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收专利用心暖,力护技魂守国根
2029年3月13日(周一)的江苏常州,御景园6幢1601的晨光裹着药香——妈妈正用砂锅熬陈皮山楂水,刚满一岁的小电扶着茶几,指着砂锅里的陈皮,清晰喊出“皮、香”;林凡蹲在旁边帮着递冰糖,爷爷坐在沙发上翻《本草纲目》,手指划过书页:“你太爷爷以前是中药先生,治好了不少老乡的咳嗽,要是有现在的技术,药能帮更多人。”林小雨趴在茶几上,举着刚画的“中药种植图”:“哥,你看,我画了药农采陈皮,旁边画光储灌溉泵,标‘不用挑水浇药田’,本草研的张教授肯定喜欢!”
林凡刚应着,手机弹出条行业消息——“黑石资本拟低价收购3家国内初创公司专利:智脑算法(乡村AI模型)、聚能芯(核聚变线圈缠绕)、本草研(中药复方降糖)”。他心里一沉,预知画面瞬间清晰:这三家公司的专利全是“卡脖子”的民生技术——智脑的AI能测乡村作物病虫害,聚能芯的线圈技术能让核聚变实验提速,本草研的中药复方能治乡村老人的糖尿病;黑石想以“断资金”为要挟,1个月内以1\/10的市价收购,再转手卖给外资药企、能源公司。
“强子,你对接聚核能、量核,确认这两项专利对他们的用处;周彤,你跟我走,咱们分三路暗收专利——不能让技术流到国外,更不能让老乡用不上便宜药、好技术。”林凡帮小电擦了擦沾着山楂水的手,小家伙把手里的冰糖递给他,喊“爸、甜”;妈妈把熬好的山楂水倒进碗里:“去吧,路上小心,山楂水给你们装了保温壶,别耽误吃饭,收购时别跟人急。”
上午8:30,林凡、周彤、强子分三路出发——强子去聚核能确认线圈专利需求;周彤伪装成“采购商”,去智脑算法、聚能芯摸底;林凡装成“中药种植户”,去本草研见张教授,车里全备着应急资料:智脑的乡村AI应用案例、聚能芯的线圈测试数据、本草研的复方临床报告。
周一(3.13)上午——周彤刚到智脑算法的办公室(苏州创业园),就看见黑石的人坐在会客区,西装革履地拍桌子:“你们的AI模型没人用,再不同意1000万收购,下周就断你们的贷款!”智脑的创始人王博攥着拳头,脸涨红:“这模型能帮老乡测病虫害,我不卖!”
周彤赶紧拎着“农业设备采购合同”凑过去,笑着插话:“王总,我是云帆农业的采购,想订你们的AI模型测水稻病虫害,能聊聊吗?”黑石的人瞥了她一眼,傲慢地说:“这家公司要黄了,你别白费功夫。”周彤没理他,拉着王博进小办公室,压低声音:“我们不买专利,给你2000万无息借款,专利优先给我们的乡村项目用,你还能继续管公司。”王博眼睛一亮,偷偷塞给她一份专利清单:“黑石下午还来,你们得快点!”
同一时间,林凡赶到本草研的小院(常州郊区)——张教授正蹲在药田里采陈皮,手里的锄头攥得紧:“黑石的人昨天来了,说给500万买我的降糖复方,我没同意——这方子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治好了村里10个老人的糖尿病,不能卖给外国人涨高价!”林凡蹲下来帮他采陈皮,小声说:“张教授,我们帮你建生产线,再投1000万做临床,专利还在你这,药只供乡村医院,比市场价低一半,你看行不?”张教授手一顿,红着眼眶:“真……真能让老乡用上便宜药?”
