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唐太强大了。
自太宗李世民以来,大唐的对外战争可谓是怎么打怎么赢,无敌的势头筑起了大唐人的信念,让他们坚信在李氏的带领下,大唐就一直会是无敌的大唐。
这就导致很多将领和大臣对大唐的忠心程度堪比死士。
偏偏大唐国运又好,内有名臣如云,外有猛将如星,时不时的还冒出几个才能出众的皇帝,使得大唐几乎是无懈可击。
但只是几乎。
有才能的皇帝加上一个无敌的帝国,就很容易出成绩,让皇帝膨胀,认为他能驾驭一切。
然后他就会排除朝堂上那些限制他权力的人,换上那些顺从他的人。
即便那些人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会觉得一些小问题无关痛痒,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最强大的力量有时并非来自正面的冲击,而是一种缓慢、持续、来自内部的无形侵蚀。
它耐心十足,最终却能颠覆一切。
李守礼和王毛仲觉得,李隆基就是一个能毁灭大唐的皇帝——他能力极强,而且自信到了自负的地步。
于是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计划。
首先,他们会扶持一个门派独霸武林,先将好多管闲事的武林人士打压下去。
等到这个门派坐大,他们再制造其和朝廷的矛盾,清除这个门派的同时,再消耗一波中央朝廷的军事力量。
最后,他们再扶持一个边军将领,激发他的野心。
等到李隆基作死到天下人忍无可忍,届时他们再向这位将领展现一波改朝换帝的战绩,说要支持他当皇帝。
一边是自己当皇帝的诱惑。一边是效忠于喜怒无常的皇帝,自己随时可能会死去。
威逼利诱之下,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前面二十年,他们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明教顺利壮大,威压中原武林。
李隆基也已经被权力腐蚀,开始忍受不了朝堂大臣们对自己的限制,准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为了加快计划落实,王毛仲甚至策划了假死,暗中为他们的计划奔走。
然后计划就开始出问题了。
先是恶人谷。
他们帮王遗风提供了情报和物资,助他整合了恶人谷的力量。以二军六派的面和心不和,应该会在恶人谷遭受重创才对。
结果王遗风莫名其妙的被围攻死去,恶人谷被破。
再就是明教。
他们先是拉拢了卢延鹤,将其对陆危楼的暗中资助变为九天的正式资助,扶持力度大了不止一筹。
结果花了他们那么多心力和资源扶持,威震中原的明教,竟然被人堵在总坛杀,高手死伤无数,连教主陆危楼都莫名死在了沙漠中。
然后明教放弃了中原的地盘,缩回西域。
就连作为备胎的祆教,都因为伊玛目等核心人物的死亡,内部大乱,彻底放弃了中原这块沃土,缩回了波斯。
而他们九天则是背了大锅,
因为这口锅,王毛仲找上红衣教,准备支持他们,将其当作明教和祆教替代品的时候,阿萨辛一听他们是九天,立马就抄起刀子,叫上教众群殴他们。
若不是王毛仲手段诡异,且跑得够快,他就栽在红衣教了。
最后就是最关键的李隆基。
他刚强行赦免了安禄山的罪行,确认朝堂上已经没人能限制他的权力了,刚开始膨胀,突然就被人刺杀了。
现在李瑛上位,等其扶持自己人上位,重新掌控天下,起码十几年就过去了。
而且大唐正值巅峰,等李瑛掌控天下之后,出了成绩也是李隆基留下的底子好,难以培养威势。
要是做不出成绩,那李瑛就更没资格和朝堂大臣们叫板了。
再加上李瑛中庸多年,即便是带着面具的伪装,面具下的那张脸也早就被面具同化了。
李瑛作死什么的,李守礼和王毛仲的有生之年多半是看不到了。
就很绝望。
覆灭大唐的计划执行不下去了,但二十年来投入的心血和代价,让两人很是不甘心。
两人一商量,决定将精力放到寻人上,将这个破坏他们计划的罪魁祸首给寻出来。
两人的人生已经算是毁了,这个好像一直在盯着他们,专挑他们计划关键节点破坏的人,他们也不能让对方好过。
