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问题疫苗案”的圆满收尾,以及其在推动全省乃至全国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重塑中的关键作用,让陆野及其领导的团队站到了聚光灯下。省公安厅召开的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上,鲜花、掌声和荣誉证书环绕着他们。
陆野个人被记一等功,周洪斌、孙启明、小陈分别荣立个人二等功。他们的事迹被整理成内部简报,在全省公安系统内传阅学习,“陆野”这个名字,彻底与“能打硬仗、敢碰硬茬”画上了等号。
表彰大会结束后不久,一纸任命文件下发到了省厅刑侦总队:经省公安厅党委研究决定,并报省委组织部备案,任命陆野同志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处处长。
任命文件附件 “干部履历摘要” 清晰标注:
1.2017.09-2020.08:县局刑侦大队(科员→副中队长,主导 “胡老歪案”“校园碎尸案关联调查”);
2.2. 2020.09-2024.01:市局刑侦支队(科员→副支队长,牵头 “教授团伙非法元件案”“货车失踪案”,获个人二等功 1 次);
3.3. 2024.02-2024.11:省厅刑侦总队(参与 “文物走私案”“4.15 碎尸案”,任临时专项组长);
4.“鉴于其在省厅任职 10 个月内破获 3 起部级关注案件,破格提拔为刑侦总队重案处处长。”
重案处处长!这个位置,在省厅刑侦序列中举足轻重,负责全省范围内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的指导协调和直接侦办,是真正意义上的刑侦尖刀力量指挥员。以陆野的年龄和资历,这无疑是一次破格提拔,但也实至名归。
消息传出,有人赞叹,有人羡慕,自然也少不了些许暗处的非议和眼红。但无论是哪种声音,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陆野,这个从市局一路破格擢升的年轻警官,已然在省厅这片更广阔的天地里,扎下了坚实的根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平台和话语权。
搬进重案处处长办公室的那天,陆野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情却与刚来省厅报到时截然不同。少了些初来乍到的忐忑,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办公室里还残留着前任处长的些许痕迹,他需要尽快熟悉新的职责,带领重案处这柄利剑,应对更复杂的挑战。
周洪斌、孙启明和小陈自然也随着他调入了重案处,组成了他核心的班底。老搭档们再次并肩,默契无需多言。
“陆处,以后可得多关照啊!”周洪斌咧着嘴,半开玩笑地说道,语气里却是由衷的替陆野高兴。
“活只会更多,更难。”陆野笑了笑,语气平静。
小陈推了推眼镜,已经开始着手搭建重案处内部更高效的信息化平台。
孙启明则默默地将陆野的旧办公用品整理好,摆放在新的办公室里。
表面的风光之下,陆野和了解内情的秦卫国总队长等人,心头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阴影。
疫苗案虽然破了,但那个通过“鼎鑫商贸”若隐若现的省级犯罪网络——“暗河”,依旧深藏水底,纹丝未动。刘海、马文博等人的落网,似乎并未对其造成伤筋动骨的打击,反而可能让他们变得更加警惕和隐蔽。
“晋升是组织对你能力的认可,也是给你压更重的担子。”秦卫国在陆野上任后,找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语气凝重,“但你要清楚,我们真正的对手,不是那些摆在明面上的枪手或者黑心商人,而是那条‘暗河’。他们盘根错节,能量巨大,渗透力强,而且极其擅长利用规则和权力的阴影来保护自己。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
陆野郑重地点了点头:“总队长,我明白。重案处就是冲锋陷阵的前沿,我会守好这个阵地。”
他知道,处长的位置不仅是荣誉和权力,更是一个靶子。他和他所代表的,与“暗河”网络坚决斗争的力量,将被更清晰地摆在对手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