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遇那番顾全大局的话音刚落,甲板上的气氛虽然缓和,但依旧弥漫着一丝淡淡的遗憾和等待的焦灼。那条接近五百斤的蓝鳍金枪鱼依旧静静悬在吊机上,在南海的阳光下闪烁着幽蓝而略带悲壮的光泽,仿佛一个被暂停的传奇。
“唉,白瞎了这么大一条鱼……”王小虎挠了挠他那头硬茬似的短发,吊着的胳膊让他动作有些滑稽,他凑到鱼旁边,用没受伤的手比划着,“这得做多少顿生鱼片、煎多少块鱼排啊!遇哥,你说这科研取样,不会把最好的部位都给取走吧?那咱们不是亏大了?”
苏婷在一旁听得直翻白眼,没好气地轻轻拧了他一下:“你就知道吃!国家有国家的规定,保护濒危物种是正事!再说了,遇哥刚才不都说了吗,过程最重要!你呀,思想觉悟有待提高!”
“我这不是……替大家觉得可惜嘛!”王小虎讪讪地辩解,但声音在苏婷“威严”的目光下越来越小。
孙宇倒是很快调整了心态,他又推了推他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重新闪烁起研究者的光芒,他围着金枪鱼转悠,嘴里又开始念念有词:“从科研角度讲,这确实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样本!成体蓝鳍金枪鱼的肌肉结构、脂肪代谢、重金属富集情况,以及其长途洄游的生理适应机制,都是极好的研究课题!如果能拿到一些组织样本,哪怕是依法采集后剩余的部分,对我们的仿生学研究也有很大价值……” 他越说越兴奋,下意识地又想去摸他的宝贝笔记本。
李文博相对务实,他看向陈遇,冷静地分析:“陈总,既然要配合调查和科研,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钓获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水深、使用的钓具和饵料,最好能有影像资料证明是娱乐性钓获而非商业捕捞。周凯,你刚才拍的照片和视频都很关键。”
周凯立刻拍了拍胸前的相机,自信满满:“放心吧李工!从遇哥中鱼到搏斗,再到最后起鱼,全过程高清无码,多个角度,保证记录得明明白白!连虎子哥那着急上火的表情包我都拍了好几张,绝对证据确凿!” 他的话又引来一阵轻笑,冲散了些许沉闷。
陈遇点了点头,对李文博的提醒表示赞同:“文博考虑得周到。莉莉,这方面你协助一下周凯和文博,把资料整理好。毛蛋,你跟船老大沟通一下,把我们的航行轨迹、停泊坐标这些数据也准备好。”
“明白。”
“交给我,遇哥。”
林莉和毛蛋立刻应下,开始分头准备。
孩子们虽然不太明白大人们在讨论什么,但也能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安安仰着小脸,拉着陈遇的裤腿,奶声奶气地问:“爸爸,大鱼鱼不能吃了吗?它是不是生病了?”
陈遇弯腰把女儿抱起来,虽然手臂依旧酸软,但还是稳稳地托住她,耐心解释道:“大鱼没有生病,它很健康,也很厉害。但是呢,像它这样特别大、特别稀有的鱼宝宝,就像熊猫一样,是需要被保护的。所以我们要把它交给专门研究鱼类的科学家叔叔阿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它,保护更多像它这样的鱼宝宝,好不好?”
安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小脑袋:“哦……那科学家叔叔阿姨会照顾好它吗?”
“会的,他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它的。”陈遇肯定地说,心里却知道,这条鱼的命运,大概率是在完成科研取样后,被依法处理。但他不希望过早地将这种现实的残酷告诉孩子。
希希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突然开口:“爸爸,那我们把和它比赛(搏斗)的过程记住,是不是比吃掉它更重要?”
陈遇有些惊讶于儿子的早慧和感悟,他摸了摸希希的头,欣慰地说:“希希说得对。记住这个过程,记住爸爸和它较量的每一分钟,记住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勇气,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我们这次出海最大的收获。”
就在大家逐渐接受现实,并开始积极准备配合工作时,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两个快速接近的黑点。随着距离拉近,可以看清那是一艘涂着蓝白色涂装、造型威武的中国海警执法船,以及一艘体型稍小、但看起来同样专业的海洋科考船。
“来了。”陈平看着远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种普通老百姓见到国家力量时本能的肃然。
很快,两艘船靠近并平稳地停靠在海钓船旁边。海警船上下来几名穿着笔挺制服、表情严肃的执法人员,而科考船上则下来几位穿着蓝色科研工作服、戴着眼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到来,让甲板上的气氛再次变得正式起来。
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面容刚毅的海警警官,肩章显示着他的职级。他首先出示了证件,声音洪亮而规范:“您好,我们是国家海洋与渔业局执法总队暨中国海警局的。请问哪位是陈遇先生?”
