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七人走到家里。
大姐已经回家,买了凉菜、肉和一些蔬菜回来,本来是犒赏他俩,结果刚好用上。
看看已经11:30了,蒋蔓和大姐去厨房搞菜,林、白两人观战,院子里就空出来了。
大叔公、励兵叔、父亲已经坐在桌上等他了。
杨志才之所以没去后面两家,实际上他不是不想去,而是知道境况肯定不好。
本来心情就比较沉重,再看的话,他会更难受。
整理了下情绪,才对三人说,“大叔公,关于油厂的人员安排,你们要抓紧,最好多点,可以的话,我再多找个人,过来投资。”
“至于人员,像志江哥这样的家庭。只要人品没问题,就优先考虑他们。”
父亲他们都点头答应。
“小蔓,你过来下。”杨志才喊道。
蒋蔓围着厨娘裙,赶紧过来。
“你给爸拿三千块钱,有用”。
小妮子什么都没说,直接数钱去了。
等她把钱拿过来给父亲,“大叔公,兵叔,本来计划年底再资助族人,看来要提前了。”杨志才说。
“过两天我会让三哥回来送钱,先捐一万块。暂时每家每月20斤米,2斤油,加上面条之类,一家按30块的标准送,先安排30家,您们看行吗?”
杨志才说完,看着他三人。
大叔公发言,“志才,你这个孙儿真不错。有你这笔钱,我们杨氏这几脉的,所有困难族人都能好过了,我代表他们谢谢你!”
他赶紧摆手,说是自己应该做的。
“还有这个钱,爸,你和叔公,及所有宗亲会叔伯商量,先搞起来。户数也可以增加,三哥送钱回来,多余的钱,就作油厂那边的零星开支用。”
他又对杨为知说, “没事,大叔公,上次清明回来,我说过要做一些事情的,当时没明说。本来计划年底捐10万做的,现在只是提前了。”
杨励兵接话,“志才,你现在这样做就很好了,大家都有盼头。不过,油厂是怎么回事?”
父亲这才把事情,大致讲了下,兵叔连说“太好了!”
杨志才提出:
1,尽快召开宗亲会会议,把资助的事落实。
2,油厂的人员,各脉分配好名额。暂不要公布,不想为家族做事的人,不选。
3,如果政府那边,要安排关系户,可以退让,但要把好人品关。
4.这个企业一旦做好,自己投资可能会破百万,到时宗亲会的收入也是很多很多,要有长远眼光。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杨志才端起水杯,大大的喝了一口。
抬头才看见,大叔公、励兵叔嘴张得大大的,惊讶得半天合不拢。
父亲最近知道的有点多,稍微好点。
他对两人说,“大叔,老弟,志才说的是真的。他这个月都挣了有100万了。”
父亲的话说出来,两人才由惊愕,慢慢地转为相信,好一阵才平静下来。
杨志才低声说,“那个给钱的林姐,和我一起投资的油厂,他弟是我们雷公的镇长,明白吗?”
两人这才彻底相信了。
父亲也说,“本来志才今天是去摸底的,既然发现这么多困难,早点做这个事,我们宗亲会支持就可以了。”
大叔公和励兵叔点头赞同。
“哦,大叔公,建古法榨油到时,多找点懂行的人来,给工资都行。能做出好油,我们就成功了。”
杨志才补充道。
“这个我晓得,不用担心。”大叔公回道。
“还有,产油出来后,我们资助的油,从厂里正价购买,到时宗亲会报销。”
杨志才说,“反正也是自己赚自己的钱。”
几个人都高兴地笑了,是这个理。
等父亲把钱收好,菜就陆续上桌了。
总共九个人,杨志才站起来,在蒋蔓后面夹菜吃,这样刚好够坐。
林姐提议下午再去看两家人,都是那样困难的话,后面就不看了。
意思是剩下的,由宗亲会出面即可。刚才杨志才,说资助计划的声音比较大,估计她是听到了。
杨志才觉得,这样也是可行的。
父亲提议就到白河那边,最远,人还是不熟。
大叔公记得那边族老,叫杨为中;宗亲会是杨励进,和杨励森的两位族叔。
于是商定,林姐开车,加上父亲,5个人过去就是。
中午没喝酒,差不多20多分钟就吃好了。
大叔公年龄大了, 回去午睡。励兵叔与父亲商定,后天开宗亲会,也告辞回去。
他每天要磨豆子,凌晨做豆腐,早上赶集卖。也是个辛苦活,估计回去还得休息下。
在堂屋休息喝茶,林姐才对他说,“小杨,姐今天才算真正认识你,原来你心中装了这么多事。”
杨志才回应说,“林姐,今天真的很谢你,也为我们族人献了爱心!”
