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养老院特大器官贩卖案”的成功告破,其性质的恶劣和规模的惊人,使其迅速在公安系统内部乃至更高层面引起了巨大轰动。一个县级公安局,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锲而不舍的追查,竟然顺藤摸瓜,揭开了如此庞大、隐蔽、且涉及跨国犯罪的黑幕,这几乎成了一个样板式的案例。
表彰大会在市局大礼堂举行,规格很高。聚光灯下,陆野从领导手中接过了那本沉甸甸的个人二等功证书和奖章。台下掌声雷动,许多来自市局甚至省厅的领导、同行投来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和惊叹。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惊天大案的关键突破口,竟然来自这个入职不久、看起来还有些青涩的年轻民警?
周队、孙建军、技术队的骨干们也分别获得了集体一等功和个人嘉奖。站在台上,孙建军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不时用胳膊肘悄悄碰碰旁边的陆野,低声道:“看见没?底下那几个,以前老觉得咱们县局只能办办小偷小摸的案子,现在傻眼了吧!”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扬眉吐气的自豪。
陆野也笑着点头回应,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胸口那枚冰冷的奖章,此刻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掌声和荣誉无法驱散他脑海中那些阴暗的画面。
散会后,回到县局,氛围又不一样了。队里的老刑警们看陆野的眼神彻底变了。以前或许还带着点对新人、对“关系户”(毕竟他公安大学毕业)的观望甚至些许质疑,现在则完全是实打实的认可和敬佩。
“可以啊陆野!不声不响干出这么大动静!这下咱们队可在全市乃至全省都露了大脸了!”一个老刑警笑着捶了一下他的胸口。
“以后有啥想法直接说,兄弟们肯定力挺!你这脑子,是好使!”另一个也附和道。
甚至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内勤大姐,都特意给他倒了杯热茶,笑着说:“小陆,辛苦了,真是好样的!”
这种来自团队内部的、发自内心的认可,比礼堂里的掌声更让陆野感到温暖和踏实。他知道,自己真正在这个集体里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宝贵的信任。这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对未来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然而,荣誉的光芒背后,是外人无法看到的心理阴影和疲惫。连续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和与极端罪恶的近距离对抗,不可能不留下痕迹。
陆野开始失眠。只要一闭上眼,黑暗中就容易浮现出一些支离破碎的画面:养老院阳台外那片冰冷的水泥地、刘保国房间里那扇敞开的窗户、张梓明那双冷静到变态的眼睛、甚至还有想象中钱老头那间简陋手术室里可能发生过的血腥场景…有时半夜会突然惊醒,心跳加速,浑身冷汗。
他知道,这是典型的心理压力过载和轻微创伤后应激反应(ptSd)的表现。他尝试调用系统里那个新解锁的、耗能不小的【初级心理舒缓】功能,它能释放某种特殊的生物电波帮助稳定情绪。有点效果,像吃了一片安神药,能勉强睡上几个小时,但醒来后那种心底深处的沉重感和疲惫感依然存在。这功能治标不治本。
队长周强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状态不对。这天下午,他直接把陆野叫进办公室,不容置疑地说:“手头所有工作先放下,立刻回家休息。给你三天假,手机关机,不准想任何案子相关的事情,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或者就在家蒙头大睡!这是命令,没得商量!”
陆野还想争辩一下,说自己没事,能扛得住。但周队根本不给他机会,直接把他推出了办公室,顺便没收了他的警官证和办公室钥匙:“三天后准时来我这报到,取东西!现在,立刻,消失!”
看着周队不容置疑的眼神,陆野知道这是领导真正的关心。他叹了口气,只好接受安排。
休假的第一天,他几乎是在昏睡中度过的。好像要把之前缺的觉全都补回来。第二天,精神稍微好了一些,他强迫自己出门,去河边跑了跑步,让初夏的风吹在脸上,感受着阳光的温度和汗水流淌的感觉,身体的疲惫似乎被带走了少许,但心里的那块石头,依然沉甸甸的。
他试着不去想案子,但那些画面和念头总是不由自主地冒出来。他意识到,或许这种阴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而不是靠几天的强制休息就能抹平。这份工作注定要伴随这种沉重的心理代价。
第三天,他去了市里的图书馆,漫无目的地翻看一些与刑侦无关的书籍,历史、地理、甚至摄影画册,试图转移注意力。下午,他坐在图书馆安静的长廊里,看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来来往往的人群,一种平凡生活的烟火气慢慢浸润着他,心里的坚冰似乎融化了一点点。
他开始思考,除了抓住罪犯,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或许,将办案中看到的问题、漏洞总结出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推动相关领域的完善,也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善后”?这个念头,让他找到了一点新的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