“我就是。”陈遇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回应。
警官的目光扫过甲板上那条巨大的金枪鱼,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但很快恢复严肃:“陈先生,我们接到通知,依法对您钓获的这条大型蓝鳍金枪鱼(待鉴定)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国际公约,我们需要对钓获过程进行调查核实,并对渔获物依法进行处置。请配合我们的工作。”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陈遇点头,随即示意周凯和李文博将准备好的资料递上,“这是我们钓获过程的记录和部分影像资料,还有船只的航行数据。”
与此同时,那几位科研人员也已经在海钓船船员的协助下,开始对金枪鱼进行初步的检查和测量。他们动作专业而迅速,拿着各种仪器在鱼身上进行测量、记录,并小心翼翼地提取了鳍条样本、肌肉组织和一些体表黏液样本。
一位看起来是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在完成初步工作后,走到陈遇和那位海警警官面前,他的眼神中带着科研工作者的专注和一丝兴奋:“初步判断,这确实是一条极其罕见的、体型巨大的黄鳍金枪鱼成体(注:根据现实设定调整,严格意义上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在中国南海极为罕见,更为常见的是其近亲黄鳍金枪鱼等,同样受保护),在南海海域钓获如此个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感谢陈先生和各位的配合,这些样本和数据对我们研究南海金枪鱼种群生态、年龄生长以及洄游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老教授的话,让陈遇等人心中那份因“损失”巨鱼而产生的遗憾,稍微得到了一些慰藉。至少,这条鱼的价值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延续。
海警警官在仔细核查了所有资料,并与科研人员沟通后,脸色缓和了不少,他对陈遇说道:“陈先生,根据目前核实的情况,以及周凯先生提供的清晰影像资料,可以初步认定您的钓获行为属于娱乐性海钓范畴,并非故意违规。但是,鉴于钓获物属于受保护物种,且个体巨大,我们仍需依法对渔获物进行没收处理。后续可能会有相关的行政处罚告知,请保持通讯畅通。感谢你们的理解和配合。”
听到“没收”二字,王小虎的嘴角还是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但看到陈遇平静的眼神,他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就在这时,那位老教授似乎想起了什么,他扶了扶眼镜,看向陈遇,语气带着一丝好奇和探究:“陈先生,刚才我听我的助手说,您在搏斗这条鱼的过程中,技巧非常娴熟,尤其是在控制鱼竿和泄力,应对它的猛烈冲击方面,表现得不像一般的休闲钓手。冒昧问一句,您是否接受过专业的海钓训练?或者,对鱼类行为学和钓具力学有特别的研究?”
陈遇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位老教授会问这个,他谦逊地笑了笑,回答道:“教授您过奖了。我只是个人比较喜欢钓鱼,跟着一些老师傅学过点皮毛,自己也喜欢琢磨。至于力学什么的,谈不上研究,就是平时摆弄钓具的时候,会多想想怎么更顺手、更有效率。”
老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点了点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出真知。不瞒您说,我们海洋生物研究,有时候也需要借鉴一些垂钓高手的经验,尤其是在理解鱼类在不同水层、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反应方面。有时候,你们的直观感受,比我们单纯的数据分析更敏锐。” 他顿了顿,仿佛随口一提般说道,“我们研究所最近正好在做一个关于大型海洋鱼类瞬间爆发力与持续耐力关系,以及其身体结构与流体动力学优化的交叉学科项目,需要分析鱼类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微观测力数据。可惜,合适的活体或者极其新鲜的样本太难得了……今天这条鱼,虽然很棒,但毕竟已经……”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孙宇在一旁听得眼睛发亮,忍不住插话道:“教授!您说的这个项目太有意思了!这涉及到生物力学、材料疲劳分析等多个前沿领域啊!我们旭遇集团旗下的研发中心,最近也在做一些新型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性能模拟,说不定……呃……” 他说到一半,看到苏雨晴嗔怪的眼神,才意识到自己又差点在工作场合之外“发病”,赶紧刹住车,尴尬地笑了笑。
老教授却对孙宇的话产生了兴趣,他看向孙宇,又看了看陈遇:“哦?旭遇集团?我好像听说过,是滨城那家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很有建树的企业?你们也对仿生学和应用力学感兴趣?”
