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炎莽荒边缘,赤岩山脉深处。
一支约二十人的小队正在崎岖的山道间无声疾行。他们身着统一的暗红色制式皮甲,外罩轻便的金属胸铠,头盔压低,只露出下半张冷峻的脸庞。每个人的动作都精准而高效,脚步落地极轻,如同贴着地面滑行的猎豹,唯有甲片偶尔碰撞发出的细微铿锵声,以及背负的各式奇特器械在行动间带出的低沉嗡鸣,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这是烈焱军府麾下,专司追踪、缉捕、清剿的“巡狩司”精锐——“赤隼”小队。
小队首领是一名面色黝黑、眼神如鹰的中年校尉,代号“赤牙”。他此刻正低头看着手中一个罗盘状的金属仪器。仪器的核心并非指针,而是一小撮悬浮在淡蓝色光晕中的金色沙粒,正极其缓慢地、断断续续地向着某个方向偏转。
“寻迹金尘反应微弱,但指向稳定。”赤牙的声音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如同在汇报数据,“目标区域内残留的‘焚天金’炎煞粒子,正沿地下暗河支流,向东北方向漂移扩散。浓度峰值出现在我们目前所在方位下游约三十里处,符合‘猎物’可能上岸的区域。”
他身边一名副手,手持一本硬皮封面的簿册和一支特制的炭笔,迅速记录着:“记录:玄字七四区域,暗河‘幽蟒’支流下游,寻迹金尘指向东北,浓度峰值距鬼哭壑战场直线距离约一百二十里。推断目标一(林尘)及可能庇护者(身份不明老者)已脱离主河道,潜藏于缓冲地带。”
“缓冲地带……”赤牙冷哼一声,抬头望向东北方那一片层峦叠嶂、势力交错的模糊山影,“三不管的区域,正好方便老鼠打洞。”
烈焱军府的体系,如同其信奉的法家思想一般,等级森严,法令严明,效率至上。整个军府如同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战争机器,由至高无上的“军主”统御,其下分设“征伐”、“巡狩”、“匠造”、“律政”四司,各司其职,互不统属却又紧密协作。
“征伐司”对外征战,开疆拓土;“匠造司”钻研技术,打造军械与灵韵金器具;“律政司”制定法令,监督内部,确保绝对忠诚;而“巡狩司”,则是对内的利刃与耳目,负责维护军府境内稳定,清剿一切不服管束的势力与个人,并执行跨区域的特殊追踪与清除任务。
“赤隼”小队,便是“巡狩司”这把利刃上最锋利的齿尖之一。他们不仅个体实力强悍,精通追踪、潜伏、搏杀,更配备了军府最先进的灵韵金辅助装备。
“分析目标状态。”赤牙继续下令。
另一名队员立刻上前,他手中托着一个更加复杂的、带有水晶透镜和细微符纹的金属圆筒,透过镜片观察着空气中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灵韵残留。
“报告校尉。根据‘灵韵视界’反馈,目标一(林尘)体内‘焚天金’炎煞残留活跃度持续降低,衰减速度异常,不符合自然消散模型。推断其可能寻找到某种压制或化解炎煞的方法,或有高人相助。其本身灵韵波动……微弱,但存在一种难以解析的‘惰性’特质,与数据库中所载任何已知修行路数均不匹配。”
“哦?”赤牙眼中闪过一丝感兴趣的光芒,“能化解焚天金炎煞?还有未知的灵韵特质……看来焚山那家伙这次遇到的,不只是普通的小老鼠。记录:目标一威胁等级上调,疑似掌握特殊法门或身负隐秘传承。”
“是!”副手迅速记录。
“目标二,庇护者,灵韵残留痕迹显示,其真气属性中正平和,偏木行,修为深厚,预估在‘通幽’境中阶以上。擅长隐匿与防护,战斗风格……偏向引导与化解,疑似儒家或道家旁支。”
一条条信息被迅速汇总、分析、记录。烈焱军府强大的情报网络和组织能力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追踪林尘和竹翁的物理位置,更在分析他们的状态、实力、甚至可能的功法路数。
“奥莱西亚人提供的‘环境灵韵背景扰动图谱’比对完成。”又一名负责技术的士兵报告,“目标区域近期灵韵背景存在非自然扰动,与‘幽蟒’支流沿岸十七处可能藏身点中的三处吻合。初步筛选出最有可能藏匿点两处,已标注。”
赤牙接过士兵递来的羊皮地图,上面已经用醒目的朱红色标记出了两个圆圈。他的手指在其中一处点了点:“这里,废弃的‘石泉村’,距离金尘浓度峰值区最近,环境相对独立,易于隐蔽也易于被围困。优先排查。”
“命令:第一、二战斗组,呈钳形散开,封锁石泉村所有出口及制高点。第三技术组,在外围布设‘静默符阵’和‘灵韵感应结界’,防止目标再次利用特殊手段逃脱或传递信息。通讯兵,向最近的‘烽火台’发送加密讯息,请求‘影卫’支援,预防可能存在的第三方势力干扰。”
“记住,”赤牙的目光扫过所有队员,冰冷而肃杀,“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回收‘无名’断剑,擒获或清除目标林尘。任何阻拦者,视同敌对,格杀勿论。军府法令,高于一切!”
“诺!”二十人齐声低喝,声音不大,却带着铁血般的肃杀之气。
下一刻,整个小队如同精密的齿轮再次咬合,无声无息地散入山林,如同一张死亡的大网,向着那个标记为“石泉村”的废弃村落,悄然罩下。
他们代表着烈焱军府那冰冷无情的意志,是法家“法、势、术”理念在现实中最极致的体现。在这台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然而,他们此次追踪的目标,却并非寻常的“老鼠”。
那是一个刚刚在体内初步理顺了冰火之力的少年,一个身负神秘断剑和未知身世的“变数”。
猎手与猎物的身份,在这错综复杂的乱世棋局中,或许并非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