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爷,先祖父思虑单纯,不识人心狡诈,终为我那叔祖遣人所害,临死残留之际,嘱托我等子嗣万不可再以皇室身份自居,于是我父率家中十余人隐入西郊荒山,开拓田地,务农习经,老朽如此已有数十年矣。”

“而今,宁朝各地隐痛频发,西南吴军立足,东南钱氏反叛,西北流民攒动,塞北熊奴骚扰,东北之地勾勾丽反复无常,盖因皇帝无德而臣民不敬也。”

“老朽不图复国,只此出山,愿以微末之力,助王爷定鼎,使治下百姓无忧战乱,使天下黎民免受疾苦,是时恳请王爷,为我祖父正名,留我轩辕一族县乡之地繁衍。”

李航闻言,手中茶盏猛地一震,打落几滴水花,饶是他知晓许多秘辛,但前夏皇室宫闱最顶层的人物,岂是史书可以读得真相的。

圣佑初年,弘文馆编修前朝国史,仅仅八十年前的「戾太子」轩辕羿便已仅有三两言语见载。

“羿,夏高祖嫡长,少有贤名,居储位廿岁有余,因事贬于南地。”

“太贞初,薨,灵宗赐谥为‘戾’,葬于山野,子嗣尽匿。”

前些日子,「东唐王」府邸有一人提着求贤纳士的告示登门,指明要李航亲自前往临安西郊山中方可一见高人,经他带路引荐,李航方才结识了这苍髯老者,日夜交流,只知老者姓轩辕,颇有学识见地,对这天下大势也剖析得当,引以为座上宾,今日谈论,才晓得还有这种隐秘。

李航此刻与轩辕长庆对坐,茶盏轻响,厅内气氛却凝重如山。

稍加回忆,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依本王所知,我大宁太祖征伐之时,「夏哀帝」尚且年幼,为「大将军」轩辕兖所弑,皇族北狩,而后大宁立国,亦曾遣兵寻找,但未见轩辕族众踪迹。

先生要本王照顾轩辕一脉,大可以故太子遗脉身份号召各地族裔前来我临安地界好生安置,如此可安所谓‘怀念旧国’之心,使动乱自平。”

“王爷有所不知,所谓借夏国之名谋乱者,皆非轩辕一族,纯属假借名号蛊惑百姓,其中尔尔,倒也不是一时说得清的,请王爷担待。”

“如此这般,那便罢了,先生说说,居于临安此地,本王如何行事?”

轩辕长庆目光如寒星闪烁,透着洞悉世事的深邃。他将茶盏放下,缓缓起身,负手踱至窗前,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钉:

“王爷,钱承泽的叛乱,不过东南乱局一角。朝廷日薄西山,诸藩蠢蠢欲动,此乃天赐良机。临安若要屹立不倒,乃至裂土封疆,需有长远之策,而非坐等渔利。”

李航闻言,瞳孔微缩,起身拱手,语气恭敬却不失试探:“先生既有高见,某愿洗耳恭听。东南局势诡谲,朝廷、钱氏、吴军、倭奴,各方角力,临安虽富庶,可用兵马却不足十万,如何在这乱局中谋得一席之地?”

轩辕长庆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李航,沉声道:

“王爷,乱世之中,谋势者胜,谋利者亡。钱承泽急于称王,失了民心,赵佳锐攻心为上,拖而不战,朝廷赋税不入,府库空虚,皆是短视之举。临安若要崛起,需跳出此局,以道义为旗,以自治为基,以武力为盾,方可长盛不衰。”

李航眉头微挑,示意轩辕长庆继续。老人抚须,缓缓道:

“老朽有一策,名曰‘东南自治,华夷分明’,愿为王爷细陈。

第一,临安当谋东南数省自治,统江浙、闽福、江西等地,建赋税自理、兵马自募之制,表面尊朝廷为主,实则自立门户,这是王爷已有之定论。然切不可僭越称帝,帝位乃众矢之的,称帝即失道义,引四方围攻。”

李航闻言,心中一震,沉吟道:“自治而不称帝,的确可避朝廷锋芒,亦能收拢民心。只是,朝廷若崩,东南自治如何自处?「正元帝」虽昏庸无能,朝臣一干人等却精明能耐,太祖创业至德亦传播四方,帝室根基仍在,贸然割据,恐失天下之望。”

轩辕长庆淡然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王爷多虑了。朝廷若崩,帝室无依,正是临安大展身手之时。老朽建议,若皇帝失位,谁人夺位则引领天下诸雄群起而攻之。”

“是时,临安可接引帝室南下安置,奉其为「太上皇」,尊而不掌,以此为名,号令诸藩。此举既全道义,又得实利,天下谁敢非议?王爷可静待天下归心,再图大业。”

顿了一顿,他继续说到:“今帝室存人,「赵王」不知所踪,「齐王」尚且幼于大皇子,黄怜儿无关紧要,「正元帝」所诞数子之中,长子聪慧不受拘束,次子愚钝,三子幼弱,非常之时,当以正统为先,愚笨为先!”

