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藏书阁,青砖黛瓦,静沐于融融春光之中。
三月的京城是一个好时节,不仅阳光十分温暖,而且雨水亦充满柔情,哪怕轻柔的春风都像是在唤醒万物生长。
身穿靛青圆领袍,腰间束着银丝蹀躞带的林治离开东宫便径直回到翰林院,正脚步沉稳地穿过雕花门廊,然后朝藏书阁走过去。
阁前池水,冰面已消,几尾锦鲤在春水中悠然摆尾,漾开圈圈涟漪。
“林修撰,你可算回来了!”翰林修撰李春抬眼看到从外面进来的林治,当即满脸高兴地道。
其他正在忙碌的翰林官员纷纷抬起头,有人忍不住好奇地打听道:“林修撰,东宫召见所为何事,不会是要给你升官吧?”
后面一句自然是打趣的话。毕竟林治入职才几日,而他们翰林官员通常都是九年一考,若是想要向前迈一步简直难于登天。
侍读学士孙铭并没有离开,而是带领大家继续忙碌翰林版《四书大小题文府》的编纂工作,此刻亦是好奇地望向林治。
其实他此时的心思,亦是已经活跃起来了。
国子监孔文书升迁在即,一旦国子监祭酒的位置空出来,他便是有力的竞争者。原本他是没有多少胜算,但如果能够得到东宫的赏识,那么他的仕途便重新变得光明。
只要他能够通过林治跟东宫搭上线,那么谋取国子监祭酒便不再是难事。
“殿下知道我被掌院大人安排到藏书阁整理文书,问我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然后就放我回来了!”林治目光扫过众人,而后微微一笑地道。
虽然他知道皇太女其实是沉不住气,大概是担心自己进了翰林院,真的变成了一条咸鱼,所以敲打一番。
只是敲打恐怕不是目的,隐隐还是觉得另有安排。不过这些都是他一厢情愿的猜测,皇太女会不会对他进行新的安排,这都是未知之数,而他并不是一个盲目乐观的性子。
“殿下如此关心?”这番话落到众人的耳中,却是让大家看到林治跟东宫的亲近关系,心里不由感到一阵震惊道。
林治被调到翰林院藏书阁,这是礼部尚书吴鹏对林治的穿小鞋行为。现在殿下竟然过问了,那么证明殿下对此是不满意的,亦是表达她对林治的那份关心。
结合林治跟锦衣卫大统领暗凤的亲密关系,这个事情大概是暗凤到皇太女面前告状,所以吴鹏想要打压林治十年简直是痴心妄想。
一念至此,他们知道没有孤立林治是正确的选择,而林治的前途必定是不可限量。
“诸位!”林治拍了拍手掌,而后故意转移话题道:“咱们此次时间急、任务重!《四书大小题文府》翰林版今日定稿,明日开始印刷,大家都动起来吧!”
翰林修撰李春等人听到林治如此鼓动,顿时亦是纷纷忙碌起来。
“林修撰,正想要跟你商议,你的乡试和会试的首篇都堪称传世之作,所以我们几个决定将您的文章放在最前面!”侍读学士孙铭铺开一张纸,显得认真地道。
林治轻轻地摇头,并不想如此出风头道:“孙学士,你将我的文章放在第三篇和第四篇即可,咱们选其他佳作放在首位!”
“林修撰,你就莫要再谦虚了!”孙铭当即摇头,显得满脸认真地道:“我们这点品鉴能力还是有的,若是当年咱们遇上你,通通都得让路,而你的文章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和第二。何况,你现在可是名满天下的六元状元郎,将你放在前面,咱们跟着还能争光呢!”
林治看到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加上他的两篇文章确实是最为出彩:“既然如此,那下官就当仁不让了!”
“理因如此!”孙铭看到林治已经同意,顿时亦是心情大好地道。
大家都有各自的分工,而且都是能干之人,所以很快便将此次的优秀文章选了出来,而后又敲定了文章的顺序。
现在《四书大小题文府》的名声已经打响,只要让翰林版《四书大小题文府》顺利出书,那么市场必定大卖,而他们的名誉和金币将如同滚雪球般涌过来。
时间悄然来到黄昏时分,经过几天的忙碌,翰林版《四书大小题文府》终于是定稿。
林治发现翰林院的效率确实非常高,于是郑重地道:“诸位辛苦了,但这份付出值得。所选文章皆为佳作,若能使天下寒门士子潜心研读,定能助他们精进学问。”
其实这番话有一定的水分,若是买了他们书的人,自然可以提高。若是所有人都买了他们的书,那么只会造成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过这就如同自然规律那般,每个朝代的科举都是越来越卷。在竞争不足的时刻,你高中水平都可以拿进士,但后期人人都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硕士水平都得落榜。
“咱们不辛苦!”翰林修撰李春等人连忙摇头,满眼充满期待地道。
林治知道这些人在意什么,于是认真地保证道:“大家尽可放心,明天加印,下午拿到样本便让你们先人手一份,后天翰林版《四书大小题文府》上市售卖!”
“大捧了!”翰林修撰李芳等人听到如此高效,顿时亦是纷纷鼓掌道。
正当气氛处在最热烈的时候,门口走出来一个身影。
众人当即一愣,因为走进来的人竟然是一位皇宫太监,而太监的手里竟然还有一份明黄的圣旨。
“圣旨到!”陈公公扫了在场众人一眼,于是扯着声音道。
翰林待读学士孙铭当即带领众官员迎上前,准备接下这份来自皇宫的圣旨,只是他困惑这道圣旨是给翰林院还是某位官员的。
“翰林修撰林治接旨!”陈公公扫了一眼众人,而后目光定在林治身上道。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林治身上。皇太女方才召见,此刻宫中又来圣旨,究竟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