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归元丹引发的余波,在万草峰上持续发酵。一夜之间,“药仆阿凡”之名传遍总堂各个角落,成为此次百草丹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羡慕、嫉妒、探究、拉拢……种种目光与心思,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张小凡暂居的精舍之外。
翌日,朝阳初升,五百名晋级者再次齐聚百草殿前白玉广场。经过昨日的震撼,今日投向张小凡的目光已大为不同,轻蔑与质疑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忌惮与审视。
高台之上,木真人及诸位长老已然就座。主持长老上前一步,声音传遍广场:
“第二轮比试,名曰‘残方补遗’!”
他大手一挥,数百道流光自其袖中飞出,精准地落在每一位晋级者身前的石台上,化作一枚枚颜色各异、气息古朴的残缺玉简。
“此乃堂内收集的数百种上古残方,或缺失主药,或遗落辅材,或火候记载不全,甚至药性描述矛盾。”主持长老肃然道,“尔等需在一个时辰内,择一残方,以其为基础,凭借自身对药性的理解,推演补全,并阐述补全之理。随后,根据尔等推演,堂内会提供三份材料,限时三个时辰,将补全之丹炼制出来!”
“最终,以推演合理性、补全丹药品阶、炼制成功率及品质,综合评定,取前一百名晋级!”
规则一出,广场上顿时响起一片哗然!
这第二轮,考的已不仅仅是炼丹技艺,更是对丹道原理、药性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推演能力!其难度,远非第一轮可比!许多依赖固定丹方、熟稔特定手法成名的丹师,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张小凡心中却是微微一动。这考核方式,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他修炼混沌之道,本就注重对能量本质与平衡的理解,推演药性、补全残方,正是其长处所在。更何况,他有混沌视界相助,能更直观地“看”到药力流转与结合的奥秘。
他拿起落在自己石台上的那枚残破玉简。玉简呈暗黄色,边缘有烧灼痕迹,显然年代极为久远。神识(以混沌之意模拟)探入,一段残缺的信息涌入脑海:
“……欲炼‘太乙青灵丹’,需……三千年份‘青玉参’为主,辅以……‘星辰砂’三钱……‘地心玉髓’三滴……以……文武之火交替……九转而成……然……药性相冲,需……调和……缺失……”
玉简记录到此戛然而止。不仅缺失了关键的调和之法,连部分辅药和详细火候都模糊不清。更棘手的是,其中提到的“青玉参”与“星辰砂”属性一木一金,本就相克,而“地心玉髓”性偏厚重阴寒,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药性冲突,炼制失败,甚至炸炉!
这太乙青灵丹,听其名便知非同小可,至少是金丹期甚至元婴期修士所用的宝丹级别!补全此方,难度极大。
但张小凡眼中却闪过一丝兴趣。越是复杂,越能体现他的价值。
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混沌之意,脑海中开始飞速推演。青玉参的木属性生机,星辰砂的锐金之气,地心玉髓的阴寒厚重……三者如何平衡?那缺失的调和之物,该是何等属性?
他回想起藏经阁中看过的无数药性典籍,结合自身对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的理解,甚至引动了体内一丝混沌之气进行模拟演化。
时间一点点过去,广场上其他丹师或眉头紧锁,或奋笔疾书(以神念刻录玉简),或摇头叹息,已然有人开始选择放弃,转而挑选其他相对简单的残方。
一个时辰将至。
张小凡猛然睁开双眼,眸中混沌之色一闪而逝。他拿起一枚空白玉简,神念微动,开始刻录。
他没有去猜测那缺失的调和之物具体是何灵药——那太容易被证伪。他另辟蹊径,直接从药性平衡的本质入手!
