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斯图加特的专利诉讼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旭遇”产业园深处的培训基地内,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然悄然升级。IGFA那份带着明显倾向性的“推荐标准”,如同一道若隐若现的枷锁,悬在了每一位志在国际赛场的“掠食者”和“遇龙”战队队员心头。压力,化作了训练池边更加凝重的空气和队员们更加拼命的汗水。
程老爷子站在池边,双手负后,身形挺拔如松,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正在进行常规训练的队员们。他的眉头微微锁着,显然对目前的状态并不完全满意。
“停!”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队员耳中,训练池边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水流轻轻拍打池壁的声音。
所有人都停下动作,望向这位德高望重的总教练。
“我知道,外面现在风声很紧。”程老爷子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人说,咱们的竿子,以后可能打不了某些高级别的国际赛了。说咱们的技术,不够‘标准’。”
他顿了顿,目光从赵猛、李默、刘星、孙小海等主力队员脸上一一扫过,看到了他们眼中隐藏的不甘、忧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
“扯他娘的淡!”站在程老爷子身旁的老韩教练忍不住爆了粗口,脸色涨红,“老子就不信,不用他那劳什子等离子体,就钓不上鱼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程老爷子抬手,示意老韩稍安勿躁。他脸上非但没有怒色,反而露出一丝淡淡的、带着点高深莫测的笑意。
“老韩说得对,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程老爷子重复了一遍,语气却更加深沉,“但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抱怨规矩,而是要让自己变成那个‘活’的人,让任何规矩,都限制不了我们!”
他走到摆放整齐的钓具架前,随手拿起一支“掠食者·破浪·盾”,又拿起一支“遇龙”竞技竿,甚至还有几支来自其他品牌、包括日利“雷霆”系列的钓竿。
“从今天开始,特训内容调整。”程老爷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进行‘无差别适配’训练!”
“无差别适配?”赵猛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对!”程老爷子点头,“接下来的训练,你们不再固定使用我们‘旭遇’的钓竿。我会随机分配不同品牌、不同调性、甚至不同技术的钓竿给你们使用!包括那些符合所谓‘等离子体标准’的竿子!”
此言一出,队员们一片哗然。连一向沉稳的李默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程老,这……这是为什么?”刘星忍不住问道,“我们不应该更熟悉和信任自己的装备吗?”
“熟悉和信任自己的装备,是基础。”程老爷子耐心解释,“但真正的顶尖高手,不能只会用自己的枪!战场上,你可能会捡到敌人的枪,也可能你的枪突然坏了,你怎么办?投降吗?”
他目光锐利:“我们要练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任何一支到手的钓竿!读懂它的‘脾气’,摸清它的‘腰力’,知道它的优势和短板!无论它是什么品牌,用了什么技术!只有这样,当外界用所谓的‘标准’来限制我们时,我们才能从容应对,甚至利用规则,反将一军!”
秦老爷子不知何时也溜达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小小的紫砂壶,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接口道:“老程这话在理。这就跟俺们做饭一样,不能只会用自家那口锅。换了灶台,换了锅,难道就不做饭了?真正的厨子,得是给啥家伙事儿都能做出好菜来!”
老韩教练虽然觉得有点憋屈,但也明白了两位老爷子的深意,扯着嗓子吼道:“都听见没?二老这是要给你们打通任督二脉!别愣着了!现在就开始!抽签!领竿!”
训练方式陡然改变,起初队员们极不适应。尤其是赵猛,他习惯了“掠食者·破浪·盾”那种澎湃的腰力和清晰的反馈,当拿到一支偏软调性的日利“清风”系列钓竿时,感觉浑身力气使不出来,抛投别扭,控鱼绵软,几次模拟咬口都因为发力过猛导致脱钩,气得他差点把竿子撅了。
“猛子!你那是钓鱼还是跟竿子较劲?!”程老爷子一声低喝,走到他身边,“竿软,你就不能用蛮力!得用巧劲!感受竿身的弯曲弧度,利用它的弹性去控鱼!你的力量是你的优势,但不懂得根据装备调整发力方式,那就是莽夫!”
赵猛喘着粗气,看着手中那支“不听话”的钓竿,满脸郁闷:“程老,这玩意儿轻飘飘的,使不上劲啊!”
“使不上劲?”程老爷子拿过那支“清风”,看似随意地一抖手腕,拟饵轻盈飞出,精准地落入三十米开外一个只有碗口大小的标点,入水声几不可闻。“你看,它需要你使蛮劲吗?它需要的是精准和柔和。你用驾驭烈马的方式去驾驭一只灵雀,能不出问题吗?”
