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静姝回到慈安宫偏殿,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她想起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种种努力,从在太后身边刻意讨好,到今日精心准备“捧香”之礼,本以为能借此机会改变自己在洐王心中的地位,却没想到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她的贴身侍女在一旁轻声安慰道:“小姐,您别太难过了。或许日后还有机会呢。”
静姝摇了摇头,苦笑道:“机会?今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赶下场,我还有什么机会?太后虽然说会为我寻一门好亲事,可我心里只有洐王殿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静姝急忙擦干眼泪,整理了一下衣衫。门被推开,原来是德妃派来的苏嬷嬷。苏嬷嬷走进房间,对着静姝屈膝行礼道:“静姝小姐,德妃娘娘让老奴来告诉您,让您莫要再执着于洐王殿下。这宫里的规矩和情分,不是靠一时的心机就能改变的。您是个聪慧的孩子,还是早日放下,另寻良缘吧。”
静姝听了苏嬷嬷的话,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她呆呆地坐在椅子上,许久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缓站起身来,对着苏嬷嬷说道:“嬷嬷,请您转告德妃娘娘,静姝明白了。”苏嬷嬷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房间。
静姝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在这场与安柔的较量中,彻底失败了。而她与洐王之间,也再无可能。
不多时,太后回到慈安宫。听闻了静姝这边发生的事情,太后轻叹一声,脚步有些沉重地走向静姝所在的偏殿。
走进偏殿,太后看到静姝孤零零地站在窗前,背影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落寞。太后缓缓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静姝啊,哀家知道你心里不好受。”
静姝听到太后的声音,转过身来,眼中还带着未干的泪痕,屈膝行礼道:“姑祖母,静姝让您操心了。”
太后拉着静姝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语重心长地说:“哀家原本想着,借着这次‘捧香’之礼,能让你在众人面前露露脸,也能让洐王对你多些注意。可没想到,这宫里的规矩和人心,远比哀家想的要复杂。”
静姝微微低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姑祖母,是静姝自己没用,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还让您跟着为难了。”
太后轻轻拍了拍静姝的手背,说道:“傻孩子,这怎么能怪你呢。只是这洐王的心思,早就在安柔身上了,咱们强求不来。”
静姝咬了咬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姑祖母,静姝想明白了。这宫里虽好,可终究不是静姝的归宿。静姝想回尚书府去。”
太后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你能想开,哀家很是欣慰。回尚书府也好,那里有你的家人,总比在这宫里强。”
静姝站起身来,对着太后深深一福:“多谢姑祖母这些日子的照顾和疼爱,静姝会永远铭记在心的。”
太后站起身来,扶起静姝,说道:“回去之后,好好过日子。若是有合适的姻缘,也不要再错过了。”
静姝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静姝记下了。太后,那静姝这就去收拾东西,准备回府。”
太后点了点头,说道:“去吧,哀家会让宫人送你出宫的。”
静姝再次对着太后一福,然后转身去收拾自己的行李。不一会儿,她便收拾好了简单的行囊,带着贴身侍女,跟着宫人离开了慈安宫,踏上了回尚书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