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春寒料峭,鸟语花香。

州衙后园,老知州范雍所居的“退思堂”内,药香弥漫。年过花甲、须发皆已斑白的范雍,半倚在铺着厚厚锦褥的软榻上,面色蜡黄,气息短促,昔日那份封疆大吏的威仪,已被沉疴痼疾消磨得所剩无几。崔?屏退左右,独自一人,恭谨地侍立在榻前。

范雍浑浊却依旧不失锐利的目光,在崔?年轻而坚毅的脸上停留了许久,方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缓慢,却字字清晰:“崔探花……老夫的乞骸骨奏疏,朝廷……已然准了。”

崔?心中并无太多意外,自他代理州事以来,范雍便已基本不问政务,此番上书请辞,亦是情理之中。他躬身一礼,语气诚挚:“老大人为国操劳一生,功在社稷。如今安心荣养,颐享天年,实乃可喜可贺之事。晚辈定当谨记老大人教诲,竭力守土安民。”

范雍微微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客套,喘息了几下,继续道:“这数月来,你在邕州所为,老夫……虽卧病在床,亦有所闻。整饬吏治,抚平汉僮,挫败石保衡之乱……桩桩件件,雷厉风行,成效斐然。邕州这潭沉寂多年的死水,终因你这条强龙,掀起了波澜。老夫……不如你啊。”这番话,出自这位在广南西路经营多年的老臣之口,已是极高的评价,带着几分英雄迟暮的感慨与由衷的认可。

崔?连忙谦道:“老大人过誉了。晚辈年轻识浅,行事或有莽撞之处,全赖老大人坐镇指点,将士用命,方有寸功。邕州能有今日局面,老大人奠基之功,不可磨灭。”

范雍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与洞明世事的沧桑:“虚言就不必说了。老夫临行前,有几句话,望你谨记。”他示意崔?靠近些,压低了声音,神色转为凝重:

“南疆之势,错综复杂,远非表面所见。交趾李佛玛,雄主也,其志非在区区贡品,而在拓土开疆,觊觎我大宋岭南膏腴之地久矣!此人隐忍狡诈,不可不防!至于侬智高母子……”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丧家之犬,复仇心切,其势如燎原之火。然其性暴戾,行事不计后果,犹如双刃剑,用之或可伤敌,然稍有不慎,必引火烧身!此二者,无论敌友,皆乃心腹大患,你需……慎之又慎!”

崔?凛然受教:“晚辈明白,定当时刻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范雍点了点头,最后深深看了崔?一眼,语重心长地道:“守邕州易,守‘心’难。权柄名利,皆是双刃之剑;情仇爱恨,最易迷人心智。望你……无论身处何境,遭遇何事,皆能持身以正,守心如玉。好自为之。”言罢,他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缓缓闭上双眼,不再言语。

“守邕州易,守心难……”崔?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七个字,只觉重若千钧。他深知,这不仅是老臣的经验之谈,更是对他未来道路的深切告诫。他对着榻上已然气息均匀、似入睡的老知州,深深一揖到地,而后悄然退出退思堂。

不数日,朝廷的正式任命文书与嘉奖敕令,由八百里加急送至邕州。官家先是对崔?代理邕州通判期间,“肃奸佞、安黎庶、平叛乱、和汉僮”等诸多功绩大加褒奖,赏赐金银绢帛若干,并特旨准其将“邕江军”编练之事纳入正轨。紧接着,便正式任命崔?为权知邕州军州事,即新任邕州知州!

与此同时,敕令中也明确,新的驻泊禁军都指挥使与邕州通判,已由枢密院与吏部铨选完毕,不日便将抵达邕州赴任。

消息传出,邕州上下反应各异。孙伯谦、周文渊等早已心向崔?的属官自是欢欣鼓舞;蒙力、阿岩等军中将领更是士气大振;韦青蚨及僮寨各峒头人闻讯,亦觉与有荣焉,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然而,亦有部分与旧势力瓜葛较深、或被崔?新政触动了利益的胥吏豪强,心中惴惴不安,暗中观望。

崔?本人,在接过那枚沉甸甸的邕州知州大印时,心中并无太多升迁的喜悦,反而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知州之位,名正言顺,权力更大,但也意味着责任更重,一举一动,皆关乎一州生灵安危。尤其新的禁军统领与通判即将到任,此二人是敌是友?是否会支持他的施政方略?还是会成为新的掣肘?一切皆是未知之数。

但他无暇多想,既在其位,必谋其政。他立刻以知州身份,连下数道钧令:

其一,正式行文广南西路转运司及兵部,将“邕江军”的编制、员额、粮饷、武备等事宜彻底合法化、制度化,使其成为一支受朝廷认可、专司邕州防务的地方精锐之师,由蒙力暂领都指挥使一职。

其二,加快推行《抚夷条令》与“蔗糖互利局”事宜,鼓励汉僮通婚互市,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将此前诸多惠民政策系统化、常态化。

其三,严令各关卡要隘,加强盘查,继续悬赏缉拿没藏呼月,并密切关注交趾与侬智高部的动向。

邕州这台庞大的机器,在崔?的执掌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就在崔?忙于梳理州务、应对新局之际,又一封来自京师的密信,由皇城司的特殊渠道,悄然送至他的案头。信是他在汴京时的旧识,皇城司探事司指挥使叶英台亲笔所书。

展开信笺,一股熟悉的、带着几分清冽墨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信上字迹清瘦劲挺,如其人:

“皓月兄台鉴:暌违日久,思何可支?闻兄南疆建功,威震邕州,弟心甚慰。今奉上命,不日将赴邕州,充任巡边使之职,协兄彻查边贸走私、通敌叛国等积弊顽疾。朝中诸公,于兄之所为,毁誉参半,然官家圣明,知兄赤诚。此行事关重大,望兄早作绸缪。弟虽不才,愿效犬马,与兄共破迷局。余言面叙。英台手书。”

读罢来信,崔?紧锁数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甚至涌起一丝难得的期盼与暖意!

叶英台!竟然是她要来!

这位皇城司的指挥使,虽为女子,却堪称大宋侦缉领域的翘楚。她武功极高,传闻不在全盛时期的没藏呼月之下,更难得的是其心思缙密,洞察入微,于刑名案狱、情报分析有着超凡的天赋。昔日在汴京,崔?因猫妖案与她多有交集,二人志趣相投,配合默契,堪称知己。她行事果决,却又通情达理,绝非寻常酷吏可比。

有她前来担任巡边使,协助调查走私通敌等阴私勾当,无疑是雪中送炭!以她的能力与为人,定能成为自己最得力的臂助,而非掣肘。更重要的是,叶英台的到来,本身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官家乃至中枢部分重臣,对他崔?在邕州的作为,是持支持态度的!这对他应对即将到来的新同僚、稳定邕州局面,至关重要!

“英台……终于要来了。”崔?指尖轻轻拂过信笺上那熟悉的字迹,唇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笑意。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总是穿着一身利落男装、眉目清冷如画、眼神却锐利如鹰的女子身影。有她在,许多潜藏的魑魅魍魉,想必再也无所遁形。他对即将到来的风波,忽然多了几分底气与期待。

他小心收好信件,起身走到窗前。窗外,春意渐浓,州衙庭院中的老树枝头已绽出新绿。权力更迭,故交将至,机遇与挑战并存。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手握知州印信,内有蒙力、韦青蚨等忠心部属,外有叶英台这等强援将至,崔?深吸一口带着春寒的清冽空气,心里有了底气。他要和那些黑暗势力彻底的斗上一斗。

守邕州,亦要守心。范雍的临别赠言,犹在耳畔。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