赵猛看着老爷子那举重若轻的一抛,愣住了。他回想起自己之前几次在国际大赛上,就是因为太过依赖力量,在某些需要精细操控的场口吃了亏。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我再试试。”赵猛接过钓竿,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烦躁,不再想着如何去“征服”这根竿子,而是尝试去“感受”它。他放慢动作,减小发力,仔细体会着竿尖传递来的每一丝细微震动。
过程依旧磕磕绊绊,但他不再抱怨,眼神中的焦躁渐渐被一种专注的探索所取代。
与此同时,李默则展现出了他惊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拿到硬调的“雷霆”还是软调的“清风”,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坐姿、握竿手法和发力技巧,仿佛一台精密的适配仪器。他甚至开始有意识地总结不同调性钓竿在不同水情、鱼情下的优劣势,并在模拟对抗中灵活运用。
“默小子,你试试这支。”程老爷子将一支“旭遇”早期生产的、调性相对中庸的“探路者”系列钓竿递给李默,“用这支竿,去打那个最远的、有障碍的标点。”
李默接过竿,掂量了一下,又空挥了几下,点了点头。他没有急于抛投,而是先观察了风向、水流,然后选择了一种介于精准侧抛与大幅度荡抛之间的独特手法,拟饵划出一道又高又远的抛物线,虽然落点不如用惯用竿那么极致精准,但成功避开了障碍区,落入了目标水域。
“好!”秦老爷子忍不住赞了一声,“懂得因地制‘竿’,扬长避短,默小子这脑子,真是天生为竞技而生的。”
孙小海面临的则是心态的终极考验。程老爷子特意安排了几场完全模拟IGFA新规下、强调“环保”和“特定技术”宣传的对抗赛。比赛中,使用“合规”钓竿的模拟对手(由基地助教扮演)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心理干扰和战术挤压。
“小海,你看,人家用的可是‘未来标准’的竿子,你这‘非主流’技术,能行吗?”一个助教故意在孙小海旁边大声说道。
孙小海握着手中那支随机分配到的、并非等离子体技术的钓竿,手心有些出汗。他性格本就有些敏感,外界的质疑和压力很容易影响到他。开局几次失误后,他的动作明显变得僵硬,眼神也开始游离。
“孙小海!”程老爷子没有像老韩那样怒吼,而是用平静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叫了他的名字,“抬起头,看着水面!你钓的是水里的鱼,还是别人嘴里的舌头?”
孙小海浑身一颤,抬起头,对上程老爷子那双深邃而平静的眼睛。
“记住,竿子在手,天下你有。”程老爷子缓缓道,“管他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你的专注,才是你最强的武器!别人越是想干扰你,你越是要沉进去,沉到水里,沉到你和鱼的世界里去!”
孙小海用力抿了抿嘴唇,重重点头。他不再去听旁边的闲言碎语,不再去想什么狗屁标准,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竿尖、钓线和水下的那片空间。他的呼吸逐渐平稳,动作重新变得流畅。在一次长达十分钟的耐心等待和周旋后,他成功抓住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口,起获一尾关键目标鱼!
当那尾鱼出水的那一刻,孙小海眼中仿佛有某种枷锁被打碎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光芒在他眼中闪耀。他不再是那个容易被外界影响的新人,他开始真正相信自己的力量。
老韩教练看着队员们的蜕变,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只能变着法子在后勤上支持。他不知从哪儿搞来了一套更先进的、可以模拟不同水深、压力、甚至鱼类挣扎模式的“智能拉力测试系统”,让队员们在不同钓竿上体验应对各种“巨物”的感觉。
“都给老子好好感受!别到时候换了根不熟悉的竿子,被鱼拉水里去了!”老韩教练嗓门洪亮地督促着。
赵强也没闲着,他的饵料实验室成了队员们的“能量补给站”和“心情放松屋”。训练间隙,他端着一锅锅散发着奇异但据说能“补充元气”的汤汤水水,逼着队员们喝下。
“猛子!来,干了这碗‘定心汤’!俺加了新采的薄荷和洋甘菊,保证让你火气全消,心静如水!”赵强堵住刚跟一根调性古怪的钓竿较完劲、满脸通红的赵猛。
赵猛看着那碗绿油油、散发着清凉气息的汤水,一脸抗拒:“强子叔,你这又是啥新配方?看着跟池塘里的水似的……”
“嘿!不识货!”赵强眼睛一瞪,“这可是俺请教了秦老,根据古方改良的!清热降躁,舒筋活络!快喝!不喝下次不给你特供‘深海幽灵’了!”
