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幕中洗刷耻辱、扬眉吐气的陈安不同,现实中的陈安此刻只感觉心烦意乱。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自己的父皇陈武下诏书让自己返回国都。
当然了,诏书上写的很客气,说是自己长久以来镇守边疆太辛苦了,要召自己回去好好犒赏一番,加深一下父子之情。
就连许久不曾来信的自己的兄长,当今的陈国太子也给自己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邀请自己回去饮酒畅谈,忘记过去的仇怨。
只不过,但凡是个明眼人都会看出来这是个圈套,而且是有死无生的圈套。
自己做的事现在全天下人都知道了,父皇和太子随便找个理由把自己杀了,都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
毕竟按照天幕的说法,自己弑父杀兄的行为已经属于违背伦理,人神共愤的程度了。
如果自己真的那么天真,相信了这份诏书和这封信,让自己这么多年真是白活了。
当务之急是得想个办法不回去,哪怕在边疆待到死,也比好过死在宫里面呀。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与这份诏书一起来的还有父皇陈武派来的三千禁军。
这下是不得不回去了,希望能有命活下去吧!
————
吴国,吴都内。
“鲁将军,那关于震慑由拳、海盐两地的官员一事,朕该如何做呢?”
吴国皇帝孙永犹豫片刻之后,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毕竟单靠自己想,是真的想不出什么靠谱的办法来。
难道要兴兵过去打吗?
可是这些兵并不是听自己的,而是听陆锦的,虽然陆锦现在被自己控制住了,但是如果给他机会,搞不好自己会再次被架空。
甚至一不留神,可能被陆锦给宰了泄愤。
所以绝对不能出兵,或者说出兵也行,但是不能让陆锦和军中的将领有所接触!
基于这样的理由,吴国皇帝孙永最终觉得还是让自己的心腹鲁严想想办法比较好。
鲁严听完之后,也犯了难。
这可怎么办才好,一般的办法不足以震慑由拳、海盐两地的官员。
反而还有可能逼反这两地的官员,吴国到时候就麻烦大了。
鲁严左思右想,最终想出了一个办法:
“启禀陛下,臣有一个办法!”
吴国皇帝孙永眼睛一亮,问道:
“什么办法?鲁将军快说来听听!”
鲁严理了理自己的胡须,带着回忆的神色说道:
“陛下是否还记得之前天幕说过,南宫景带兵围住朱家府邸一事?”
“这个自然记得,但我们也用不了这个办法吧?要真能用兵把由拳或者海盐围住,咱们也不用在这儿发愁啊?”
鲁严摇摇头,说道:
“启禀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咱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去这两地附近阅兵,以此展示咱们的强大,但是并不进攻,点到即止!”
吴国皇帝孙永有些疑惑,问道:
“这是个什么办法?”
“陛下觉得南宫景围住朱家府邸时,是南宫家手里的兵多,还是世家手里的兵多呢?”
“那自然是世家手里的兵多啊!当时他的兄长南宫准刚刚战死,军队受损严重,南宫景最多也就能拿出三四千人,怎么可能比世家手里的兵多呢?”
“既然如此,臣斗胆问陛下一句,为何在那次事件里,世家的兵没有出手呢?就算朱家自己真的没兵了,也可以让出些利益,让别的世家出兵阻拦啊,为何偏偏所有人都没有动作呢?”
吴国皇帝孙永一愣,认真思考起来。
“这个嘛……别急……让朕想想。朕觉得,是世家不占理吧,朱家背叛在先,这个时候出面阻拦不合常理。”
“确实有这个原因,但是臣以为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鲁严顿了顿,举出了几个例子:
“昔日废帝手握数万守军,陛下也敢出兵夺其天命。”
“陈国的陈安只有区区一千人,就敢率军进攻国都,夺取其父陈武的皇位。”
“更别提拿着梁国的军队去夺梁国皇位的朱奂了,由此可见,在咱们这个时代,合不合常理并不重要,陛下觉得呢?”
吴国皇帝孙永脸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逝。
不是,你举例子的时候好歹把我排除在外啊?!
虽然你说的还挺好听的,什么出兵夺其天命,但是咱俩都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就别明说这事了吧?
算了算了,看在你是我心腹的份儿上,不跟你计较!
“你说的有道理,那是因为什么呢?难道瀚国的世家天生就软骨头,不敢起兵反抗身为皇族的南宫家?”
“非也!昔日这群人见势头不妙,起兵伏击我大吴军队,致使我军惨败的时候,胆子可是大的很呐!”
鲁严看到孙永满脸好奇的神色之后,便知道机会来了,是时候说出真正的原因了。
“陛下,臣以为他们之所以不敢反抗,就是因为他们害怕了!他们害怕南宫景带去的军队,这支刚刚打完胜仗的军队军容齐整、杀气凛然,震慑住了瀚国境内的各个世家,让他们不敢出手。”
吴国皇帝孙永听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来如此,朕明白鲁将军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要朕率领军队去由拳、海盐附近,以阅兵的形式展示我吴军的强大,以此震慑那些不安分的官员吗?”
“没错!还不止这样,这只是第一步。这次阅兵的目的一是为了震慑宵小之徒,二是为了激起一些胆小之人的恐惧,迫使他们向我们投诚,以此削弱地方官员的实力,加强陛下的皇权。”
“朕明白了,到时候有了这些内应,就算依旧要和地方上的人打一仗,他们的实力也会因为内应的存在而大幅衰弱,咱们的胜算也就提高了!”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嗯,好,朕现在就去安抚一番陆锦,让他配合我们接下来的行动,鲁将军就暂且留在这里,以免刺痛死牢里那些士族子弟吧。”
“是,陛下考虑周全,臣佩服!”
说罢,吴国皇帝孙永从死牢门口走了进去,准备劝说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