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初冬的清晨,澈心工作室的编剧办公室里,李默正对着电脑修改《红楼:金陵十二钗》“探春理家”的章节,屏幕旁放着一本翻得卷边的《红楼梦》原着,扉页上有苏澈的亲笔批注:“写探春,要写出她‘想做事、能做事’的刚,也要藏住她‘庶女身份’的难”。桌角的青瓷笔筒里,插着瓷坊老师傅送的“红楼角色钢笔”,笔帽上是黛玉葬花的迷你纹样——这些细节,都是他留在工作室的理由。
突然,微信弹出一条陌生消息,备注是“鼎盛影视hR总监张姐”。李默皱了皱眉,点进去一看,对方直接发来一张薪资方案截图:“年薪1000万,签5年,负责鼎盛头部仙侠Ip的编剧工作,团队任你挑,权限随便要——比你在苏澈那的薪资(年薪80万)高12倍,考虑下?”
李默愣了愣,他知道鼎盛最近处境艰难——资本联盟破裂,赵凯气到住院,旗下项目停摆,现在突然来挖他,显然是想靠“抢核心人才”搅乱工作室,甚至拿到《三国》《红楼》的创作思路。他没立刻回复,而是点开张姐的朋友圈,最新一条是“赵总康复出院,鼎盛即将重启大项目”,配图里赵凯脸色苍白,却强装精神,身后是“仙侠Ip宇宙”的宣传海报。
没过半小时,张姐又发来消息,语气带着傲慢:“李老师,别犹豫了。苏澈给你的不过是‘文化情怀’,能当饭吃吗?我们给的是实实在在的名利——1000万够你在江城买两套别墅,还能当‘总编剧’,手下管十几个编剧,不比在苏澈那‘挤在小办公室改稿子’强?”
这条消息彻底惹怒了李默。他想起三年前自己还是个没人要的小编剧,写的历史剧本被十几家公司拒绝,是苏澈在行业论坛上看到他的稿子,主动找他谈话:“你的剧本里有‘对历史的敬畏’,这比什么都重要。”进工作室后,苏澈没让他写流量剧本,反而让他负责《三国》的“官渡之战”文戏,带他去西安考古遗址跟着历史顾问学汉代官制;写《红楼》时,更是放手让他主导女性群像,连“平儿救巧姐”这样的关键情节,都让他反复打磨——这些信任和培养,是钱换不来的。
李默直接截图保存聊天记录,然后回复张姐:“张总监,你可能误会了。我留在工作室,不是因为薪资,是因为苏老师给我的,是‘创作自由’和‘文化追求’——他让我写的不是‘赚快钱的剧本’,是能留传下去的文化作品。1000万很多,但买不走我的初心,更买不走我对文化传承的敬畏。”
发完消息,李默没等对方回复,直接把聊天记录发到了自己的社交平台,配文:“有些资本总觉得,所有东西都能拿钱买。可他们忘了,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比如对创作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比如苏老师教我的‘写剧本,先学做人’。”
帖子刚发出去半小时,就被顶上了热搜。网友们的评论瞬间刷屏:
- “好家伙!鼎盛这是病急乱投医啊!1000万挖人,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太解气了!”
- “李默老师说得对!苏澈工作室的人,图的不是钱,是能做真正的文化作品!之前林浩、林晓,现在李默,全是有初心的人!”
- “对比太明显了——鼎盛只知道砸钱,苏澈知道培养人。1000万买不走初心,这话我记一辈子!”
- “赵凯刚出院就搞这出,怕不是还没好利索?现在好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彻底成笑柄了!”
工作室的同事们看到帖子,纷纷在群里支持李默。苏澈更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李默,你写的‘探春理家’,比我预期的还好——你守住的不是一份工作,是我们一起坚持的文化初心。工作室永远是你的后盾。”
瓷坊老师傅看到消息,特意烧了一个“初心不改”瓷牌,让徒弟送到工作室给李默:“这瓷牌烧了三天,釉色用的是‘天青色’,跟苏小子那首《青花瓷》一样,要的就是‘不忘初心’的劲儿!鼎盛那些人不懂,咱们懂!”
老周也从医院发来视频,对着镜头说:“李老师,我天天看你写的《红楼》,知道你是真心喜欢这些故事。那些坏人想用钱收买你,没门!我们病友群都支持你,支持苏老师的工作室!”
鼎盛那边彻底慌了。张姐看到聊天记录被晒出,赶紧删除好友,却已经来不及——截图早已在行业群里疯传,不少编剧调侃:“鼎盛这是把‘挖人’当成‘菜市场砍价’了?以为报个高价就能让人背叛初心?”
