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八月初,永安城的暑热尚未完全消退,宫墙之内的夜晚寂静无声。

正元帝黄晟独坐于居然殿上清阁,窗外一弯残月孤悬,将凄清冷光洒在蟠龙金砖之上。

他手中攥着一份刚由司礼监悄悄送来的密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密报所言,乃是「文成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令」周士良近日频频召见吏部、兵部要员,甚至与深居后宫的太子养母、「纯贵妃」韦氏之族兄亦有密会。

其内容虽不得而知,然其势已成,几乎明目张胆。更有一份联名奏折的草稿副本,字字句句,以“国本固则天下安”为名,逼请太子行监国事宜。

“国本……天下安……”黄晟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干涩,充满无尽的嘲讽与悲凉。他推开奏折草稿,仿佛那是什么污秽之物。

烛火摇曳下,他年仅四旬的面容竟已爬满细纹,两鬓霜染,昔日那双曾隐含锐气的眼眸,如今只剩下深深的疲惫与无力。

才七岁的太子,能监什么国?

自涵武之变后,他这位天子便似那庙堂之上的泥塑木雕,看似尊贵,实则一举一动皆受掣肘。

朱璧永虽奔赴中原征讨闯逆,然其党羽爪牙早已布满朝堂内外。

云焘等人把持枢要,阳奉阴违,几乎唯朱璧永是尊。

周士良往常素来老实本分,可近两月动作频繁,黄晟甚至都看不清他到底是要做什么。

他每每欲推行政令,不是被以“还需斟酌”为由留中不发,便是被下面的人以“体察民情”、“经费不足”等借口拖延推诿。

甚至他偶尔想召见几个非朱党的大臣,翌日便会发现那些人或因“小过”被罚俸,或被调任闲职。

这皇宫,已成了最华丽的囚笼。

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黄晟以袖掩口,咳得弯下腰去。咳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格外刺耳。

内侍监慌忙上前欲伺候,却被他无力地挥手屏退。

他怕的不是死,而是死后这江山社稷将彻底沦入权臣之手,黄氏血脉恐遭灭顶之灾。

皇长子黄昭,年已十二,性情坚毅,聪慧而有主见,因其母族早衰,且朝局乱流层出,不立他为太子反而是保全他的唯一手段。

可如今朝廷内部涌动的力量显然加快了节奏,一种巨大的恐惧攫住了皇帝的心脏,令他窒息。

他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为黄氏留下一线血脉,为这摇摇欲坠的大宁王朝,保留一丝微末的希望。

夜更深了。万籁俱寂,唯有宫漏声声,催人心魄。

黄晟挣扎起身,走到御案前,铺开一张特制的暗龙纹素笺,提起了那支沉重的御笔。

他的手仍在微微颤抖,墨点滴落,污了宣纸。闭目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孤注一掷的决绝。

笔锋落下,字字泣血:

“怀瑾先生足下:朕不德,致权奸窃柄,朝纲紊乱,天下鼎沸,宗庙几危。每念及此,五内俱焚,痛何如哉……

皇子昭,朕之长子,性非柔顺,恐不见容于虎狼之辈,留之京师,必遭奇祸。

太子年幼,立之,原望安臣民之心,近期种种,恐背道而驰,社稷朝夕之间非黄氏所有矣……

朕为君父,不能庇佑子嗣,羞愧无地……恳请先生,念及昔日情谊,携昭儿远遁南疆,越海而去,愈远愈善。

勿以朕为念,但存祖宗一脉,则朕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堪当绝笔,泪与墨俱,惟先生察之!晟,顿首再拜。”

写罢,他已泪流满面,几乎虚脱。

小心吹干墨迹,取出随身携带、极少动用的一方小玺私印,蘸满朱红印泥,郑重钤于信末,又以火漆仔细封缄,做上暗记。

“何香!”他声音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一直屏息侍立在殿外阴影处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何香,立刻悄步而入,跪倒在地。

这位侍奉两朝的老太监,头发已然全白,脸上布满皱纹,唯有一双眼睛,依旧清澈,透着经年累月历练出的沉稳与忠诚。

“陛下,老奴在。”

“此信,”黄晟将密函递出,手仍在微颤,“你亲自去,此刻便去!务必亲手交到东城傅怀瑾先生手中!绝不可经第二人之手!若有差池……”

皇帝没有说下去,但那眼中的绝望与决绝已说明一切。

何香双手接过那封仿佛重逾千钧的信,藏于贴身处,重重磕了一个头,老泪纵横:

“陛下保重龙体!老奴……万死亦必将此信送到!”

