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计划的成功,如同在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海中,为人类这艘孤舟暂时驱散了笼罩而来的巨大阴影。那股来自星空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明显减弱,虽然无人知晓这喘息之机能持续多久,一年?十年?抑或只是一个短暂的错觉?但至少,压在震海核心团队心头那块名为“即时毁灭”的巨石,被挪开了一丝缝隙。
然而,陈远并未允许任何真正的松懈。危机只是暂缓,而非解除。在“深蓝”会议室那场短暂的、带着泪水的庆幸之后,他立刻以不容置疑的姿态,将“深空纪元”计划从纸面上的预案,推入了高速运转的现实轨道。
用他的话说:“我们骗过了一次巡夜的猛虎,不代表就可以在虎穴边上开篝火晚会了。现在要做的,是赶紧把篱笆扎牢,把武器磨快,最好……能想办法搞清楚这头老虎到底啥脾气,以及它为啥要巡这个夜。”
于是,震海集团总部,迎来了一场自上而下、动静颇大的“转型”。
首先遭殃的,是集团内部那些习惯了西装革履、咖啡ppt的精英们。
“啥?‘去KpI化’?陈总这是要带我们提前步入共产主义?”一个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战略部高管,拿着刚刚下发的内部通告,手指都在发抖,“还有这个,‘鼓励试错,容忍失败,探索性项目经费上不封顶’?财务部的老张看到这个怕不是要当场心梗?”
他旁边的女同事,一位以精明犀利着称的市场总监,则对着另一条“全员基础物理学、天体生物学及信息论必修”的规定翻了个白眼:“我大学高数都是低空飞过的好吗?现在让我去学什么‘量子引力初步’和‘非碳基生命形态猜想’?老娘只想搞钱,不想当科学家啊喂!”
吐槽归吐槽,命令却以极高的效率被执行下去。一时间,震海内部的学习氛围“被迫”浓厚了起来。茶水间里,讨论的不再是股市涨跌和明星八卦,而是“熵增定律与文明能耗”以及“大过滤器假说的七十二种死法”。
苏晚晴的角色转变最大。她从一个需要时刻计算利润率、应对商业竞争的集团总裁,部分转型成了“文明升级项目部”的临时负责人。用她私下跟陈远吐槽的话说:“我感觉自己像个幼儿园园长,带着一群突然被告知要造火箭的宝宝,还得安抚他们‘不会造没关系,我们先学画画’。”
此刻,她正站在一间重新改造过的、充满未来感的多功能会议室里,对面坐着几位刚从全球各地“薅”来的、在各自领域都属于怪才级别的科学家。有研究古生物化石却能从中推演气候变迁的老学究,有沉迷于用数学模型模拟文明兴衰的宅男博士,甚至还有一位据说能和植物进行“能量层面交流”的……呃,灵媒?当然,后者是艾文博士力排众议坚持请来的,美其名曰“拓展认知边界”。
苏晚晴揉了揉眉心,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既严肃又富有亲和力:“各位专家,欢迎加入‘深空纪元’的‘非传统智库’。我们现阶段的核心任务有三……”
她身后巨大的屏幕上列出了三个简洁的条目:
“一、安全应用与消化‘遗产’技术,实现技术反哺,提升地球文明基础实力。”
“二、低调进行基础科学理论突破,尤其是物理、能源、材料领域,目标是……嗯,至少能看懂‘星路’的用户手册。”
“三、建立更隐蔽、更高效的全球监测网络,确保下次‘哨兵’或者别的什么玩意儿靠近时,我们能比上次早哪怕五分钟发现。”
那位古生物学家推了推厚厚的眼镜,慢悠悠地说:“苏总啊,按你们提供的‘守望者’文明碎片信息看,他们走到那一步都让‘哨兵’给扬了……咱们这连蹒跚学步都算不上,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
苏晚晴保持微笑,心里却在疯狂吐槽:我能不知道吗?但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嘴上却流畅地回答:“王教授,正因前路艰难,才更需要像您这样具备宏观视野和历史纵深感的学者,为我们把握方向,避免重蹈覆辙。”
另一边,秦毅的“暗刃”小队也迎来了扩编和转型。新成立的“行星安全与情报局”(内部戏称“守夜人”),不再仅仅局限于商业安保和反间谍,职责扩大到了监控全球异常现象(尤其是与地外文明可能相关的)、排查潜在风险(比如有没有哪个作死大国或者恐怖组织在偷偷研究危险的外星科技),以及……负责“深空纪元”计划所有核心设施和人员的绝对安全。