“未来我们的路还长,相信还会赚更多的钱。上次梁哥喝茶说的话,我也明白意思。”
“目前,我还得先把家乡搞好,心里才安稳些。”
“时间更长一点,有些事我就能做到的。”
白嫂子插言,“对,小杨,先一步步来,这样你林哥工作也好开展。”
杨志才哈哈一笑,“秤不离砣 公不离母。嫂子真是,随时想到我林哥的呀!”
白红梅白了他一眼。
杨志才接着说道,“林哥是个有大发展的人,品性又好。既然我们有这个缘分,以后需要我做的,弟弟我一定义不容辞!”
林姐和白嫂子这才会心的笑了起来。
大约两点钟,父亲午睡也起来了。
考虑到他60多岁了,杨志才并没有催他出发,可能心里有事,没睡够就出来了。
和蒋蔓到压水井边,洗了把冷水脸,立刻神清气爽了。
杨志才还邀请林姐、白嫂子过来试一下。这是家族几百年历史的老井,改造而来,冬暖夏凉。
林姐她俩一试,也觉得很神奇。
杨志才只好,以古人智慧来解释了。
等林姐开车,父亲在副驾驶指路,杨志才则到后排与白嫂子、蒋蔓坐在一起。
说起来白河最远,实际上就是解放镇的一个村子,大约5公里的路程。
父亲介绍说,白河族人大约在200多人,住得相对集中。
主事族老杨为中,还有位族老杨为坤,也就是昨天和他喝茶的两位。
大家边走边聊,很快就到白河村。
父亲来过多次,还是比较熟。但主事的叔公,杨为中不在,就去到族老杨为坤家去。
路过宗亲会族叔杨励森家,父亲喊了一嗓子,说到坤叔家汇合,就先过去了。
还好,族老在家,父亲先下车,直奔叔公家去。清明杨志才是见过的,现在看到人,自然对上号。
带着蒋蔓去叫了“叔公”,父亲则把过来的目的,简单地说了下。
这时族叔杨励森也到了。
两人小声说了几句,就决定了人选,先去堂哥杨志兴家。
上午白嫂子、林姐他们已经见识过苦难,所以这次并没有太大异样。
走了有10分钟,幸好现在天气不热,都还能接受。
沿路也有杨氏族人打招呼,没有高林那么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参加过清明会。
励森叔倒是光棍,边走边大声介绍,杨志才他们来的目的。到地方时,队伍扩大到了近20人。
纵然是有心理准备,杨志才还是心里一沉。
两间土砖茅房,后面半截土墙,围了个猪圈带茅厕。
一间做正房兼卧室,一间为厨房。正房里除了床,一口柜子,一张小方桌,凳子只看到两个。
厨房里垒了个柴火灶,两口锅,除了几个碗,啥都没看见。
90年代后期了,土砖茅草房,什么概念。已经不是穷,而是非常穷的表现。
蒋蔓说,只有在猪圈里看到,两头小猪,算是这个家主要的财产。
励森叔跑到屋后,拉回一个一瘸一拐走路,头发像草窝,可能只有1.5米高的,很瘦小的中年男子,就是主角杨志兴。
边走边“呜哩哇啦”的比划着什么,旁边的坤叔公补充:还是个哑巴。
杨志才无语,没法交流啊!