老太监的身影悄然融入沉沉的夜色之中。

黄晟望着他消失的方向,浑身力气仿佛被抽空,瘫软在龙椅之上,望着殿顶那精美的蟠龙藻井,只觉得那龙也似被无形锁链束缚,挣扎不得。

傅怀瑾府邸位于永安东城,虽挂个「教导博士」虚职,实则门庭冷落。

深夜闻听急促暗号敲门,心腹老仆开门见是宫里来的大公公,大吃一惊,连忙引入。

书房内,灯烛昏暗。傅怀瑾拆开火漆,展信阅读,才看数行,已是面色大变,冷汗涔涔而下。

读至末尾,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向皇宫方向,无声叩首,肩头剧烈耸动。

良久,他抬起头,眼中虽仍有惊惧,却已化为一片坚毅:

“请何公公回禀陛下,臣傅怀瑾,虽一介弱女子,然君父有命,社稷危难,敢不效死?纵粉身碎骨,亦必护得殿下周全!”

接下来的几日,表面波澜不惊,暗地里却紧锣密鼓。

皇帝先是借一次小朝会,以傅怀瑾“学问疏陋,妄议朝政”为由,将其严厉申饬,革去所有虚职,逐回原籍思过。

此举看似无情,实则为傅怀瑾离京提供了公开的、不易引人怀疑的理由。

同时,通过特设司绝对隐秘的渠道,皇帝的密谕送达了「水师提督」张磊处。

张磊乃世代将门之后,其家族对皇室忠心耿耿,且与朱党素来不睦。

接到密谕后,他惊骇之余,立刻开始秘密筹备。从嫡系部队中精心挑选三千绝对可靠、水性精熟的精锐,另以亲兵家将二百人为核心。

又调动数十艘性能最佳的快船、座舰,囤积大量淡水和耐储存的粮秣。

最重要的是,将皇帝内帑中悄悄运出的一批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妥善藏于船中。

一切行动皆以“日常巡防”、“物资调运”为掩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八月十一,夜。

天公似也不忍,浓重的乌云遮蔽了星月,海风渐起,涛声呜咽。

在永安海一处偏僻的军用码头上,船影幢幢,人马肃然,虽尽力压抑,仍不免透出一股紧张的肃杀之气。

张磊顶盔贯甲,手按佩剑,立于旗舰“安远”号的甲板上,不断低声催促:“快!再快些!各部清点人数物资,准备启航!”

伴随着催促的,是他目光不时焦虑地扫向漆黑的西北方向,汗水渗入了内层衬衣,他却浑然不觉。

一辆看似普通的青篷马车在数名便装骑士的护卫下,悄然驶入码头。

车帘掀开,傅怀瑾先下车,随后,一名身着寻常富家公子服饰、却难掩雍容气度的年轻人踏下车板,正是皇长子黄昭。

他面容尚带稚嫩,但眉宇间已凝有一股与其年龄不符的沉郁与坚毅。黄昭回头望了一眼,似乎能瞧见那座吞噬了他父亲、也囚禁了他童年的巨大都城,目光复杂,最终化为决然。

“殿下,请登船。”

张磊快步上前,低声行礼。

黄昭点了点头,正要言语,忽听后方传来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和呐喊声,无数火把如同鬼火般骤然亮起,迅速逼近,将码头照得如同白昼!

一队衣甲鲜明的骑兵呼啸而至,当先一员武将勒马高呼:

“奉「永平府知府」刘大人钧令!有乱党欲携钦犯私逃出海!所有船只人员,原地不动,接受盘查!违令者,格杀勿论!”

张磊心头猛地一沉,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永平知府」刘晃,是「文成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令」周士良曾为山东主考官时的得意门生。

张磊见状,拔剑出鞘,厉声喝道:“本官乃「水师提督」张磊,在此执行军务,何来乱党钦犯?刘知府的手,也伸得太长了!让你的人退开!”

那武将却毫不畏惧,冷笑:“张提督!军务?可有兵部调令?或是殿阁公文?无令擅动大军,形同造反!末将也是奉命行事,休让末将为难!来人呐,给我围起来!”