秦毅本人,则多了一个头疼的任务——给新招募的、来自各国精锐部队的“准守夜人”进行洗脑……啊不,是思想建设。
训练场上,秦毅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面一群肤色各异、但同样眼神锐利、浑身散发着精悍气息的队员。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心里有疑问,”秦毅的声音冷硬,通过扩音器传遍全场,“为什么要把你们从熟悉的战场调到这个……听起来像科幻小说编辑部的地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因为,从今天起,你们要面对的,可能不再是拿着AK的武装分子,或者隐藏在网络后的黑客。你们要守护的,也不仅仅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公司的安全。”
他指向身后屏幕上那颗缓缓旋转的、美丽的蓝色星球。
“我们的敌人,可能在星辰之外。我们的职责,是确保人类文明,不会因为无知、傲慢或者单纯的倒霉,而像路边被踩死的蚂蚁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
队伍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旗帜的声音。不少队员脸上露出了“长官你是不是看了太多科幻片”的微妙表情。
秦毅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光靠说没用。他打了个手势,旁边的助手立刻播放了一段经过处理的、伊万诺夫勘探队在西伯利亚遗迹内最后时刻的监控影像(当然是极度删减版),以及“海神号”平台被“地狱犬”能量束击中的画面。
当看到坚固的金属如同沙堡般瓦解,看到那诡异的暗紫色能量时,队伍里的骚动和质疑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兴奋?
一个来自北欧某特种部队的大个子忍不住吹了声口哨:“酷!这比反恐带劲多了!”
秦毅嘴角微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好吧,至少士气可用。
而整个“深空纪元”计划中,最兴奋也最忙碌的,莫过于艾文博士了。
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用再藏着掖着地研究那些从“守望者”遗产中破译出的黑科技了。他的实验室规模扩大了三倍,经费?那是什么?陈远只给了他一句话:“需要什么,列单子。”
此刻,艾文正顶着一头更加狂野的乱发,眼睛发光地拉着陈远和苏晚晴,参观他的最新“玩具”——一个基于“脉络”电池技术改良的、只有手提箱大小的城市级应急供能单元。
“看!能量密度比现有最好产品提升了五倍!充电速度提升十倍!关键是安全!绝对安全!”艾文手舞足蹈,“这技术要是推广开,什么能源危机,都是弟弟!我们完全可以先点一下‘可持续能源’的科技树,把内功练好!”
苏晚晴看着那小巧的装置,职业病又犯了,下意识开始心算市场价值和推广成本。陈远则拍了拍艾文的肩膀:“很好,但记住,推广要低调,核心技术不能泄露。我们要的是整体文明实力的提升,不是引来更多的诺德斯特姆。”
提到诺德斯特姆,陈远的目光微微冷了一下。那个老对手,在“国际共管”提案失败后,似乎暂时沉寂了下去,但谁都知道,他绝不会善罢甘休。只是,在“哨兵”的威胁暂时解除后,双方斗争的层面,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深空纪元”计划的启动,并非一帆风顺。内部的磨合、技术的瓶颈、保密的压力、以及来自外部若有若无的窥探,都让这条通往未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
但无论如何,人类文明这艘大船,在经历了险些撞上冰山的惊魂后,终于在一个临时港湾下锚,开始了紧张而充满希望的自我检修与升级。船员们虽然疲惫,虽然对未来充满未知,但眼神中,已经重新燃起了探索远方的渴望。
毕竟,星辰大海就在那里。总不能因为怕淹死,就永远停在港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