李航听罢,眼中精光大盛,击掌道:“先生此计,妙不可言!接引帝室,既安天下之心,又可借帝室之名,慑服诸藩。临安若得东南数省,兵精粮足,何愁不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他马上顿了顿,皱眉道:“然而,东南诸省,江浙尚在掌控,闽福、江西、淮海等地官僚与本王有所沟通,却有地方豪强盘踞,如何一统?”

轩辕长庆摆手,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王爷,江浙富庶,乃东南根本,各省虽有豪强,然多为乌合,利诱可收,武力可平。老朽建议,先以减赋赈粮之名,收买民心,再以水师步军震慑,遣使招安豪强。若有不服者,雷霆一击,杀鸡儆猴,半年之内,东南可定。”

李航点头,复又问道:“先生,东南自治,需兵马粮草,临安虽富,兵力不足,粮仓亦非无穷。若朝廷或诸藩发难,如何应对?”

轩辕长庆冷笑,目光转向窗外运河:“王爷,兵马不足,便练;粮草不丰,便屯。临安水师已成规模,可封锁运河,断敌补给。陆军分三营,日夜操练,效赵佳锐之法,两个月内,可增精锐五千,半年之内累增五万。

另开垦荒田,招募南下流民,粮仓可自给自足。至于朝廷,哼,「正元帝」连户部都填不满,哪来的银子发兵?诸藩如钱承泽,皆自顾不暇,临安只需稳扎稳打,无人可撼。”

李航连连称是,心中却闪过一丝疑虑,试探道:“先生,临安此前曾暗中联络天照群岛倭奴,欲借其水师之力,牵制朝廷。如今若谋自治,倭奴之事如何处置?若弃之,恐失一臂;若用之,恐损道义。”

轩辕长庆闻言,面色一沉,语气陡然严厉:“王爷,倭奴之事,断不可再提!华夷之别,乃天下大义,倭奴贪婪成性,屡犯我海疆,民心视之为寇。临安若与之勾连,纵得一时之利,亦失百年之基。老朽以为,立即断绝与倭奴往来,改以雷霆之势清剿沿海倭寇,扬我声威。此举可得民心,慑诸藩,更可正临安之名!”

李航心头一凛,忙起身拱手:“先生教训的是。某一时糊涂,险误大事。自今日起,临安水师当全力清剿倭寇,凡倭奴船只,尽数焚毁,绝不留情!”他紧接着目光一转,“只是,倭寇盘踞海疆,根深蒂固,单凭水师,恐难速胜。”

轩辕长庆颔首,沉声道:“王爷所言不假。倭寇之患,根在夷州岛及其北边列岛。前夏末年,夷州为海盗占据,至今数十年,岛上贼巢连绵,船只千艘,倭奴视之为巢穴。老朽建议,临安当举兵讨伐,夺回夷州,划归治下。此岛地处东南要冲,扼海路咽喉,得之可控东海,失之则后患无穷。”

李航眉头微皱,沉吟道:“夷州岛?此地偏远,地形险峻,海盗盘踞,易守难攻。临安水师虽强,兵力却不足三万,若举兵远征,恐有折损,东南根基或受波及。”

轩辕长庆摆手,语气坚定:“王爷,夷州虽险,却非不可破。海盗虽众,然多为乌合,内部争权夺利,难成一心。临安水师可分三路,一路佯攻,引敌出巢;一路封锁海路,断其补给;一路直袭岛心,焚其巢穴。

老朽估算,以一万水师,配精锐五千,半年可平夷州。岛上田地肥沃,渔产丰饶,一旦归临安治下,可为东南添粮仓,亦可为水师添根基。”

李航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击案道:“好!先生此计,既全道义,又得实利,航无不从!临安即刻筹备,断绝倭奴,举兵夷州,半年之内,必将此岛划归治下!”他目光炯炯,沉声道:“只是,夷州既平,如何治理?岛上民风彪悍,海盗余孽或暗中作乱。”

轩辕长庆淡然一笑:“王爷,夷州之民,多为闽福渔民,被海盗裹挟,久困岛上。只要临安施以仁政,开仓赈济,招募青壮入伍,余孽不足为患。另可设夷州府衙,遣贤臣治理,建学兴教,如此夷州昌盛不在话下。”

李航连连点头,拱手道:“先生之策,环环相扣,本王佩服之至!东南自治、清剿倭寇、夺取夷州,此三策若成,临安基业可固百年!”

