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卨灰溜溜地离开了太行山,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和一份充满“狂悖悖逆”之词的报告返回临安。可以想见,这份报告抵达秦桧手中时,会引发何等的震怒。然而,此刻的忠义军,已无暇过多关注千里之外南宋朝廷的反应。一个更为惊人、足以改变整个北方格局的消息,如同飓风般从金国核心地带席卷而来。
戴宗几乎是冲进聚义厅的,他甚至来不及喘匀气息,便急声道:“诸位头领!金国……金国出大事了!兀术……完颜宗弼,遇刺重伤!”
“什么?!”
厅内所有头领,包括一向沉稳的卢俊义和吴用,都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完颜宗弼,那可是如今金国实际上的最高军事统帅,挟持徽钦二帝,权倾朝野,是南下攻宋最坚定的主张者和执行者!他的遇刺,无疑是捅破了金国的天!
“消息可确实?”卢俊义急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消息太过震撼,由不得他不谨慎。
“千真万确!”戴宗用力点头,脸上混合着兴奋与凝重,“我们在燕京(金中都)的细作冒死传回消息!就在半月前,兀术在前往皇宫议事途中,于街巷遭遇数名死士伏击,身中三箭,其中一箭险些命中要害!虽经抢救暂时保住性命,但伤势极重,至今昏迷不醒!”
“是何人所为?”我立刻抓住了关键。谁能、谁敢在燕京对权势滔天的兀术下手?
“刺客当场大部分被杀,仅一人被擒,熬刑不过,招供指使者……指向了……”戴宗深吸一口气,吐出两个沉重的字眼,“……宗干!”
完颜宗干!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虽非嫡出,但在宗室中威望甚高,一直对太宗一系把持大权,尤其是兀术的专横跋扈心怀不满!
“果然是他们!”吴用猛地一合羽扇,眼中精光爆射,“金虏内部,‘太祖系’与‘太宗系’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了!”
朱武立刻走到地图前,快速分析道:“兀术遇刺,无论生死,金国高层必然陷入巨大动荡。宗干一派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定会趁机发难,争夺权力。而支持兀术的宗翰(粘罕已死,但其派系仍在)、希尹等人也绝不会坐以待毙。金国朝堂,恐将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如此一来,”卢俊义接口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振奋,“金兵南侵之势,必受重挫!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们无力也无意再对我大宋……以及我等,发动大规模进攻!”
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金国内乱,意味着压在忠义军,乃至整个南宋北方防线上的最大一块巨石,被暂时搬开了!
“不仅如此,”我思索着说道,“金国内乱,其控制下的河北、河东、中原各地,必然会出现权力真空和管理混乱!这对我等整合四方义军,扩大控制区域,是天赐良机!”
“武松兄弟所言极是!”张荣摩拳擦掌,“狗日的金狗自己乱起来了,正是咱们出去抢地盘的好时候!”
“机会确实难得,但亦需谨慎。”吴用恢复了冷静,提醒道,“金国虽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各地驻军犹在,如完颜彀英等统兵大将,未必会立刻卷入中枢争斗,反而可能更加警惕,谨守地盘。我等若贸然大规模出击,恐会引来强烈反弹。”
“学究顾虑得是。”卢俊义点头,“当此变局,一动不如一静。我等当趁此良机,加速内部整合,消化新附力量,巩固现有根据地。同时,加派斥候,密切监视真定府、太原府等金军重镇的动向,以及金国内部争斗的进展。待局势明朗,再谋后动。”
“另外,”我补充道,“应立即将此事通报所有与我们结盟的义军首领,稳定人心,同时提醒他们,警惕金军可能的收缩和重点防御,避免盲目乐观,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正该如此!”
战略迅速制定。忠义军一方面抓紧这宝贵的喘息时机,强化内部建设,整训军队,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将情报网络全力聚焦于金国内部,如同一只耐心的猎豹,等待着猎物露出最致命的破绽。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细节传来。兀术重伤昏迷,使得金国朝堂群龙无首。宗干联合宗辅等太祖系贵族,以及部分对兀术不满的将领,迅速掌控了燕京局势,以“肃清逆党”为名,大肆清洗兀术的亲信势力。而支持兀术的军方将领则纷纷拥兵自重,与宗干一派形成对峙。
金国这台强大的战争机器,内部齿轮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运转骤然迟缓下来。
原本蠢蠢欲动,准备再次策划围剿忠义军的完颜彀英,接到燕京传来的混乱指令和警告后,不得不按下复仇的念头,转而采取守势,全力稳固真定府周边防务,生怕后院起火。
整个河北、河东的局面,为之一松。
忠义军控制区内,人心振奋。许多原本观望的豪强、士绅,也开始主动与忠义军接触,提供钱粮,甚至送子弟入伍。一股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正在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上生成。
然而,在这看似大好的形势之下,我心中却始终保留着一份清醒。金国内乱,固然减轻了我们的压力,但乱局之中,也蕴含着未知的风险。一旦金国内部决出胜负,新的掌权者为了巩固地位,很可能会以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届时,战火必将重燃。
而且,南方的临安朝廷,在得知金国内乱后,又会作何反应?是趁机北伐,还是……继续他们那屈辱的求和?
风雨暂歇,但远未结束。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