中午12:00,强子的电话打过来,语气急:“凡子,聚能芯的线圈专利太关键了!咱们的核聚变实验卡在线圈缠绕上,黑石给的价是500万,聚能芯的李总快撑不住了——他们的工厂房租快到期了!”林凡咬了咬牙:“周彤,你去聚能芯,就说‘云帆能源’想租他们的厂房,租金翻倍,条件是专利优先给我们用;我现在去专利局,备案‘专利优先使用权’,防止黑石抢注。”
周二(3.14)下午——周彤刚到聚能芯的工厂(无锡),就撞上黑石的人堵门:“李总,最后通牒,1小时内签收购合同,不然我们让房东收房!”李总蹲在地上抽烟,愁得头都白了。周彤赶紧冲过去,晃了晃手里的租房合同:“房东已经跟我们签了,以后这厂房我们租,你继续用,租金我们出,再给你500万研发费,专利只给国内核聚变项目用。”
黑石的人急了,拽住李总的胳膊:“我们给1500万!现在就打款!”李总甩开他的手,盯着周彤:“你们真能让技术用在国内?”周彤点头:“聚核能的实验就等你的线圈技术,再晚3个月,实验就得停!”李总咬了咬牙,当场签了“专利优先使用权协议”——黑石的人气得摔门而去,临走前放话:“你们等着,这专利我们抢定了!”
同一时间,林凡在本草研的小院里签协议——张教授看着合同上的“仅供应乡村医院、不涨价”条款,手抖着签了字:“林总,我信你——去年冬天,我老伴糖尿病犯了,买不起进口药,还是你们送的血糖仪救了急。”林凡把1000万转账凭证递给他:“这钱先建生产线,下个月就能投产,村里的老人先免费试药。”
晚上8:00,周彤带着智脑、聚能芯的协议赶回来,脸色白:“黑石的人在专利局堵我们,说要异议我们的‘优先使用权’,还伪造了‘智脑欠他们钱’的欠条。”林凡盯着协议,手指敲着桌面:“别慌——智脑的贷款是银行的,我们去调还款记录;聚能芯的厂房租约有房东签字,黑石没辙;最关键的是本草研,张教授有30个村民的临床证明,能证明专利的民生价值,专利局不会支持黑石。”
周三(3.15)上午——专利局的会议室里,黑石的人拍着伪造的欠条:“智脑欠我们800万,专利该抵给我们!”王博当场掏出银行流水:“我上个月刚还完贷款,这欠条是假的!”聚能芯的李总举着租房合同:“厂房租给云帆了,黑石没资格管我们的专利!”
轮到本草研时,张教授拎着一兜陈皮走进来,身后跟着5个拄着拐棍的乡村老人:“这是用我的复方治好的老乡,他们每月药费从800降到200,黑石要把药卖到2000,你们忍心吗?”专利局的人翻着临床报告,又看了看老人的病历,当场拍板:“优先使用权归云帆,黑石异议无效——民生专利优先服务国内!”
黑石的人脸色铁青,临走前盯着林凡:“你们别得意,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林凡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不是得意,是踏实,这些技术能留在国内,能帮到老乡,比什么都强。
周四(3.16)到周五(3.17)——智脑的AI模型装到了南方村的植保无人机上,第一次试飞就测出3亩稻田的蚜虫;聚能芯的线圈技术送到了聚核能,李默的实验当天就突破了“磁场强度瓶颈”;本草研的生产线动工,张教授带着村民种的陈皮,熬了第一锅降糖药,装在印着“乡村特供”的小瓶里。
周五晚上回家——小电看见林凡进门,举着小雨画的“中药田图”喊“药、甜”;妈妈端着刚热的山楂水,笑着说:“听张教授说,你们帮他建生产线,村里的老人都念着你的好。”强子冲进屋,举着聚核能的实验报告:“线圈技术太管用了!实验进度提前了6个月,李默都快哭了!”
林凡坐在沙发上,抱着小电,看着墙上的中药田图——智脑的AI在田里飞,聚能芯的线圈在实验室转,张教授的药在老乡手里传。他突然觉得,这次暗收专利,比任何股市操作都暖——不是赚了多少,是把技术的根扎在了国内,扎在了老乡的田里、药里、日子里。
窗外的药香飘进来,小电在怀里慢慢睡着,嘴里还含糊喊着“药、甜”。林凡摸了摸儿子的头——技术是冷的,但用心护着,就能暖到人心底;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他护着这些技术,就像护着家里的暖,稳得很,也踏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