠新政,哪些州府谎报灾情,这些数字背后都藏着真相。”
她话音微顿,目光扫过仁贵妃若有所思的脸庞:“待陛下龙体康复,年关也近了。我们终要各归其位,往后这些风雨,终究要你学会独自面对。”
我执盏的手微微一颤,茶汤在瓷杯中漾开涟漪。
这些日子以来,还是头一回听娘亲明确提及归期。
我不由侧首望向贺楚,恰撞上他深沉的视线——
殿外风雪声簌簌,仿佛在应和着每个人心底无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