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总决赛落幕的第二周,澈心工作室的前台就被合作邀约“淹没”——20家影视公司的代表挤在会客区,手里捧着厚厚的合作方案,从头部大厂到新成立的小公司,无一例外都带着同一个目的:“想和苏总一起做内容”。前台桌上的方案堆成小山,其中不乏“保底20亿拍《三国》续集”“邀请顶流主演仙侠Ip”的重磅提案,甚至有公司直接开出“利润分账50%”的优厚条件,只求能搭上苏澈的“品质快车”。
苏澈却没被这些“诱惑”打动。他把所有方案搬到会议室,和团队一起制定了两条“硬筛选标准”:第一,近三年无资本黑料(无数据造假、无恶意挖人、无魔改原创前科);第二,核心业务聚焦原创(原创项目占比超70%,且有成熟的创作者扶持机制)。按这两条标准一筛,20家公司瞬间剩下5家,全是规模不大、却在细分领域有口碑的中小公司——其中,“星火影视”擅长现实题材,曾拍过豆瓣8.1分的《小巷医生》;“青蓝文化”专注非遗相关创作,制作过《瓷语》《织梦》等非遗纪录片;“拾光影业”则聚焦青年原创,旗下签约了10位新锐编剧,作品多关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困境。
“选中小公司,不是看不上大厂,是因为他们更懂‘原创的难’,也更愿意守‘内容的底线’。”苏澈在团队会议上解释,“之前鼎盛的教训就在眼前,大厂往往被资本绑架,容易为了流量妥协;而这些中小公司,没那么多资本干扰,反而能沉下心做原创——我们要的不是‘大制作’,是‘好内容’。”
接下来的一周,苏澈逐一和这5家公司的负责人深谈。面对“星火影视”提出的“现实题材合作计划”,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先问:“如果这个故事需要拍18个月,需要深入基层调研,你们能接受不压缩周期、不删减真实情节吗?”星火的创始人张野毫不犹豫:“我们拍《小巷医生》时,跟着社区医生跑了半年,周期从来不是我们妥协的理由——真实比流量重要。”这句话让苏澈定了心,当即决定将系统解锁的“基层医生题材Ip”(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共享给星火,还承诺对接《生命的价签》的创作团队,分享现实题材的拍摄经验。
和“青蓝文化”谈合作时,创始人李青带来了一套“非遗影视化”方案——想拍一部关于汉代织锦的电视剧,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道具和历史佐证。苏澈立刻联系瓷坊老师傅,还调出系统里的“汉代织锦纹样数据库”:“我们可以联动瓷坊,复原汉代织机和纹样;历史顾问团也能全程跟进,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考古发现——非遗创作,最怕的就是‘想做却做不精’,我们一起把它做扎实。”李青感动得当场拿出合同:“之前找大厂合作,他们总说‘非遗太小众,加个流量爱豆吧’,只有苏总懂我们想做的事!”
最后敲定的“拾光影业”,则带着一个年轻编剧的原创剧本《少年与茶》——讲述大山里的少年靠种茶改变命运的故事,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却满是细腻的生活质感。苏澈看完剧本,当即提出:“我们可以把这个项目和文旅部的‘乡村文旅计划’绑定,拍摄地选在真实的茶乡,既能保证故事的真实感,还能带动当地发展——就像《三国》带动文旅一样,好内容总能和现实产生共鸣。”拾光的负责人王锐眼眶发红:“这个剧本我们带了三年,没人愿意投,都说‘没流量没人看’,苏总您是第一个说‘能做’的人。”
排除两家“虽无黑料,但原创决心不足”的公司后,苏澈正式宣布与星火、青蓝、拾光三家公司成立“原创影视联盟”,并制定了三条核心合作原则:
1. 资源共享:苏澈团队开放系统储备的Ip库(含《史记》改编权、现实题材原创剧本)、维塔数码的特效资源、瓷坊的文创联动渠道,联盟内公司可无偿使用,仅需保证“不魔改、不注水”;
2. 创作者优先:联盟设立“原创保护基金”,为编剧、导演提供创作补贴,避免“资本干预创作”,利润分配向创作者倾斜(创作者分成不低于40%);
3. 拒绝流量至上:联盟项目严禁“流量艺人天价片酬”(片酬不超过制作成本的30%),不搞数据造假、不炒cp营销,以“内容质量”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成立仪式当天,没有奢华的排场,却来了不少“特殊嘉宾”——瓷坊老师傅带着刚烧好的“联盟纪念瓷盘”(盘上刻着“原创为魂,内容为王”),老周坐着轮椅赶来,代表病友群送上“期待好故事”的手写祝福,林浩、林晓等工作室艺人也到场,承诺“愿意零片酬客串联盟的现实题材项目,只为支持原创”。
仪式上,苏澈将系统解锁的“联盟专属资源包”(含3个未开发的优质Ip、2000万启动资金、文旅部的文旅联动名额)交给三家公司的负责人,笑着说:“我们成立联盟,不是为了‘垄断资源’,是为了‘抱团取暖’——让想做原创的人有资源,让好故事有机会被看见。以后,我们共享Ip、共享经验、共享渠道,一起把‘好内容’的蛋糕做大,而不是抢流量的小蛋糕。”
星火的张野当场宣布,将《基层医生》项目作为联盟的首个启动项目,“会跟着社区医生调研半年,拍摄周期12个月,不压缩、不妥协”;青蓝的李青则透露,《汉代织锦》将联合国家非遗中心,复原10台汉代织机,“每一件戏服的纹样,都要经得起考古专家的检验”;拾光的王锐也承诺,《少年与茶》会在茶乡实景拍摄,“演员会跟着茶农学种茶、采茶,确保表演的真实感”。
联盟成立的消息传到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之前找苏澈合作被拒的头部大厂,有人酸溜溜地说“中小公司成不了气候”,但更多人却开始反思——某大厂的制片人在社交平台发文:“苏澈选伙伴的标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行业的浮躁——我们总想着找‘爆款公式’,却忘了‘原创才是根本’。”甚至有两家大厂主动联系联盟,希望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学习原创扶持机制。
文旅部也第一时间发来贺电,承诺为联盟项目提供“文旅联动优先权”,“只要是符合文化传承、现实意义的项目,我们会优先对接拍摄地、提供宣传资源”;国家广电总局则将联盟列为“影视行业创新试点”,给予“原创项目备案绿色通道”,助力优质内容快速落地。
瓷坊老师傅更是把联盟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特意开辟了“联盟专属窑口”,专门为联盟项目烧制道具和文创:“《汉代织锦》需要的瓷饰、《少年与茶》需要的茶具,我都包了——只要是做原创、做文化的事,我免费烧!”老周的病友群也成了联盟的“民间宣传队”,大家自发在社交平台分享联盟的项目进展,还提议“等《基层医生》开播,一起组织病友观看,给创作者反馈”。
当天晚上,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行业革新”的厚重感:
【检测到苏澈成立“原创影视联盟”,筛选优质中小公司合作,推动行业原创生态建设,获文旅部、广电总局支持,达成“行业赋能”里程碑,触发“资源整合”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联盟发展”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联盟专属Ip库”:系统新增10个优质原创Ip(涵盖现实、历史、非遗三大类),含详细创作大纲、考古\/现实调研资料,供联盟成员优先开发;
2. 触发“跨行业合作潮”:维塔数码、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蓝星之声等之前的合作伙伴,均表示愿意为联盟项目提供“优惠合作价”,降低中小公司的制作成本;
3. 获得“国家原创扶持基金”5亿元,用于联盟项目的开发与创作者补贴,确保原创项目“有钱做、有人做、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