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科举新制的诏令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传遍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蛰居山林的隐逸名士,还是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无不为之振奋。新朝取士,革除前元弊病,重实务、开特科,这给了无数人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机遇。

接下来的数月,整个大明朝堂的核心工作都围绕着这件“抡才大典”展开。礼部在李善长、刘伯温的主持下,结合田娃(陈远)的建议,迅速拟定了详尽的《科举条格》,经朱元璋御览朱批后,快马发往各布政使司。

田娃作为新制的重要建言者,也被朱元璋委以重任,协理礼部处理科举前期筹备事宜,特别是对“策论”题目的拟定和“特科”标准的把握,多有倚重。这让他不得不频繁往来于工部、军器局与礼部之间,忙得脚不沾地。

这日,他正在礼部值房与几位郎中商讨“算学特科”的考核范围,老管家寻了过来,低声道:“伯爷,府上来了一位年轻人,自称是您的故人之后,从濠州而来,名叫张唯。这是他的名帖和……一封书信。”

“濠州?故人之后?”田娃微微一怔,接过名帖和那封已然泛黄的信。展开信纸,上面是歪歪扭扭却竭力写工整的字迹,落款是“张老栓”。田娃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张老栓是他和朱重八早期军中一个老实巴交的火头军,在一次敌军袭营时,曾冒死将他和当时还是个小军官的朱元璋从火海中拖出,自己却落下了残疾,后来解甲归田,再无音讯。

信中,张老栓言辞恳切,说自己命不久矣,唯一的牵挂就是这个儿子张唯,自幼喜读书,有些天分,听闻朝廷开科取士,便厚颜恳求田娃看在昔日情分上,对张唯稍加照拂,不求徇私,只求能给个机会,指点一二。

田娃沉默片刻,对管家道:“请他到偏厅等候,我处理完公务便回。”

傍晚回府,田娃在偏厅见到了这位名叫张唯的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年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虽然浆洗得干净,但肘部依稀可见细密的补丁。面容清瘦,眼神却清澈而坚定,见到田娃,立刻躬身行礼,执礼甚恭,却并无谄媚之态。

“晚辈张唯,拜见诚意伯。”

“不必多礼,坐吧。”田娃示意他坐下,仔细打量了一番,“你父亲……他身体可好?”

张唯眼神一黯,低声道:“家父已于去岁冬日……病故了。临终前,嘱我定要来京师,凭自己的本事搏个前程,并将此信交予伯爷,说伯爷是念旧情、明事理的人,不会让他失望。”

田娃心中喟叹,又是一段乱世留下的因果。他看着张唯,问道:“你读过哪些书?对此次科举,有何想法?”

张唯显然有所准备,不卑不亢地答道:“回伯爷,四书五经皆已通读,尤喜《春秋》《左传》。对于新政策论,晚辈以为,其精髓在于‘学以致用’。晚辈来自乡间,对农事、赋税略有了解,近日亦在研读朝廷新颁的《农政辑要》与屯田法令,自觉有些心得。”

田娃听他谈吐清晰,思路也紧扣“实务”二字,心中暗暗点头。这张唯,倒不像是个只知死读书的,确有几分灵气,也懂得抓住机会。

“嗯,”田娃沉吟道,“你能如此想,便不负你父亲期望,也未负朝廷开科取士之本意。本伯与你有旧,但科场之上,凭的是真才实学,无人可徇私。我所能做的,只是在你备考期间,允你借阅我府中一些关于时政、律法、地理的杂书笔记,或许对你应对策论有所裨益。另外,京师龙蛇混杂,你既来赴考,便在府中暂住,安心温书,免去奔波劳碌与外界干扰。如何?”

张唯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再次深深一揖:“伯爷高义!能得伯爷提供清净之地与书籍指点,已是天大的恩情!晚辈定当刻苦攻读,绝不辜负伯爷与家父期望!”

安排张唯住下后,田娃回到书房,韩林儿端来参茶,轻声道:“夫君,此举是否会引来非议?毕竟科举在即,你身为朝廷重臣,府中住着应试学子……”

田娃接过茶盏,笑了笑:“无妨。我与他有故人之谊,提供住所、借阅书籍,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只要我不泄露考题,不干涉阅卷,便无人能指摘什么。陛下深知我的为人,也明白我此举,更多的是在践行‘荐举’与‘培养’人才的理念。这张唯,是个苗子,但能否成才,还需看他自己。”

随着科举日期临近,各地学子陆续涌入京师。田娃通过张唯,也间接了解到更多应试学子的情况。他发现,来自南方,尤其是江浙、江西等文风鼎盛之地的学子,无论是对经义的熟悉程度,还是文采辞章,普遍优于北方学子。而北方学子,因长期战乱影响,教育根基相对薄弱,但在谈论边务、屯田、马政等实务时,往往又有其独到的见解。

这一日,朱元璋在御书房召见田娃和李善长、刘伯温,询问科举准备情况。

李善长奏道:“陛下,一切均已就绪。各布政使司乡试已毕,中试举子名录已报送礼部。依初步统计,南直隶、浙江、江西三省举子,占了近六成。”

朱元璋眉头微蹙,看向刘伯温:“伯温,你看此次取士,南北才俊,孰优孰劣?”

刘伯温谨慎答道:“陛下,文采风流,南士或稍胜一筹;然论及质朴刚健、通晓边事,北士亦有所长。新制既重策论实务,当可兼顾。”

田娃也补充道:“陛下,南北地情不同,人才所长自异。譬如治水,南士或精于疏浚河道,北士或长于修筑堤防。朝廷取士,正如匠人取材,各取其长,方能构筑帝国大厦。此次科举,正是检验新制能否平衡此节的关键。”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深邃:“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朕要的,是天下英才,尽入彀中!不能偏废!此次殿试,朕要亲自把关,既要看文章才学,更要看胸中韬略!”

他顿了顿,看向田娃:“田娃,你府上那个故人之子,准备得如何了?”

田娃心中一动,知道皇帝耳目灵通,此事定然瞒不过他,便坦然道:“回陛下,那张唯还算勤勉,于实务策论上,颇有几分见地。但最终能否中式,还需看其考场发挥与诸位考官公断。”

朱元璋哼了一声,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倒是懂得避嫌。也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朕也希望,你这‘伯乐’,没看走眼。”

退出御书房,田娃与刘伯温并肩而行。刘伯温忽然低声道:“诚意伯,近日朝堂之上,关于南北取士名额,似有暗流。有人言,南士文采斐然,取士当以其为主;亦有人言,北地乃国之藩篱,不可不重北士。你当小心,莫要卷入其中。”

田娃心中一凛,知道刘伯温这是在提醒他。他府中住着张唯(北人),而他自身又与皇帝关系密切,很容易被人拿来做文章。

“多谢中丞大人提醒。”田娃拱手道,“田某只愿为朝廷选拔真才,至于地域之见,非我所愿,亦非陛下所愿。”

刘伯温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但愿此次大比,能如你我所愿,真正选出些于国于民有用之才,而非徒增党争之衅。”

望着刘伯温离去的背影,田娃站在宫墙之下,感受到春风中带来的一丝寒意。科举取士,这本是奠定帝国百年文治的基石,却从一开始,就缠绕着如此复杂的人情与权谋。他抬头望向礼部贡院的方向,那里,即将汇聚天下英才,也即将成为新一轮风云际会的中心。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