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意竭力推荐大家到小卖部买东西:“要是大家急用,那就到凤山村书本小卖部亲自挑选!”
“县里到凤山村走半个小时就到了, 骑车就是十分钟。”
“书本小卖店里面的种类繁多,亲自去挑选特别有必要!”
“老话说得好, 别人给你选的, 不如自己选的!”
推荐完毕,货已全出, 钱票已收到 ,勤书意和勤本义立马闪人。
留下来老太太们是在讨论书本小卖部的事,以及新买的镜子和时钟。
…………
勤老婆子这时候忙着卖货,忙得登记,在家里不停的打转。
时间回到把爷孙三人送出门后,勤老婆子去后院菜地拔草,才拔了几分钟就听到有人敲门。
勤老婆子连忙起身从后院出来,一边走一边喊道:“谁啊?谁啊?”
“勤老婆子,是我村长媳妇!”
知道是熟人, 勤老婆子拍拍手上土,快步的去开门:“来了,来了。”
勤老婆子边开门边笑着说:“村长媳妇你是过来拿猪肉的吧?猪肉已经拿回来了。”
“这位是?”打开门,发现不止是村长媳妇, 还有一个陌生面孔, 跟村长媳妇站在一起有五分像。
村长媳妇连忙介绍道:“勤老婆子,这是我小闺女勤饭香, 她嫁到隔壁凤和村里。”
“今天特意回来看我和老头子, 听到我要过来拿猪肉, 就跟过来了。”
又对勤饭香说道:“香香,这是勤老婆子,你喊勤奶奶。”
勤饭香性子跟村长媳妇一样,非常爽利:“勤奶奶,我听我娘说, 村里有小卖部,里面什么都有,我特意央求我娘带我过来。”
想到好久没回娘家了,今早吃过早饭后,给爹娘拿上一捆面条补身体。
没想到一回到家里,就听到她娘说起村里的变化。
勤老婆子乐呵一笑:“先进来 ,咱去里面看。”大门也不关了,就这么敞着开着。
勤老婆子直接把他们拎到贮藏室(以后就喊小卖部了),门上了锁,勤老婆子拿出腰间的钥匙开门,笑笑解释道:“刚才我在后院就把门给锁上了。”
仅仅站在门口, 勤饭香就直观的感受了里面货品之多,惊叹道:“勤奶奶, 怎么感觉比供销社里面的东西还多!”
这话不好接,勤老婆子笑了笑招呼母女往里面走。
村长媳妇是个绝对的拥护者:“可不是比供销社里面的东西!自从村里有小卖部, 我现在都不爱去县里了。”
“供销社有的东西, 小卖部也有。供销社没有的, 小卖部有!”
进到里面转了一圈后, 勤饭香终于能理解她娘嘴里说的。
听到她娘吐槽供销社, 她也嫌弃的说道:“这么多年,供销社来来回回就不那些东西,还是勤奶奶家的小卖部好,东西新颖。”态度也好!东西也能上手摸。
“勤老婆子在家吗?”这是时候外面传来说话声。
“在家,快进来吧!”勤老婆子匆忙从小卖部里出来:“是大河家的啊,过来拿猪肉的?”
来人是勤大河的媳妇,后背还背着一个小奶娃:“对,我过来拿猪肉的。”
“那你等等,天气热,猪肉放水井吊着。”勤老婆子用力的拽起挂着井口的绳子, 勤大河媳妇要过来帮忙,勤老婆子把她弗开:“你后背还背着孩子,就别帮忙了, 万一孩子突然用力蹬你,站不稳就摔倒了。”
村长媳妇听到熟悉的声音, 从里面探出头来:“大河家的, 过来拿猪肉啊!”
“嫂子也在。”这时候勤大河媳妇才看到村长媳妇, 勤饭香也从里面出来:“婶子!”
“饭香回来啦!”
勤饭香点点头:“我想爹娘了, 地里不忙就回来看看。”
勤老婆子从水井里吊着的一桶猪肉拿上来:“大河家的,这边短的是半斤的, 这边长的是一斤的。”
“我记得你是一斤的, 你看看要那条?”
勤饭香看着一大桶的猪肉,眼睛都瞪大了,喉咙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勤奶奶, 这么多都是人家预定的?”有没有多的, 卖她一条。
勤老婆子把最上面的两条猪肉提起来,方便勤大河媳妇挑选,听到勤饭香的话:“对,都是人家预定。”
“猪肉没有多的, 这都是昨天预定的。你要是想买, 现在可以预定。”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 村长媳妇自然知道勤饭香在想什么。
勤饭香连忙说道:“那我现在就预定,我要一斤猪肉。”
“行啊!猪肉一斤1.5元,明早九点过后就可以过来取。”勤老婆子脸上乐开了花,又有一笔钱进账了。
勤饭香连连点头:“好,明天这时候我过来拿!”
勤饭香到出嫁的年纪时,村长老口子不想老闺女嫁得太远,也希望婆家人口简单好相处,在几个村千挑万选里,挑中隔壁凤和村的一户木匠家,木匠家人口简单,只有一个独子,名叫黄红军, 上边的两个老人都不在了。
凑巧的是,勤饭香的丈夫跟勤饭香是初中同班同学,两人成绩都不好, 考不上高中。
初中毕业后, 勤饭香跟着父母下地干活,黄红军父亲是村里的木匠, 他跟着父亲学木工,负责村里的木工。
因为手艺好的原因,偷偷上门交易的不少。
在不能做买卖的情况, 两父子私底下偷偷接活,比起其他人,日子上好过了许多。
村长两口子调查一番后, 发现黄红军一家在凤和村口碑不错,黄红军本人相貌也不错, 再加上两孩子认识。
找了个中间人,让两孩子相看, 还真是对上眼了。
勤饭香满十八岁后,两人就成了家。
婚后夫妻恩爱,公婆慈祥,她又生了两个儿子。
公婆就一个儿子, 也不喜欢掌控经济大权,丈夫赚的钱几乎攥在她手里,平日她想买什么东西就买什么, 勤饭香日子过得很顺心。
这几年,国家开放鼓励大家做生意。
于是父子俩在家把木匠的招牌挂上, 十里八村的家具都是从黄红军父子手里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