“只是,钱承泽与赵佳锐之战,临安当如何应对?若朝廷得胜,顺势兵锋南下,自治之计恐受阻。”

轩辕长庆冷笑,目光如刀:“王爷,钱承泽与赵佳锐,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赵佳锐虽善攻心,精锐不足,钱承泽虽有精兵,民心已失。临安只需静观其变,暗中助钱氏粮草,拖住赵佳锐。若赵胜,兵疲粮少,无力南顾;若钱胜,尾大不掉,临安可趁机招抚。无论谁胜,东南自治之势已成,无人可挡。”

李航闻言,豁然开朗,起身长揖:“先生大才,今日方知,何为谋国之策!自今日起,临安当依先生之计,谋自治,清倭寇,夺夷州,至于朝廷,哼,若正元帝果真无道,临安便接引帝室,建东南新局!”

轩辕长庆颔首,摩挲中指银戒,低声道:“王爷,老朽虽为前夏遗脉,却无意复国,只愿天下安宁,百姓得生。临安若成东南核心,老朽此生足矣。事不宜迟,王爷当即下令,练兵屯粮,备战夷州,至于钱承泽,派人送金银粮草,稳住他,待其与赵佳锐斗得两败俱伤,临安再图大计。”

李航重重点头,击掌道:“好!”说罢唤来卫兵,“即刻传令,水师整备,陆军操练,粮仓加固,斥候遍布东南,备战夷州!”

“至于钱承泽,本王这就派人送去金银粮食,助他一臂之力!”李航吩咐完,不忘回身对轩辕长庆再鞠一礼,“先生,临安大事,今后还需您多多指点。”

轩辕长庆摆手,淡然道:“王爷言重。老朽不过一介布衣,愿为东南尽绵薄之力罢了。”他起身,邀李航一同负手望向窗外,运河水面月光如银,隐隐透出一丝杀机。

……

江浙,嘉兴府。

“兵部武库储备司档案所载,海宁卫豢马地原有六百亩草场,而今所见,远远不止。”李涛一身青葱色长袍,隐于山野之中,静静远眺前方,自作思虑道。

前些日子从天目山逃出,他便马不停蹄赶往此地,眼前草场浩瀚如海,骏马数千匹,嘶鸣震野,栅栏连绵数里,马厩仍在扩建,工匠挥汗,尘土飞扬。

兵部档案岁岁更新,各地自报而后朝廷遣专员核查,去岁六百亩,如今怕有千五之巨,足以养马七八千,远超一藩防务所需,东南养马地可不止这一处,如此可知其他各处也有此情形。

李涛心头一凛,暗道:“李航果真暗做准备,此等规模,割据之志昭然若揭!”他正欲潜入草场探查,身后随从却递来一锦盒,取出乃一封密信,封蜡上刻父亲李裕的私印,将信展开,其间字迹苍劲:

“涛儿,海宁卫养马规模,速查详情,尤需探东唐是否暗助镇海卫钱氏,输送钱粮兵马。钱承泽叛乱,朝廷力薄,若东唐与之勾连,东南必乱。社稷安危,系于汝身,慎之!”

李涛攥信,指节泛白,眼中寒光闪烁,低声道:“父亲,儿定不辱命!”随后便整袍起身,借暮色与林荫掩护,宛如幽影,悄然没入草场深处。

“公子,”居于李涛左侧的随从忽的发出声来,“兵部内恐怕也有人暗中相助东唐。”

“显明说的极对!”李涛闻听此言,停下脚步略作思索,转过头对右后侧的随从吩咐,“启舒,你执我密令,速速快马前往永安回禀我父亲。显明你也一道同去,江浙梁公子已应允我安排死士护佑,无须担心!”

“是!公子!”赵显明、田启舒二人交换过眼神,知道公子向来有主见,于是轻声应喏了,稍作规划便离开了此地。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