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大比规则修订小组在凌皓的主持下正式成立,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青岚宗的每一个角落。弟子们议论纷纷,翘首以盼,都想看看这位“讼棍”长老,究竟能将这五年一度的盛事规则,细化到何种程度,又能带来怎样的变化。
小组第一次会议,就在执法堂的偏殿举行。与会者除了凌皓,还有来自传功堂、戒律堂、剑堂、符堂、丹堂、器堂等各堂口的代表长老或资深执事,共计十余人。这些人要么是往届大比的主持者,要么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旧规则及其弊端心知肚明,但同样也带着各自堂口的利益和固有观念。
会议伊始,气氛便有些微妙。凌皓直接将那份被涂改得面目全非的旧规则草案投影在玉璧上,开门见山:“诸位,旧规则之弊,前次议事殿已略有讨论。今日我等汇聚于此,目的只有一个——制定出一套尽可能公平、公正、公开,且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规则。这并非为某一堂口谋利,而是为宗门选拔真才,树立公平竞争之风。望诸位能暂时放下门户之见,共襄此举。”
他话语诚恳,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几位原本存着小心思的代表,在这目光下也不由得收敛了几分。
然而,真当凌皓开始逐条剖析旧规则,并提出具体的量化、细化建议时,争论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凌长老,你这‘禁止使用超过自身一个大境界的符箓’,是否过于严苛?我符堂弟子,倚仗符箓之道,此条无异于自断一臂!”符堂代表首先发难。
“非也。”凌皓早有准备,“大比旨在检验弟子自身修为、战术与临场应变,而非比拼身家。若允许无限制使用高阶符箓,则富者恒强,寒门弟子永无出头之日。此条正是为了维护最基本的公平。况且,符道之精妙,在于以弱胜强,以精妙操控弥补修为不足,而非依赖外物碾压。”
“那擂台赛胜负判定,‘身体任何部位触地即判负’,是否太绝对?若只是指尖轻点地面调整重心,难道也算输?”剑堂代表提出质疑。
“规则需要明确且无歧义。”凌皓坚持道,“‘触地即负’标准清晰,易于裁判判断,可避免‘是否失去战斗力’等主观争议。至于调整重心,弟子自可在战斗中注意规避。规则的存在,本就是引导和规范行为。”
“团队战积分,按‘有效攻击’、‘战术贡献’、‘资源夺取’等多维度加权计分,这……这如何量化?裁判如何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准确判断?”戒律堂代表觉得头皮发麻。
“这正是我们需要细化的地方。”凌皓毫不退缩,“我们可以定义‘有效攻击’的标准,例如对敌方护身灵力造成显着削弱或打断其施法;‘战术贡献’可包括成功预警、关键控制、救援队友等,需有明确的行为界定;‘资源夺取’则更为直观。同时,可引入多名裁判独立打分,取平均值,或设立录像回放(若有条件)辅助裁决。过程虽繁琐,但唯有如此,才能真实反映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价值,而非仅仅看重最后谁站在场上。”
凌皓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精密机器,对每一条规则,都能从公平性、可操作性、潜在漏洞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并提出详尽的修改建议和量化标准。他引用的不仅仅是宗门法规,更似乎有一套完整的、逻辑自洽的“规则制定哲学”作为支撑。
他甚至在会议上,直接拿出了一枚空白的玉简,现场将他讨论的要点、争议的焦点、以及初步的解决方案,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条理之清晰,令人叹为观止。
会议连续开了数日。每天,与会者们都在各种条条框框、量化指标、例外情况的讨论中绞尽脑汁。有人觉得这是吹毛求疵,有人感到心力交瘁,但更多的人,在凌皓那严谨到近乎偏执的态度感染下,也开始认真思考每一条规则背后的深意,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凌皓不仅是提出建议,更是在引导一场关于“何为公平竞争”的思想碰撞。他反复强调:“规则不应是强者用来束缚弱者的枷锁,而应是保护弱者也能拥有公平机会的盾牌,是引导所有人向更高境界努力的标杆。”
数日后,凌皓宣布会议暂停。他需要时间,将这几日讨论的成果,结合他更深入的思考,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建议书。
又过了三日,当规则修订小组的成员们再次被召集起来时,他们看到凌皓拿出了一枚厚实的、灵光流转的玉简。
“此乃我整理的《关于青岚宗宗门大比规则修订之建议书》,请诸位过目。”凌皓将玉简置于殿中玉台之上,灵力激发。
顿时,一道巨大的光幕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清晰工整的文字、表格、甚至简单的示意图。篇幅之长,竟真达万言之巨!
所有人都被这鸿篇巨制震住了!他们屏息凝神,仔细看去。
这万言建议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总则篇:明确大比宗旨、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安全)。
· 参赛资格与分组篇:细化年龄、修为分组标准,杜绝模糊地带。
· 擂台赛细则篇:从胜负判定、禁用手段(附详细清单及品级界定)、犯规处罚(分级处罚,明确有力)、到意外情况处理(平局、双方同时落败等),事无巨细,皆有章可循。
· 团队战细则篇: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维度积分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裁判操作指南。
· 裁判与仲裁篇:规定了裁判的资格、职责、权力以及回避制度,并设立了独立的仲裁机制,处理规则争议和申诉。
· 奖励与惩罚篇:奖励分配透明化,惩罚措施阶梯化、明确化。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凌皓对几乎所有关键环节都进行了量化处理。不再是模糊的“禁止高阶符箓”,而是列出了“禁止使用品阶超过参赛者自身修为一个大境界的攻击\/防御\/控制类符箓(具体品级参照《宗门符箓品阶核定标准》)”;不再是主观的“表现优异者可获加分”,而是“成功拦截关键攻击,挽救队友免于出局,经裁判组一致认定,可获团队贡献积分x点”……
这已不仅仅是一份规则建议,更像是一本详尽的操作手册,力求将人为操纵和主观臆断的空间压缩到最低!
殿内一片寂静,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即便是最初对凌皓持怀疑态度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份建议书所展现出的严谨、周全和对公平的极致追求,是他们前所未见的。
传功堂的代表长老长叹一声,由衷赞道:“凌客卿……真乃奇才也!此建议书若得以施行,我青岚宗大比,必将焕然一新,成为周边宗门之典范!”
戒律堂代表也重重颔首:“虽有繁琐之嫌,但确为保障公平之必需!老夫支持!”
其他各堂口代表也纷纷表态,原则上同意以此建议书为蓝本,进行后续的微调和最终定稿。
“递交万言建议书,规则量化保公平”——凌皓再次用他无可挑剔的专业和令人震撼的投入,征服了所有参与者。这份沉甸甸的建议书,不仅是对大比规则的革新,更是将“法治”、“量化”、“程序”的理念,深深地烙印在了青岚宗的核心事务之中。
当这份万言建议书的内容摘要被有意向外透露后,整个青岚宗彻底沸腾了!弟子们奔走相告,尤其是那些没有背景、凭借自身努力修炼的普通弟子,更是激动不已。
“看到了吗?以后大比,靠的是真本事!谁也别想靠歪门邪道!”
“凌长老这是给我们寒门弟子撑腰啊!”
“虽然规则多了,记起来麻烦,但心里踏实!”
一股期待公平竞赛、崇尚真实力的新风,随着这份万言建议书,在青岚宗内蓬勃兴起。所有人都明白,下一届的宗门大比,必将与以往任何一届都截然不同。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孜孜不倦、致力于为所有人建立“规矩”的客卿长老——凌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