“……青玉参木气过盛,星辰砂金锋太露,地心玉髓阴寒凝滞。三者相合,非调和一味之药可解。当以‘水火既济’之理,引动丹炉内地火之‘离’位猛火,瞬间激发星辰砂锐气,反克青玉参生机,使其内敛;再以‘坎’位文火,徐徐引导地心玉髓之阴寒,包裹已被激发的金气与内敛木气,使其三者于极致冲突后,归于混沌平衡,自然交融……火候当于……”
他将补全的重点,放在了利用丹炉不同区域的火焰特性,以及精妙到极致的时间把控上,以“水火既济”之法,强行引导药性在冲突中达成平衡!这已不仅仅是补全丹方,更是一种颠覆性的炼丹理念!
刻录完毕,时辰刚好。
玉简被收走,呈上高台。诸位长老立刻开始审阅。当看到张小凡那枚玉简中提出的“水火既济”、“冲突平衡”之法时,几位长老脸上都露出了惊容,相互传阅,议论纷纷。
“此法……闻所未闻!”
“太过凶险!稍有不慎,便是丹毁炉炸!”
“但若成功……此丹品质,恐怕……”
木真人接过玉简,仔细观看,眼中异彩连连,最终缓缓点头:“胆大心细,另辟蹊径。此子,对药性冲突与平衡的理解,已臻化境。”
很快,根据众人的推演,相应的三份材料被分发下来。
张小凡看着石台上那散发着莹莹青光的青玉参、闪烁着星辉的星辰砂以及氤氲着寒气的玉髓,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推演得再完美,若无法成功炼制出来,一切都是空谈。而且,他只有三次机会!
他再次闭上眼,混沌视界开启,将三味主药的药性本质、能量流动“看”得清清楚楚。随后,他动了。
动作依旧看似朴实无华,但那份精准与从容,却让高台上一直关注他的木真人和苏文远,眼中精光更盛。
青玉参投入,混沌之意引导地火,于“离”位瞬间爆发!炽热的火浪包裹住星辰砂,金铁交鸣般的能量波动在丹炉内炸开!紧接着,文火流转“坎”位,地心玉髓的阴寒气息如同温柔的网,将那爆裂的能量与内敛的青光缓缓包裹、渗透……
整个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险象环生!丹炉数次剧烈震动,炉壁泛起不正常的红光,引得周围不少人侧目,都以为他即将失败。
但张小凡的心神如同最坚韧的磐石,混沌之气稳稳定住丹炉核心,对火候的操控妙到毫巅,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将那即将崩溃的平衡,强行拉回!
三个时辰,转瞬即逝。
当钟声响起时,张小凡的丹炉,在经历了最后一阵轻微的嗡鸣后,终于归于平静。
炉盖开启。
没有想象中的异象,只有三颗龙眼大小、通体呈现一种混沌青色、表面有细微水火道纹交织的丹药,静静悬浮。丹药散发出的气息,既不强烈,也不张扬,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内蕴乾坤之感。
太乙青灵丹,成!
而且,一次成功,三颗皆成!其品质,赫然达到了中品宝丹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其内蕴含的那股圆融的平衡道韵,与五行归元丹一脉相承,却又更加深邃!
寂静!
又是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第一轮的五行归元丹是惊艳,那么这第二轮,在如此苛刻的残方条件下,以如此匪夷所思的手法,一次成功炼制出中品宝丹太乙青灵丹,所展现出的,已是近乎妖孽的丹道造诣与掌控力!
高台之上,木真人缓缓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张小凡,良久,才吐出一句话:
“慧眼如炬,巧手补天。此轮,阿凡,头名!”
声音落下,广场之上,再无半分杂音。
所有参赛者,包括那些心高气傲的总堂天骄,看向张小凡的目光中,都已只剩下深深的震撼,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这个来自赤砂分堂的药仆,仅用两轮比试,便已在这百草丹会上,树立起一座令人仰望的高峰!
张小凡收起丹药,面色依旧平静,但心中知晓,经此两轮,他已真正进入了百草堂最高层的视野,再也无法低调。
接下来的风雨,必将更加猛烈。但他持丹而立,道心澄澈,无畏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