陈遇心中一动,隐约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契机,他接过话头,态度诚恳:“是的,教授。我们集团确实有材料研发的业务,也一直关注前沿科技。尤其是我们主营的‘星煌’系列特种复合材料,对材料在复杂应力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极高。如果能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中这些经过亿万年进化优化的‘结构设计’,比如像金枪鱼这样高效游泳机器的身体构造,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全新的研发思路。”
老教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陈遇:“我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郑海洋,主要研究方向是海洋鱼类生理生态与生物力学。陈总,还有这位……孙主任是吧?你们的想法很有见地。仿生学确实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灵感来源。等这次的研究数据出来,如果你们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找个时间,从交叉学科的角度交流一下。我们研究所在鱼类运动机理和结构分析方面有一些独特的设备和技术积累。”
郑海洋! 陈遇心中一震,立刻想起了之前杨振军通报南海“海渊之眼”情况时,提到过这位首席科学家!没想到竟然在这里,以这种方式遇到了!他双手接过名片,郑重地说:“原来是郑首席,久仰大名!非常感谢您的邀请,我们非常期待能有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 他也立刻让林莉拿出了自己的名片,递给郑海洋。
这次意外的官方接触,似乎正在朝着一个意想不到的、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
海警的执法程序和科研人员的取样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终,那条承载了无数惊叹与遗憾的巨物金枪鱼,被小心翼翼地转移到了科考船上。海警执法船在完成所有手续后,也鸣笛示意,缓缓驶离。
看着两艘船远去,消失在蔚蓝的海天一色中,甲板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唉,最后还是没保住啊。”王小虎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旁边的钓箱上,看着空荡荡的吊机挂钩,有些怅然若失。
“行啦,虎子,别唉声叹气的了。”毛蛋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受伤的那边),“你没听那位郑教授说吗?这鱼能为国家科研做贡献,价值更大!再说了,遇哥这不还因祸得福,跟国家级的海洋研究所搭上线了吗?说不定以后咱们‘星煌’材料还能从鱼身上找到灵感,变得更牛逼呢!这买卖不亏!”
“就是!”周凯也凑过来,晃着相机,“最重要的是过程!我相机里可都记录着呢!遇哥搏斗巨鱼的英姿,那绝对能做成经典纪录片!等回去了,我好好剪辑一下,保证比吃一顿鱼肉更让人热血沸腾!”
孙宇则还在兴奋中,拉着李文博讨论:“老李,你听见了吗?郑海洋教授!那可是国内海洋生物力学的大牛!他们的研究数据,如果能和我们材料疲劳测试的数据结合起来分析,说不定真能发现点新东西!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准备一下我们‘星煌’材料在模拟极端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数据……”
李文博虽然不像孙宇那么外露,但眼中也闪烁着思考的光芒:“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仿生学在轻量化结构和抗疲劳设计方面,一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先内部立项,做一些前期调研。”
陈遇看着迅速从失落中恢复过来,并开始积极展望未来的兄弟们,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和踏实。这就是他的团队,总能从挑战和变化中找到新的机会和动力。
“好了,大鱼的故事告一段落。”陈遇拍了拍手,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脸上露出了笑容,“虽然鱼没了,但咱们的假期还在继续!这南海的风光不能辜负,剩下的时间,咱们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船老大,麻烦看看附近还有没有别的钓点,咱们争取再钓几条能吃的鱼晚上加餐!”
“好嘞!陈老板放心,包在我身上!”船老大爽快地应道,立刻去调整航线。
气氛重新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孩子们听说晚上可能还有鱼吃,又开心起来。大人们也纷纷收拾心情,重新拿起鱼竿,或者躺在甲板的躺椅上,享受着南海的阳光与海风。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切恢复平静悠闲的时刻,陈遇放在口袋里的那部加密手机,发出了持续而轻微的震动。这个震动频率,代表的是最高优先级的通讯。
陈遇的心微微一沉,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许。他对身边的林莉低声道:“我接个电话。”
林莉看到他神色的细微变化,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陈遇快步走回自己的客舱,关上门,按下了接听键。
“陈遇同志,”杨振军那熟悉沉稳,但此刻带着一丝凝重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打扰你休假了。关于唐纳德·陈留下的那个加密存储器,我们的技术专家刚刚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