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肖思琪和赵志书聊得火热时,茶馆的门突然被轻轻推开,陈宇泽匆匆而至,一脸歉意地踏入门槛。“赵兄,真是不好意思,路上有些事情耽误了,来迟了。”他边说边环顾四周,眼神突然落在了一旁的肖思琪身上,脸上露出了好奇与惊讶的表情。
赵志书见状,连忙起身,微笑着向陈宇泽介绍道:“宇泽,这位是肖思琪肖姑娘,我在此地偶遇的旧识,对诗词颇有兴趣。肖姑娘,这位便是我今日相约的友人,陈宇泽陈公子。”
肖思琪也起身,对着陈宇泽微微欠身行礼,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陈公子,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陈宇泽连忙回礼,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欣赏:“肖姑娘客气了。在下虽不才,但一直对诗词抱有浓厚兴趣。能在此见到同样热爱诗词的姑娘,真是难得。”
赵志书看着两人礼貌地寒暄,心中暗自高兴。他知道,陈宇泽虽然平日里看似玩世不恭,但对待朋友却极为真诚,而且才情不俗,定能与肖姑娘有所共鸣。
“宇泽,你快来坐。肖姑娘对诗词见解独到,我们正聊得投机呢。”赵志书热情地招呼着陈宇泽坐下,并顺势将话题引向了诗词。
陈宇泽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快步走到桌边坐下:“哦?肖姑娘对诗词有何高见?在下愿闻其详。”
肖思琪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见不敢当。只是觉得,诗词乃抒发情感、描绘景致之佳途。在下尤其喜欢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诗句,它们仿佛有着神奇的力量,能让人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宁静。”
赵志书在一旁听着,不禁点头赞同:“肖姑娘所言极是。诗词之美,确实在于其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不知肖姑娘平时喜欢读哪些诗句呢?”
肖思琪思索片刻,轻声道:“在下对前人佳作皆有所涉猎,但尤为钟爱那些描绘自然景致、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些诗句总能让人心生向往,回味无穷。”
陈宇泽闻言,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肖姑娘说得太对了。诗词中的美好景致与深刻情感,总能让我们忘却尘世烦恼,沉浸在那片纯净与美好之中。赵兄,肖姑娘,我们不妨趁此机会,一起探讨一下诗词的妙处,如何?”
于是,三人围坐一桌,茶香袅袅中,他们开始了关于诗词的深入探讨。从诗词的韵律之美到意境之深,从诗人的生平事迹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了这片诗意的海洋中。
随着时光的流逝,茶馆内的喧嚣渐渐淡去,而他们的谈话声却愈发响亮。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茶馆里,他们不仅品味到了茶香,更品味到了友情的醇厚与诗词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