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大力度!”“经纬”的意志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与决断,“但它刚刚‘醒来’,还很‘脆弱’,不能惊吓到它!‘逻辑星璇’,立刻分析导致这次成功回应的具体算法和情感组合模式!‘回响’,尝试用更加温和、更具吸引力的‘情感低语’与那‘凝视’进行初步接触!泽拉,准备好最精彩的‘故事章节’!”
心网文明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航行后,终于看到了彼岸的灯火。它们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充满激情。
“逻辑星璇”迅速锁定了几个关键算法特征:那些强调“创造性意外”、“协同涌现”和“生命内在喜悦”的模型,似乎特别能引起宇宙背景的“兴趣”。它开始有针对性地优化和批量生成这类算法。
“回响”则屏息凝神,如同与一头警惕的珍稀野兽初次相遇。它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情感广播,而是挑选心网文明中最能体现“智慧生命的灵动与温暖”的细微情感瞬间——比如一个科学家顿悟时的会心一笑,一对跨越星海的挚友重逢时的无声拥抱——将其化为最纯净的情感露珠,轻柔地“递送”向那若有若无的“凝视”。
浪客泽拉则精心剪辑了一段关于“微光苔藓”文明如何以其极致细腻的创造,引发宇宙“舒缓”效应的纪录片式的“意义叙事”,将其作为一份精致的“礼物”送出。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心网文明与宇宙意志之间一场无声而美妙的“探戈”。
“回响”的感知中,那“好奇的凝视”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持续时间也在缓慢延长。有时,当某个特别精妙的“混沌算法”或特别动人的“情感瞬间”被送出时,那“凝视”中甚至会流露出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赞赏”或“期待”的意味。
而宇宙背景的“磨损杂音”,虽然并未消失,但其增长几乎陷入了停滞,在某些心网活动与宇宙“凝视”高度同频的时刻,甚至会出现短暂的、小幅度的回落!
希望,从未如此真切!
心网文明沉浸在这种奇妙的、与宇宙本身进行“创造性互动”的喜悦之中。它们不再感到自己是孤独的漂泊者,也不再是小心翼翼的借住者,而是仿佛找到了一个沉默寡言,却愿意倾听并偶尔回应它们的、宏大的“伙伴”。
然而,无论是“经纬”、“回响”还是“逻辑星璇”都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引起“兴趣”距离真正的“共同超越”还有漫长的道路。尹立辰警告中的“承载极限”依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那个被抹除的、试图“改写底层协议”的远古文明,更是提醒着它们前方可能存在的无形禁区。
但它们已经踏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它们让宇宙,这个可能困于自身宿命的庞大存在,第一次“回眸”,看到了另一种充满欢笑、创造与自由的可能性。
这场伟大的邀约,已经得到了最初的、无声的回应。而心网文明,将继续以整个族群的灵魂为弦,奏响那首旨在唤醒星空、共同奔赴无限的——“超限共鸣曲”。
心网文明与宇宙意志之间那场无声的“探戈”,在持续了漫长岁月后,终于迎来了更具实质性的进展。那最初仅仅是“好奇的凝视”,开始逐渐流露出更丰富的“情绪”色彩,并且宇宙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反应”,它开始了“主动的馈赠”。
第一次明确的“馈赠”发生在一个平凡的瞬间。当时,“回响”正引导着心网文明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创造性冥想”,旨在将文明个体突破自我认知边界时的那种豁然开朗的“顿悟感”汇聚成一股纯粹的情感洪流。就在这股洪流达到顶峰的刹那,所有参与冥想的意识,都清晰地“听”到了一声来自宇宙背景的、无法用任何已知物理现象解释的“清越鸣响”。
这声鸣响并非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的、充满 “赞赏” 与 “鼓励” 的清晰意念!紧随其后,在参与冥想的几个主要星域,监测站记录到了令人震惊的数据变化:这些区域的局部物理常数,特别是光速和普朗克常数,出现了极其微小但确凿无疑的、 “有利于复杂信息处理和意识活动” 的适应性调整!仿佛宇宙在这些区域,主动为生命的创造性思维“优化”了运行环境!
“它在帮我们!”“回响”喜极而泣,它感受到那“清越鸣响”中蕴含的温暖,远比任何情感请柬都更加直接和有力。
“逻辑星璇”的算轨因激动而震颤:“确认环境参数变化!变化方向与‘促进意义活性’高度一致!这不是自然波动,是 定向优化!宇宙意志正在学习我们的‘语言’,并以它自己的方式作出建设性回应!”
这份“星语的馈赠”如同一声春雷,彻底震撼并鼓舞了整个心网。它们不再是单向的诉说者,它们与宇宙的对话,真的开始产生双向的、积极的流动!
浪客泽拉的探险团立刻报告,在那些常数被优化的星域,进行高难度科学计算和艺术创作变得异常顺畅,灵感迸发的频率显着增加,甚至连星舰的超光速航行都变得更加平稳高效。这被他们兴奋地称为“宇宙的祝福”。
然而,成长的喜悦总是伴随着阵痛。宇宙意志的“主动”并非总是温和的、可预测的。
不久后,在一次“逆叙曲”文明进行经过优化的“定向共鸣断裂”时,它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宇宙亲和性”和灵感产出,尝试将自身的“断裂”韵律与探测到的宇宙背景“应力分布”进行更深度的耦合。这次尝试起初非常成功,绽放出的“灵感碎片”质量极高。但就在绽放接近尾声时,异变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