身边的叔伯兄弟介绍,杨志才知道了一些情况。
志兴哥今年47岁,未婚是肯定的。从生下来就是哑巴,大约6岁左右,得了小儿麻痹症。后来,就成这个样子。
父母十几年前都不在了,只剩他一个人。做不了活儿,也是把田地租给人种,一年秤点稻谷给他。
为中叔公做主,把其它族人的自留地(解放后分给农民的自家私地,不大),换在了他家屋后。
平常他种点蔬菜,或清饲料。每年喂一两条猪,卖钱补贴过日子。
家里缺粮,青草喂养的猪,基本上一年才100多斤, 卖不了几个钱,所以日子很艰难。
励森叔和他比划半天,也不知道他听懂没有。
杨志才无奈,直接把他划到,特困救助对象里。
马上就有救济了,父亲给了饼干糖果,她示意蒋蔓给300即可,林姐也是爱心泛滥(车上说好不要她出了),仍然拿出200,全交给了志兴堂哥。
把他感动得眼泪不停的掉。
林姐低声给他说,“看到这样的残疾人,不给点什么,心里真过不去。”
离开杨志兴家,队伍转向北,向族叔杨励发家去,即第二户。
路上,父亲低声和坤叔公、励森叔说话。杨志才估计,在说救助计划的事。
三分钟左右,就到了。
看外观房子有6间砖瓦房,样子还不错。
励森叔说,“励发哥是个石匠,早年家境不错,可惜在上山采石时,被压断了右腿,瘫痪12年了。”
“家里修房用完了积蓄,出了这个事,女儿和儿子都孝顺,可是连续医疗了这么多年。病不见好,屁股上的债却越来越多,太难了。”
听闻主脉来人,励发叔的老婆,和儿子杨志良一家,都在门口迎接。
杨志才初看,都是本分人。
等一众人在院内坐下,坤叔公和父亲一行去了里屋,看望励发叔。
杨志才问,“志良哥,这几年你们欠了多少钱,要说实话。”
杨志良盯了他母亲一眼,牙一咬,“兄弟,我们姐弟两家,除了自己用的钱,外面借了有8000多元了!”
估计励发婶子想要隐瞒,最终志良哥说了实话。
前世杨志才听说过,农村因病返穷的事,今天算见到真实案例了。
现在没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靠自己掏钱。励发叔这个手艺人倒下,全靠土地忙碌的志良堂兄姐弟,这么多年可以想象,过得有多苦!
俗话说,“父母本是在世佛,何必千里拜观音!”
他觉得杨志良姐弟做到了,他们就应该是族人中的楷模!
这时,父亲叫杨志才进去。
叫了声半靠在床上,廋得只剩皮包骨的励发叔。
“志才侄儿啊,听你在外说话。不要怪志良姐弟,这几年他俩已经尽力了。”
杨励发用枯瘦的手,拉着杨志才说。
“不会的,励发叔。你好好养病,后面会好起来的”,杨志才大声回道。
然后,对父亲说,“问问志良哥他姐夫的情况,到时好安排,爸。”杨励广点了点头。
有这样的女儿付出,相信支持她的姐夫,人品差不了的。
外面蒋蔓和林姐,已经把钱交给了励发婶子。
出来的时候,杨励森对父亲点了点头,才说。
“大家听我说,凡是家庭困难的族人,宗亲会送给每家每月20斤米,2斤油和面。”
接着他指着杨志才,“这都是励广哥家的儿子,志才捐的钱。”
杨志只以为他说,宗亲会资助的事就算了,后面提到他,有点不好意思。
于是边摆手,边说,
“森叔,没什么,只是做了点事而已。”
杨励森不满意,
“什么没什么,你是捐了1万块啊!”
说完,围观族人才惊叹起来,议论纷纷。
父亲补充说,“过两天宗亲会开会后,还有好事发生”,就不多说了。
杨志才单独给杨志良 ,说了会儿话;让他以后好好干 ,有族人帮忙,都会好起来的。
志良哥连连称好。
在更多闻讯赶来的,白河族人送别下,一行人返程,回百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