刚出院没几天的赵凯,看到热搜时正在办公室开会,手里的保温杯“哐当”砸在桌上,热水溅了一地。他指着下属的鼻子骂:“谁让你们这么干的?!1000万!你们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现在好了,没挖到人,还把咱们钉在行业耻辱柱上!”
下属战战兢兢地解释:“您说要‘快速搞垮苏澈的团队’,我们才想着挖核心编剧……没想到李默这么硬气,直接晒了聊天记录。”
“废物!”赵凯气得胸口发闷,扶着桌子才没倒下,“现在全行业都在看我们笑话,以后谁还敢跟我们合作?!”
更糟的是,之前还在观望的几家投资方,看到“挖墙脚失败”的消息后,直接发函终止了与鼎盛的合作,理由是“贵司缺乏行业道德,合作风险过高”。甚至连鼎盛旗下仅剩的两位小演员,也悄悄解约,宁愿赔违约金,也不愿再跟“口碑烂透”的公司绑定。
当天下午,#鼎盛挖人被拒# #1000万买不走初心# 话题霸占热搜前两位,阅读量合计破10亿。行业媒体《影视圈》发表评论:“鼎盛的这次‘挖墙脚’,暴露了部分资本的短视——他们总以为‘钱能解决一切’,却忘了文娱行业的核心是‘人’,是‘初心’。苏澈工作室之所以能吸引人才,不是因为薪资多高,是因为它给了创作者‘做文化、传价值’的舞台——这才是行业该有的样子。”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悄然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正义彰显”的力量:
【检测到鼎盛挖墙脚失败,核心编剧坚守初心并公开揭露,鼎盛沦为行业笑柄,进一步巩固工作室“文化传承”的行业形象,触发“初心守护”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行业影响力”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人才吸引绿色通道”:多家影视公司的资深编剧、导演主动联系工作室,希望加入“文化创作团队”,均表示“愿降薪加盟,只为做有价值的作品”;
2. 触发“行业道德共识”效应:蓝星影视协会发起“坚守创作初心”倡议,超200家公司响应,明确抵制“高价挖人、恶意竞争”,将鼎盛列为“行业不诚信企业黑名单”;
3. 工作室“文化创作基金”获文旅部追加扶持资金1亿元,用于培养年轻编剧、导演,推动更多现实题材、历史题材作品开发。】
苏澈关掉光膜,走到编剧办公室,看到李默正被同事们围着,手里拿着瓷坊老师傅送的“初心不改”瓷牌,脸上满是感动。苏澈拍了拍他的肩膀:“谢谢你,李默。你守住的不仅是自己的初心,也是我们整个团队的信念——做文化,从来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是一群人的坚守。”
李默笑着点头,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探春理家”章节:“苏总,我刚改完探春查账的细节,加了她发现管家克扣月钱时,悄悄把证据藏在袖袋里的小动作——既符合她‘顾全大局’的性格,也藏了她‘不敢得罪长辈’的难。”
苏澈凑过去看,眼里满是认可:“就这么写!这才是活生生的探春,不是‘标签化的女强人’——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有血有肉的文化传递。”
窗外,江城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红楼梦》原着的扉页上,苏澈的批注在光线下格外清晰。工作室的走廊里,新挂起了“初心墙”,上面贴着李默的聊天记录截图、瓷坊老师傅的瓷牌照片、老周的鼓励视频——这些不是“战利品”,是“一群人坚守文化”的见证。
而鼎盛影视的办公大楼里,却是一片死寂。赵凯坐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看着墙上“仙侠Ip宇宙”的海报,突然觉得无比讽刺——他花了一辈子追逐“流量”“金钱”,最后却连一个编剧的初心都买不走,连行业的一句认可都得不到。
这一天,蓝星的影视圈彻底明白:资本或许能买来流量、买来数据,却买不走“创作的初心”,买不走“文化的温度”。苏澈的工作室之所以能在一次次打压中站稳脚跟,不是因为运气好,是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好的作品,靠的是人心;长久的成功,靠的是初心。
夜色渐深,澈心工作室的灯还亮着。李默还在修改《红楼》的稿子,同事们在讨论《三国》电视剧的后期细节,苏澈在整理年轻编剧的培养计划——每个人都在为“文化传承”忙碌着,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脚踏实地的坚持。
而这,正是对鼎盛“资本阴招”最有力的反击——用初心打败功利,用文化照亮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