迫于“幽灵”饵料的威胁,赵猛只好捏着鼻子,咕咚咕咚灌了下去。一股清凉之意从喉咙直达胃部,竟然真的让他心头的烦躁消退了不少。
“咦?好像……有点用?”赵猛砸吧砸吧嘴,惊讶道。
赵强得意地一扬下巴:“那必须的!俺老赵出品,必属精品!”他又转向李默,“默小子,你也来一碗?俺这还有‘凝神汤’,专治各种心神不宁!”
李默礼貌地摇摇头:“谢谢强子叔,我不用。”
孙小海则主动接过一碗,小口喝着,感受着那淡淡的草药香在口中弥漫,紧绷的神经似乎也松弛了一些。
训练是艰苦的,甚至是折磨人的。但在这高强度的“无差别适配”锤炼下,队员们的潜力被一点点逼了出来,技术短板被弥补,心态意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磨砺。
赵猛逐渐克服了依赖蛮力和固定装备的习惯,开始真正理解“控竿”的精髓。在一次模拟强逆风环境的训练中,他使用一支调性偏软的钓竿,竟然打出了堪比以往用惯用竿的精准度和距离,并且在与模拟“巨物”的对抗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和细腻操控,利用竿身的每一分弹性,稳稳地将“鱼”控住。当他成功“起鱼”后,看着手中那支原本被他嫌弃的软竿,眼神复杂,最终化作一声感慨:“他娘的,原来不是竿子不行,是老子的手不行啊!”
这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老韩教练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臭小子!总算开窍了!”
李默则在“多竿型快速适配”上走到了极致。他甚至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在一天内熟练使用超过五种不同品牌、不同调性的钓竿完成指定训练科目。他的大脑仿佛一个高速运行的数据库,快速分析、记忆、调用着每一种钓竿的特性,并融入到自己的战术体系中。他开始尝试在比赛中根据瞬息万变的鱼情和水情,快速切换不同钓竿,以达到最优的作钓效果,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术思路,让程老爷子和秦老爷子都暗自点头。
孙小海的蜕变则更为内在。他不再轻易被外界干扰,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在一次高强度的队内模拟对抗赛中,他抽到的是一支性能并不突出的老款钓竿,对手则使用了宣传得天花乱坠的“合规”新品。面对对手不断的言语挑衅和战术压迫,孙小海始终面色平静,如同老僧入定,完全沉浸在自我的节奏中。他利用对水情的精确阅读和老款钓竿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独特优势,稳扎稳打,最终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对手!这场比赛,彻底奠定了他内心的强大自信。
就在队员们经历着脱胎换骨般的特训时,基地的生活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父辈们拼搏的氛围。
希希和牛牛不再满足于用乐高拼钓竿模型,而是缠着程老爷子和王小虎,用废弃的碳布边角料和旧竿节,给他们做了两把小小的、真正可以伸缩的“迷你路亚竿”。两个小家伙每天放学后,就在基地后面的小池塘边,像模像样地练习“抛投”,虽然动作稚嫩,拟饵也经常挂到树上,但那认真的小模样,逗得大人们忍俊不禁。
“手腕!手腕要放松!像这样!”希希学着赵猛的样子,用力一甩,结果小竿子脱手而出,飞进了池塘里。
“哎呀!我的竿!”希希急得大叫。
牛牛在一旁哈哈大笑:“希希哥,你这是‘人打窝’啊!”
站在不远处看着的程老爷子和王小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小虎赶紧下水把竿子捞起来,忍着笑对儿子说:“臭小子,劲儿使大了!钓鱼不是比谁力气大,是比谁更巧!”
安安则成了赵强最新“科研成果”——“彩虹泡泡饵”幼儿安抚版的最大“受害者”。这小丫头看着水里缓缓升起的、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的持久气泡,兴奋得手舞足蹈,伸出小胖手就去抓,弄得满手都是黏糊糊、带着淡淡奶香的胶质,还试图往旁边看书的晓晓哥哥脸上抹。
“安安!不可以!”林莉赶紧制止,拿湿巾给她擦手,哭笑不得地对赵强说,“强子,你这‘泡泡饵’看来对人类的吸引力是真不小啊,连幼儿版都这么有效果。”
赵强挠着头,嘿嘿直笑:“意外,纯属意外!俺这主要是研发思路发散了一下……不过看样子,对幼年期人类止哭闹、促欢乐有显着效果哈!可以考虑申请个新专利,就叫‘赵氏安抚神奇泡泡’!”
