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希望的烟火
玻璃厂用欠条换农产品的做法,如同在沉闷的南水县城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王超的预料。最初几天,运回厂里的红薯、鱼虾、山货,虽然数量有限,分到每家每户手里更是微不足道,但其象征意义却巨大。它像一束微光,穿透了笼罩在工人们心头的厚重阴霾,告诉所有人:厂子没放弃,还在想办法,活下去有希望!
这股微弱的希望,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力。车间里,雷师傅带领的检修组干劲更足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老师傅们中气十足的交流声,取代了往日的死寂。厂区空地上,菜苗一天一个样,绿意盎然,工人家属们浇水、施肥,精心侍弄,仿佛那不是普通的蔬菜,而是全家活下去的指望。就连变废为宝小组也迸发出新的灵感,尝试用更丰富的边角料制作出更多样的小物件。
然而,王超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他心里清楚,靠以物易物只能应急,无法从根本上让厂子恢复生机。玻璃厂的心脏是那座冰冷的熔炉,只有让它重新燃烧起来,产出合格的产品,换回真正的资金,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原料!
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厂门口张望几次,期盼着张胜利那边能传来好消息。
这天下午,王超正和雷师傅在车间里研究一台传动机构的修复方案,一个年轻工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王厂长!王厂长!物资局的张同志来了!在厂部等您!
王超精神一振,对雷师傅交代了两句,抹了把手上的油污,快步朝厂部走去。
张胜利果然等在他的办公室里,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但眼神里却有一丝振奋。
胜利哥,怎么样?王超关上门,急切地问道。
超儿,事情有眉目了!张胜利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办成事的兴奋,那批纯碱,我跟局里领导反复汇报了你们厂的情况,强调这是为了恢复生产,保障工人生活。领导考虑到特殊时期,最终同意了!按处理积压物资的价格给你们,比正常调拨价低三成!
太好了!王超用力握了握张胜利的手,这价格比他预想的还要理想,数量呢?有多少?
总共六吨!张胜利比划了一个手势,虽然不多,但让你们那条小生产线先转起来,应该够用一段时间了。局里这边手续我已经跑得差不多了,你们准备好钱和介绍信,随时可以办手续提货。
钱……王超脸上的喜色收敛了些,露出一丝苦笑,胜利哥,不瞒你说,厂里账上……现在恐怕连这笔优惠后的货款都凑不齐。
张胜利愣了一下,随即理解地点点头:我猜到了。这样,我跟局里仓库的老李关系不错,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让你们先拉走一部分,比如先付一半货款,剩下的打个欠条,等你们生产出产品、有了回款再补上。特殊时期,特事特办嘛!
那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了!王超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胜利哥,这次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说这些就见外了,张胜利摆摆手,看着厂子能活过来,比什么都强。对了,石英砂和其他辅料,有眉目了吗?
正在想办法,王超沉吟道,邻县那边有几个小矿点,我打算让销售科的老刘他们,也带着我们厂里能拿出来的东西,比如之前换到的部分山货、或者我们自己做的小玻璃物件,去试试看能不能换一些回来。
这是个路子!张胜利表示赞同,现在各地都缺现金,以物易物反而可能走得通。
送走张胜利,王超立刻召集张涛和财务科的人开会。得知原料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但听到货款问题,又都皱起了眉头。厂里账上那点可怜的余额,确实是捉襟见肘。
挤!就是把所有角落都翻过来,也要把这笔钱挤出来!王超态度坚决,这是咱们厂起死回生的唯一机会!财务科再仔细核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暂时可以挪用的款项,或者哪个环节能再省出一点。同时,通知销售科,加大以物易物的力度,换回来的东西,除了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品相好、价值高的,想办法尽快变现,哪怕便宜点也要卖,回笼资金!
整个玻璃厂的行政系统,围绕着凑钱买原料这个核心目标,高效地运转起来。财务科的老吴凑在账本前,把账本翻来覆去地核算;后勤科则在清点近期换回来的物资,评估哪些可以拿去换钱;销售科的老刘等人,更是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公社之间,谈判、拉货,想尽办法为厂里积累那一点点宝贵的现金流。
几天后,在几乎榨干了厂里最后一个铜板,再加上张胜利在物资局的周旋下,玻璃厂终于将第一批三吨纯碱运了回来。
当那装着白色粉末的麻袋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抬进车间,堆放在检修完毕的熔炉旁边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一片雪白上,眼神炙热。那不是普通的原料,那是燃料,是希望!
老王,原料到了,你看……雷师傅激动地搓着手,看向王超。
王超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车间里一张张期盼的脸,沉声道:老雷,检查最后一遍设备!特别是炉膛和耐火砖!确保万无一失!后勤科,准备点火用的木柴和引火物!其他人,各就各位!我们……准备点火!
点火!这两个字像带着魔力,瞬间传遍了整个车间,继而传遍了全厂。
工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久违的激动和紧张。家属们也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聚集在车间外围,踮着脚朝里面张望。
一切准备就绪。王超站在主控位,雷师傅亲自带着几个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进行最后的检查。确认无误后,王超看向雷师傅,重重地点了点头。
雷师傅深吸一口气,用微微颤抖的手,将点燃的火把,伸向了炉膛的引火口。
干燥的木柴遇到明火,瞬间燃烧起来,橘红色的火苗跳跃着,贪婪地舔舐着添加进去的煤炭。火光映亮了周围工人们古铜色的、布满汗水和期待的脸庞。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炉膛。火势越来越大,温度逐渐升高,冰冷的炉壁开始散发出灼人的热浪。烟囱里,一股淡淡的、略带青色的烟雾缓缓升起,起初很细,渐渐变得浓密,最终,一道粗壮的、灰白色的烟柱,笔直地冲向了南水县沉寂了许久的天空!
着啦!炉子点着啦!
冒烟了!咱们厂的烟囱又冒烟了!
车间内外,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许多老工人看着那熟悉的烟柱,激动得热泪盈眶,互相拍打着肩膀,说不出话来。王玥抱着小妹瑶瑶,也在人群里又蹦又跳。就连一向沉稳的王超,看着那袅袅升起的烟火,眼眶也微微发热。
这烟火,不同于节日喜庆的烟花,它朴素,甚至带着煤烟的呛人气息,但它升起的,是一个工厂不屈的脊梁,是几百个家庭重新燃起的生计希望!
点火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投料、控温、成型……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王超和雷师傅等人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夜守在车间,密切关注着熔炉的情况。
几天后,当第一股炽热、粘稠、亮红色的玻璃液,从修复好的供料通道缓缓流出,被熟练的工人用吹管挑起,在模具中初步成型时,车间里再次响起了欢呼!
虽然这只是最普通的玻璃瓶胚,粗糙,甚至带着气泡,但它意味着,玻璃厂的生产线,在停摆数月之后,终于重新开始流淌出生命的浆液!
消息传出,不仅玻璃厂沸腾,整个南水县城都为之侧目。那矗立在城东、沉寂已久的烟囱再次冒出的烟火,成为了这个艰难时世里,最动人,也最鼓舞人心的一道风景。
王超站在车间门口,望着远处自家院落的方向,深深吸了一口带着硫磺和希望味道的空气。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他相信,只要这希望的烟火不灭,玻璃厂,就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站稳脚跟。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