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谷的清晨,带着露水的微凉 —— 距离首批跨域作物播种已过去三天,试验田中央监测屏上的数据开始出现新变化:本源养分区的 “种子萌发传感器” 显示,部分本源小麦种子的胚根已突破种皮,长度达 0.3 厘米;星光调控区的星光水稻虽未破土,但传感器捕捉到了种子内部的胚芽活动信号;魂息防护区的魂息油菜和生机培育区的生机蔬菜也进入了萌发准备阶段。四界技术团队与理事会专项小组早早抵达试验田,开启萌发期的全天候监测与守护。
“小光斑,先读取各功能区的实时萌发数据!” 灵汐盯着中央监测屏,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每种作物的详细生长曲线。数据显示,本源养分区的小麦萌发率达 75%,但有 10% 的种子胚根生长缓慢,仅 0.1 厘米,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可能是土壤中的本源养分分布不均!” 灵汐推测道,小光斑立刻叼着微型养分检测仪,在该区域密集选取 10 个检测点,果然发现胚根生长缓慢的种子周围,本源养分浓度比其他区域低 12%。
“技术小组启动‘精准补肥方案’!” 星芽通过理事会通讯器召集玄门与妖域团队。玄门弟子带来 “本源养分注射器”,注射器的针头经过特殊处理,能深入土壤 10 厘米处,精准将养分剂注入胚根周围,避免损伤新生根系;妖域团队则配合打开该区域的生机导管,以脉冲模式释放微量生机力,促进养分吸收。小光斑在旁协助定位,用翅膀轻轻标记出胚根生长缓慢的种子位置,玄门弟子根据标记精准注射,半小时后,传感器数据显示,这些种子的胚根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每小时新增长度从 0.02 厘米提升至 0.05 厘米。
天蛊技术团队的重点是 “星光调控区的萌发环境稳定”。清晨 6 点,星落谷上空出现云层,导致自然星光强度从 3.5 倍骤降至 2.8 倍,中央监测屏上的水稻胚芽活动信号瞬间减弱。“立刻启动星光应急补充系统!” 点点通过控制面板下达指令,星光调控区的 4 座星光反射塔同时切换为 “储能释放模式”,塔内储备的星光能量通过聚光镜均匀投射到田间,同时,区域内的 6 盏星光补充灯全部亮起,将星光强度稳定在 3.5 倍的标准值。小光斑飞到反射塔下,仰头观察聚光镜的运行状态,发现其中一座塔的光线略有偏移,立刻用爪子轻触塔身的校准按钮,让光线重新聚焦在水稻种植区,确保每颗种子都能获得均匀的星光能量。
阿澈和绒绒的协调小组则密切关注 “魂息防护区的萌发适配性”。魂息油菜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对魂息浓度的敏感度高于预期 —— 部分种子因周围魂息浓度过高(90%),出现胚根顶端发黄的现象。“协调小组调整魂息防护网参数!” 阿澈通过远程系统,将该区域的魂息浓度从 85% 降至 80%,同时,绒绒带着幽冥弟子,用 “魂息稀释喷雾” 对发黄胚根周围的土壤进行轻度喷洒,降低局部魂息浓度。小光斑协助监测调整效果,每隔 15 分钟就用魂息检测仪读取数据,当看到发黄的胚根逐渐恢复洁白,它的翅膀忍不住轻快地颤动起来。
生机培育区的情况相对稳定,但芽芽在巡查中发现,有 5 株生机蔬菜的种子因靠近生机导管出口,受到的生机力过强,种皮出现过早破裂的迹象,若不干预,可能导致胚芽暴露在土壤中受杂菌侵袭。“启动‘生机缓冲方案’!” 阿苗迅速做出反应,妖域弟子用 “生机阻隔片”(由生机藤纤维压制而成)包裹住导管出口,减缓生机力释放速度;同时,在种子周围埋入 “吸附型生机颗粒”,吸收过量的生机能量。小光斑帮忙搬运阻隔片和颗粒,还会用翅膀轻轻拂过种子表面,像是在安抚这些即将萌发的小生命。