岸上张磊的部下与永平府的兵马顿时剑拔弩张,对峙起来,气氛紧张得一触即发。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岸上对峙之际,前方原本漆黑的海面上,忽然亮起一片灯火,帆影重重,竟是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不知何时已悄然逼近,完全堵住了出海航道。

旗舰上一面大旗在火把照耀下隐约可见——

山东戍卫 杨!

「山东戍卫将军」杨德章!他竟离开了山东防区,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京畿海域。

杨德章的座舰缓缓上前,与“安远”号相隔数十丈停下。他一身甲胄,立于船头,假意拱手,声音透过海风传来,带着虚伪的客套:

“张提督,别来无恙啊?深更半夜,如此兴师动众,这是要往何处去啊?恕杨某眼拙,怎未接到兵部或殿阁任何关于水师大规模调动的行文呢?”

张磊心中惊怒交加,已知今日之事绝难善了。他强压怒火,斥道:

“杨德章!你身为山东戍卫,无令擅离防区,私率舰船闯入京畿海面,该当何罪?本督行事,还需向你报备不成?”

杨德章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得意与嚣张:“张提督,好大的官威!杨某巡海缉盗,保境安民,偶至京畿,有何不可?倒是您,说不出个正当理由,就要率大队战船南下,这很难不让杨某怀疑您是否别有用心啊!

若无上谕或枢府明令,那就休怪杨某执行军法,请张提督和您船上所有的人,都回岸上,向皇上、向云大人说个明白吧!”

他手一挥,麾下战舰开始展开战斗队形,炮窗推开,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压力如山海般袭来。岸上被堵,海路被截,张磊额头渗出冷汗,握剑的手心满是汗水。

就在此时,那艘青篷马车旁的年轻人猛地推开阻拦他的傅怀瑾,大步走到“安远”号船头最显眼之处。海风吹起他的衣袂,火光照亮他年轻而愤怒的脸庞。

“杨德章!”黄昭的声音清朗,却带着皇家与生俱来的威严,压过了风声涛声,“抬起头,看看我是谁!”

杨德章显然早已料到黄昭在此,此刻却故作惊讶,在船上假意躬身抱拳:

“哎呦!末将眼拙!原来是皇长子殿下在此!甲胄在身,不能全礼,殿下恕罪!”

他语气敷衍,毫无敬意,随即话锋一转,变得尖锐无比,“只是……末将就更不明白了!陛下万金之躯,安居京师;太子殿下亦在宫中。不知大皇子殿下您,为何深夜在此?还要劳动张提督如此兴师动众,护送南下?这若是陛下旨意,为何无中书明发?若是殿下私自离京……”

他略微停顿,海风似乎也停了声音,皆在等待他声音陡然提高,义正词严地呵斥道:

“岂非置陛下与太子于不顾?置满朝文武于不安?置天下亿兆生民于不义?殿下此举,莫非欲效仿前人故事,欲行那南逃之事乎?!”

这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恶毒至极,不仅坐实黄昭私自离京的罪名,更暗指其有南行另立朝廷夺位之心。

“放肆!”黄昭年轻气盛,被这番诛心之言彻底激怒,脸色涨红,厉声反驳,“杨德章!你休要血口喷人,颠倒黑白!父皇困居深宫,诏令难出!尔等身为国家大将,世受皇恩,不想着忠君报国,整军经武,却一味趋附权奸,甘为鹰犬!在此阻拦本王,究竟是奉了父皇的旨意,还是奉了他朱璧永、周士良的密令?!

这天下崩乱,四方扰攘,正是因尔等这般只知党同伐异、媚上欺下、贪恋权位的蛀虫,蛀空了朝廷,寒了天下人的心!尔等眼中,可还有君王?可还有社稷?可还有这天下苍生?!”

黄昭这番话,掷地有声,句句如刀,劈开了杨德章虚伪的面具。许多在场的将士,无论是张磊部下还是山东兵船上的水卒,闻此言皆面露惭色或心有戚戚。

杨德章被当面痛斥,尤其被戳穿依附朱璧永的底细,顿时恼羞成怒,脸上挂不住,也按剑厉声道:

“殿下休要胡言乱语,污蔑忠良!末将只知道依律法行事!您无旨离京,张磊无令调兵,便是大罪!今日无论如何,你们休想离开!若再抗命,休怪末将无情,以谋逆罪论处!”

他猛地挥手,看向后方“各舰听令!准备……”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