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域之内,光阴在专注的修行中仿佛被拉长。张子瑜沉浸在对“星轨”的探索中,忘却了外界的纷扰。他的心神如同最精密的刻刀,一遍遍描摹、感应着领域中那玄奥的能量流动轨迹。
失败是常态。心神消耗过度导致的识海刺痛,引导失误引发的星辉紊乱,都成了家常便饭。但他心志坚定,每一次失败后,都会静心体悟,调整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他不再是被动地“感受”星轨,而是开始能进行极其细微的“引导”。他将《周天聚灵符》的聚灵原理,以意念勾勒出相应的微型符文结构,小心翼翼地“镶嵌”入几条相对稳定清晰的星轨节点。
起初只是微弱的尝试,如同在浩瀚星图中点亮一颗微不足道的星辰。
然而,当第一个聚灵节点成功融入星轨,并开始自发地、缓慢地牵引周围天地灵气时,张子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成功了!
有了第一个成功的经验,后续便顺畅了许多。他不再贪多求快,而是选择了几条核心的、流转最稳定的星轨,在其关键节点上,陆续“铭刻”下聚灵符文。
数日之后,当最后一个核心节点完成,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之前那些各自为战的聚灵节点,通过星轨的连接,仿佛构成了一个无形而有序的网络!
“嗡——”
一声低沉的、仿佛来自领域本身的嗡鸣响起。整个星域内的星辉流转速度,陡然加快了一分!更加磅礴而精纯的天地灵气,受到那无形网络的牵引,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汇入星域之中。领域内的灵气浓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甚至在一些星辉浓郁的角落,开始凝结出极其稀薄的灵雾!
领域,仿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呼吸”!
虽然这“周天聚灵阵(简化星轨版)”远未达到苏婆婆描述中那般夺天地造化的程度,但它能自行运转,持续不断地为领域补充能量,这无疑极大地减轻了张子瑜维持领域的基础消耗,让他能将更多心神投入到更深层次的感悟和对敌手段的开发上。
“成功了!”张子瑜睁开双眼,眸中难掩喜色。他感觉到,自己对这片星域的掌控力,随着星轨的初步构建,提升了一个台阶。
他的成功也立刻引起了同伴的注意。
“咦?感觉……这里的灵气好像更浓了?呼吸一口都感觉精神焕发!”石破天停下与墨渊的对练,用力吸了吸鼻子,一脸惊奇。
潘小婷从静修中醒来,感受着周身变得更加活跃和精纯的星辉与灵气,看向张子瑜的目光带着欣赏与骄傲。她能感觉到,张子瑜在符阵与领域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苏晓更是兴奋地跑过来:“张公子,你成功了?这聚灵的效果,感觉比我的微型阵盘强好多!”
张子瑜笑着点头,将星轨与聚灵符文结合的思路与众人分享。这并非藏私,而是希望集思广益,毕竟每个人对力量的理解不同,或许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果然,潘小婷若有所思:“子瑜,你这以星轨为脉,符文为络的思路,与《九转固魂阵》中‘以神念构架魂力循环网络’的原理颇有相通之处。或许,固魂之效,亦可依此尝试?”
苏晓也受到启发:“对啊!如果能把固魂阵的效果也融入星轨,那我们在领域内修炼,岂不是连神魂都能得到持续温养和加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星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和广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子瑜开始尝试将《九转固魂阵》的部分原理融入星轨,这是一个比聚灵阵更精细、更考验心神力量的工程。进展缓慢,但他乐在其中。
潘小婷则在稳固自身修为的同时,开始系统地向苏晓传授更精深的符阵知识,将她作为未来的核心符阵师培养。苏晓天赋不俗,又有婆婆从旁指点,进步飞快。
石破天和墨渊的对练也升级了。石破天不再满足于力量的对轰,开始琢磨如何将星域的加持之力更巧妙地融入拳势,甚至尝试模仿星轨的运转,让拳力更加凝聚且变化多端。而墨渊,则在适应星域后,开始研究如何利用星辉的“洞察”特性来反制自己的影遁,以此磨练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与刺杀能力。
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并在相互砥砺中飞速成长。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张子瑜通过初步构建的星轨网络,感知到了一丝极其隐晦、却挥之不去的异样。
那并非来自外界的攻击或窥探,而是源自星域本身,源自那与星域紧密相连的星骸矿心。
通过星轨的共鸣,他偶尔能捕捉到一丝从地底矿心传来的、极其微弱的“杂音”。那感觉,就像是一首宏大乐章中,偶尔混入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虽然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却真实存在。
是之前邪异裂缝残留的影响?还是……矿心深处,另有玄机,或者说……隐患?
张子瑜将这份隐忧压在心底,没有立刻告知众人,以免影响大家的修行热情。但他暗自决定,待星域再稳固一些,对星轨的掌控再精深几分,必须要想办法深入地探查一番矿心的情况。
而在遥远的葬神渊,那苏醒的古老存在,在发出那道无形意念后,猩红的眼眸并未闭合。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又像是在积蓄着力量。一丝丝更加凝练、更加隐蔽的黑暗气息,正如同植物的根系,向着北大路更深、更广的区域,悄然渗透……风暴,仍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