上午 10 点,试验田迎来首个 “萌发小高峰”—— 本源养分区的第一株小麦胚根突破土层,淡白色的根系在土壤表面伸展,紧接着,第二株、第三株…… 短短半小时内,就有 30 株小麦完成破土;星光调控区的水稻虽未露面,但传感器显示,胚芽长度已达 1 厘米,距离破土仅一步之遥;魂息防护区的油菜种子开始出现种皮开裂,隐约可见淡绿色的胚轴;生机培育区的 2 株蔬菜种子也顺利萌发,胚根扎向生机导管方向。
宣传小组第一时间记录下这一珍贵时刻。点点带着影像团队,用高清摄像机近距离拍摄小麦破土的细节,镜头下,胚根顶开土壤的瞬间,带着湿润的泥土颗粒,充满生命的力量;同时,宣传小组通过共生记忆玉推送 “萌发期特别日志”,将实时画面与数据同步给四界民众,日志发布仅 1 小时,就收到了上千条留言:“看到小麦破土太激动了!”“四界协作培育的作物果然不一样”“期待看到它们长大结果”…… 小光斑也出现在日志画面中,它守护在破土小麦旁的身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片段之一。
午后,意外情况再次出现 —— 魂息防护区的边缘地带,因靠近试验田外围,受到山谷微风的影响,部分油菜种子被风吹得移位,导致胚根生长方向偏离魂息防护网,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魂息保护。“协调小组组织‘种子归位’!” 阿澈召集幽冥与妖域团队,幽冥弟子用 “魂息牵引丝” 轻轻缠绕住移位的种子,缓慢将其拉回原位,避免损伤胚根;妖域团队则在种子周围种植 “迷你固定藤”,藤苗快速生长,将种子稳定在土壤中。小光斑在旁协助,用翅膀挡住部分风力,为归位工作创造稳定环境,归位完成后,它还会用魂息检测仪确认种子周围的魂息浓度,确保符合生长要求。
傍晚时分,当天的萌发监测与守护工作接近尾声。中央监测屏显示:本源小麦的萌发率提升至 88%,胚根平均长度 0.5 厘米;星光水稻的胚芽活动信号增强,预计明天就能破土;魂息油菜的种皮开裂率达 90%,胚轴平均长度 0.2 厘米;生机蔬菜的萌发率达 85%,部分已开始长出子叶。技术小组更新了 “萌发期守护手册”,在手册中补充了养分补充、星光应急、魂息调整的具体参数,为后续监测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理事会专项小组召开晚间线上会议,总结当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灵汐强调:“萌发期是作物生长最脆弱的阶段,任何环境波动都可能影响后续生长,技术小组要继续优化监测频率,协调小组需确保资源快速调配,宣传小组要及时传递生长动态,让四界民众感受到跨域共生的生命力。” 各小组代表纷纷表态,将根据当天的经验,调整后续工作方案,确保作物顺利度过萌发期。
夜幕降临,试验田的监测系统仍在高效运行,中央监测屏上的胚根生长曲线持续向上延伸;星光反射塔和补充灯保持着稳定的能量输出,为夜间萌发的种子提供保障;魂息防护网的淡紫微光在夜色中轻轻闪烁,守护着破土而出的新生;生机导管缓慢释放着生机力,滋养着每一颗渴望生长的种子。小光斑趴在灵汐肩头,目光透过夜色,似乎能看到土壤中那些努力伸展的胚根,翅膀偶尔轻轻颤动,像是在为这些新生的生命加油。
灵汐知道,萌发期的守护只是跨域作物培育的一小段旅程,未来还会遇到更多挑战 —— 比如作物进入生长期后的病虫害防治、不同作物间的能量竞争、环境变化对生长的影响等。但看着眼前这些突破土层的胚根,感受着四界团队紧密协作的力量,她心中充满信心:只要始终以敬畏之心守护每一个生命,以协作之力应对每一个挑战,这些跨域作物终将茁壮成长,结出象征四界共生的丰硕果实,为跨域合作写下更生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