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立刻调取了当年所有现场勘查的原始底片和高分辨率照片(部分已数字化)。经过技术处理和多角度比对,确认陆野发现的布娃娃手臂上的深色污渍,确实存在,而且形态不像是普通的玩耍污渍,更符合喷溅或擦拭形成的痕迹!
然而,坏消息是,由于当年未将其列为关键物证,那个布娃娃在现场勘查结束后,很可能随着其他受害者遗物被家属领回,或者…已经被处理掉了。时隔二十年,找到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条刚刚浮现的线索,似乎又要断了。
“难道就这么算了?”周洪斌不甘心地捶了一下桌子。
王教授却并未放弃。他盯着那张高清处理后的照片,目光锐利如鹰。“不一定。我们还有最后一条路。”
他指着照片上布娃娃手臂污渍的局部放大图:“你们看,这污渍的边缘形态,以及它在娃娃绒毛纤维上的附着状态…我怀疑,这很可能不是表面沾染,而是有微量物质渗透进了纤维内部!当年只是表面检查,当然发现不了!”
“渗透进纤维内部?”陆野似乎抓住了什么。
“对!”王教授语气肯定,“如果是血迹或者其他含有生物成分的液体,在特定条件下,是可能少量渗入纺织物内部的。这部分物质,因为受到外部纤维的一定保护,其dNA降解速度,可能比暴露在表面的部分要慢!”
这个推断,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可是…娃娃找不到,我们怎么检验?”小陈问道。
王教授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实验室:“我们还有当年现场提取的、来自受害者女儿卧室的‘地面灰尘混合样本’。”
他解释道,当年的现场勘查,会按区域收集地面的灰尘和微小碎屑,作为综合样本,以期能从中筛检出有价值的微量物证。受害者女儿卧室的地面样本,必然包含了那个布娃娃长期摆放、玩耍过程中脱落的所有纤维和附着物!
“从那个混合样本里,分离出属于那个布娃娃的特定纤维,然后…尝试从纤维内部提取可能存在的生物信息!”王教授说出了这个大胆到近乎异想天开的方案。
从一堆成分复杂的灰尘里,找到二十年前一个特定布娃娃的几根纤维,还要从这几根纤维内部提取可能存在的、微乎其微的dNA?这听起来就像是大海捞针,不,比大海捞针还要难!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方案的难度震惊了。
王教授环视众人,缓缓说道:“我知道这很难,也许最终一无所获。但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机会。我们刑事技术人员的职责,不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吗?对历史负责,对受害者负责,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他看向陆野:“陆处长,我需要时间,需要最精干的力量,需要不受打扰的环境。”
陆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王教授,需要什么支持,您尽管开口!重案处和厅里,全力保障!”
最后的战役,聚焦在了几根可能来自某个布娃娃的细微纤维上。科学家的执着与警察的信念,在这一刻紧密交织,向着二十年的黑暗深渊,投下了最顽强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