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柒缓缓起身,在营帐内来回踱步。片刻后,他叫来一位平日里极为信任的心腹,低声说道:“你即刻秘密返回京城,想尽办法打探朝廷内部的消息,尤其是与边境战事相关的异常动向。记住,此事务必谨慎,不可让任何人察觉。”心腹领命而去,叶柒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能尽快揭开朝廷异常的真相。
营帐内的烛火摇曳,发出微弱的光,在营帐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叶柒的思绪却早已飘远,他深知,若朝廷内部真有官员与北方游牧民族勾结,那局势将变得极为棘手。
此时,营帐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叶柒眉头微皱,正欲开口询问,只见一名士兵匆匆走进营帐,单膝跪地,禀报道:“大人,有一位自称知晓朝廷要事的人求见。”叶柒心中一动,忙道:“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身着朴素、神色慌张的男子被带了进来。男子见到叶柒,“扑通”一声跪下,说道:“叶大人,小人有重要消息相告。”叶柒打量着眼前的男子,见他不像是在说谎,便和声说道:“你且起来,慢慢说。”
男子站起身来,咽了口唾沫,紧张地说道:“小人在京城时,听闻一些传言,说朝廷里有几位官员与北方游牧民族暗中有书信往来。而且,最近边境战事吃紧,可朝廷的支援却总是拖拖拉拉,小人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叶柒心中一沉,果然与自己的猜测相符。他盯着男子,追问道:“你从何处听来这些传言?可知是哪些官员?”男子摇头道:“小人也是偶然从几个酒肆中听到的,具体是哪些官员,小人并不知晓。但小人敢保证,这些传言在京城已传得沸沸扬扬。”
叶柒沉思片刻,又问道:“那你为何要将这些消息告诉我?”男子面露犹豫之色,片刻后说道:“小人本是边境附近的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听闻叶大人带领义军多次击退敌军,守护了边境百姓,小人对大人感恩戴德,所以一听到这些消息,便赶忙来告知大人。”
叶柒微微点头,对男子说道:“你提供的消息很重要,若此事属实,朝廷内部恐已暗流涌动。你先下去休息,此事切勿再对他人提起。”男子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叶柒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如今边境战事稍缓,但朝廷内部却可能存在内奸,这对边境防御极为不利。若不能尽快查明真相,一旦敌军再次来袭,而朝廷又在背后掣肘,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走到营帐的地图前,看着标注着边境与京城的地图,心中暗自思量。目前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加强边境防御,以防敌军再次进犯;另一方面,要尽快查清朝廷内部的情况,揪出内奸。
叶柒叫来几位义军将领,将朝廷可能存在内奸的事情告知了他们。将领们听后,皆是一脸震惊。其中一位将领说道:“大人,若真有此事,那我们在前线作战可就危险了。”叶柒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说道:“所以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加强边境的巡逻和防御工事的建设,提高警惕,防止敌军突袭;另一方面,我们要等待京城那边的消息,看看能否找到内奸的线索。”
众将领纷纷领命,各自去安排防御事宜。叶柒则留在营帐内,继续思考应对之策。他深知,此事必须谨慎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几天后,叶柒的心腹从京城传回消息。心腹在信中写道,他在京城多方打探,发现确实有几位官员近期行踪诡异,与一些身份不明的人频繁接触。而且,朝廷中负责调配边境支援物资的官员,似乎有意拖延物资的运送。
叶柒看完信后,脸色愈发凝重。看来朝廷内部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这些官员与北方游牧民族勾结,究竟是为了什么?是贪图钱财,还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叶柒深知,仅凭这些线索,还不足以确定这些官员就是内奸。但时间紧迫,他不能坐以待毙。他决定,一边继续让心腹在京城收集证据,一边在边境加强对物资的管理和调配,确保前线的补给不受影响。
又是几日过去,边境的防御工事在义军的努力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固。巡逻的士兵们也更加警惕,丝毫不敢懈怠。然而,叶柒的心中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
这天,叶柒正在营帐内与将领们商讨下一步的防御计划,突然一名士兵冲进营帐,禀报道:“大人,前方侦察兵传来消息,北方游牧民族似乎又在集结兵力,有再次进犯的迹象。”叶柒心中一紧,看来敌军并不打算就此罢休。
他立刻站起身来,对将领们说道:“各位,敌军又要来了。我们必须在他们进攻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朝廷内部的事情也不能放松调查。我们既要应对外敌,也要解决内忧。”将领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叶柒望着营帐外的天空,心中默默发誓,无论朝廷内部有多少困难,他都要守护好边境,揪出内奸,让明朝免受外敌的侵扰。然而,朝廷内部的情况错综复杂,他又该如何在不影响边境战事的前提下,查明真相,揪出内奸呢?这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