王静嗔怪地拍了赵强一下:“你就不能研究点靠谱的!尽拿孩子们做实验!”
苏雨晴则拉着林莉,看着在池塘边努力练习的儿子晓晓和玩泡泡玩得不亦乐乎的安安,温柔地笑道:“你看他们,多好啊。咱们小时候,哪有这个条件。”
林莉点点头,眼中满是柔和:“是啊,希望他们能一直这么开心。也希望他们爸爸叔叔们,能顺利度过这次难关。”
特训的最后一天,程老爷子将全体队员召集到基地的会议室。没有训话,没有总结,老爷子拿出文房四宝,铺开宣纸,研墨挥毫。
苍劲有力、力透纸背的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心稳则竿稳。
队员们屏息凝神,看着那四个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大字,心中百感交集。这段时间的煎熬、挣扎、突破与成长,仿佛都融入了这简单的四个字之中。
程老爷子放下笔,目光慈和而深邃地扫过每一张年轻、坚毅的面庞。
“孩子们,特训结束了。”老爷子的声音平和而有力,“这段时间,你们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支字,送给你们。”
他指着宣纸上的字:“‘心稳则竿稳’。这不仅仅是钓鱼的道理,更是做人的道理。无论外界风雨多大,规则如何变化,对手如何施压,只要你的心是稳的,是定的,是澄澈的,那么你手中的竿,就是稳的!你的技术,你的战术,你的判断,就都不会乱!”
“记住这种感觉。”程老爷子语气加重,“把这种‘稳’,带到赛场上去!带到任何你们要去征战的地方去!无论拿着什么样的钓竿,面对什么样的对手,身处什么样的规则之下,都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旭遇’的队员,我们中国的钓手,凭的是真本事,靠的是硬实力!”
队员们看着那幅字,又看看程老爷子,只觉得一股热血在胸中激荡,眼眶都有些发热。他们郑重地接过那幅字,如同接过一份沉甸甸的传承和期望。
“请程老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期望!”以李默为首,所有队员齐声吼道,声音洪亮,仿佛要冲破屋顶,直上云霄。
老韩教练红着眼眶,用力挥舞着拳头:“好!好小子们!这才像话!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后面的比赛,看你们的了!”
秦老爷子慢悠悠地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特训结束的当晚,“遇龙苑”顶楼照例举行了小型的庆功宴,既是庆祝队员们顺利完成特训,也是为他们即将出征新的国际赛事饯行。
餐桌上,气氛格外热烈。队员们虽然疲惫,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斗志。
赵猛一边大口吃着毛凤英特意给他加的鸡腿,一边瓮声瓮气地对陈遇说:“遇哥!你是不知道,刚开始换那些乱七八糟的竿子,俺差点把自己给憋屈死!现在嘛……嘿嘿,感觉手里拿根烧火棍,俺都能跟鱼过两招!”
众人都被他的话逗笑了。
王小虎用力拍着赵猛的肩膀:“好!要的就是这个劲儿!咱们‘掠食者’的猛将,就得有这气魄!”
李默则相对含蓄,但对陈遇认真地说道:“遇哥,这次特训,意义重大。我感觉我们对钓具、对钓法,甚至对竞技本身的理解,都上了一个台阶。我们有信心,应对任何挑战。”
孙小海也鼓起勇气,声音虽然不大但很坚定:“遇哥,我不会再怕了。不管别人说什么,用什么装备,我都会打好自己的每一竿。”
陈遇看着这些如同经过淬火锤炼、锋芒内敛却更加锐利的队员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动。他端起酒杯,朗声道:“这一杯,敬程老、秦老的悉心教导!敬韩教练的辛苦付出!也敬我们所有队员,在逆境中完成蜕变,锐不可当!预祝你们,在国际赛场上,扬我国威,竿定乾坤!”
“干杯!”
清脆的碰杯声和激昂的誓言再次响起。窗外的夜色温柔,园区里灯火通明,尤其是培训基地的方向,那面象征着“旭遇”精神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这些即将远征的勇士们壮行。
少年锐变,锋芒初露。前方的国际赛场,必将因为这群来自东方的、心稳竿稳的挑战者,而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