考虑到对方一剑杀死陆危楼的武力值,王毛仲和李守礼决定联合行动。
他们的第一目标是卢延鹤和祆教。
整个计划中,要说那里的破绽最多,那必然是卢延鹤和祆教。
卢延鹤是中途加入九天的,没有在九天中的班底,加上本该被囚禁的他,却老是在伊玛目不在时从牢狱中跑出来,故而他这边出问题的可能性极大。
还有祆教,为了帮助自身在九天潜伏,伊玛目动用了太多祆教的人。
太多波斯高手涌入中原,引起别人的怀疑和调查是很正常的。
至于第二目标嘛,那当然是出现在恶人谷,又在明教事件期间无影无踪,李隆基死时又离长安不远的常笙了。
虽然常笙的十几年人生清晰可查,怎么都不像破坏他们计划的那个人。
但太巧合了,还是宁杀错不放过的好。
···
华山,纯阳宫
不知道自己被九天两位天君惦记上的常笙,此刻正和于睿卿卿我我。
于睿最终还是原谅了常笙的自作主张。
倒不是常笙成功说服了于睿,而是于睿说服了她自己。
毕竟常笙行动确实隐秘,没招来怀疑,没给纯阳宫带来祸端。而常笙又是她倾心的男人,两人都知根知底了,难道还能离咋的。
虽然大唐风气开放,但于睿可没想给自己换个男人。
常笙和于睿倒是和好了,但纯阳宫的其他人可就难受了。
因为吕洞宾忘情绝爱、一心修道的影响在,哪怕纯阳宫并不禁绝情爱,门人弟子也大多会选择单身。
少部分压制不住内心感情的人,也都是选择脱离纯阳宫后,再和自己的情缘双宿双飞。
因此留在山上的,基本都是单身。
于是太极广场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
每日早课的时候,常笙和于睿旁若无人的修行眉来眼去剑。
而纯阳宫上到新任掌门李忘生,下到各弟子,全都是一副苦瓜脸,让华山早晨的清新空气都带上了一丝苦味。
最后,李忘生忍不住了。
“常师弟啊,你不是不喜欢做早课的嘛,这段时间怎么这么勤奋。”
常笙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于睿,见其面色平静,没有任何表示后,这才回复李忘生。
“这我也不想的啊,大早上的这么冷,躲在暖和的被子里睡觉不好吗?”
说到这,常笙抬手遮脸,探过头小声的说道。
“这不是惹睿姐生气了嘛,得多陪陪她。不然她大早上的起床做早课,而我在床上睡觉,她看了说不定会更生气?”
李忘生若有所思的看向于睿,点了点头。
于睿翻了个白眼。
“我没有那么小气的好不好,阿笙你是自己愿意来做早课的,可不能把责任推到我这里。”
李忘生抬手捋了捋胡须,脸上有些疑惑。
“我之前就想问了,常师弟,你们在藏剑弟子都不用做早课的吗?你是这样,叶师弟也是这样,基本都不做早课的。”
“额~”常笙尴尬的挠挠头。“庄中弟子都是要做的,只有我和叶英师兄是例外。”
常笙向李忘生解释。
叶英不用做早课,是因为他初学剑就已经入了道剑之境,有那时间做早课,还不如将这些时间拿去悟剑,所以他都不做早课的。
当然了,这是对外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懂得都懂。
而常笙就更简单了,他除了刚被叶孟秋收徒,学习叶家剑法的时候去过几天,后来就去藏书阁闭关了。
等常笙闭关结束后,交出了一本日月剑法,山庄上下都因此承自己的情,早课什么的,常笙不去也没人会管。
李忘生听完常笙的讲述后,眼神却没了聚焦。
他又想起大师兄谢云流了。
谢云流也是个不喜欢做早课的人,只是苦于早课是硬性规定,不得不来。
即便如此,谢云流也经常都是早课快做完的时候,才打着哈欠来签到。
“人剑合一哪有你这么个练法。”
李忘生依稀记得,某日打着哈欠过来的谢云流是这么说的。
当时的李忘生还是个腼腆少年,还非常有礼貌的朝谢云流行礼。谢云流也很温柔,还宠溺的摸了摸他的头,然后···
谢云流就在师父吕洞宾面前,以切磋的名义给了他一顿好打,将他的剑招给破的一干二净。
【此段取材自《朝闻道》mV】
想到这,李忘生脸一黑,眼帘也垂下稍许——
大师兄实在是太腹黑了。
不过没关系,虽然谢云流的天分是比他要高一些,不怎么练习实力也唰唰的长,但他这些年在师父的教导下,实力应该超过离开纯阳宫独自打拼的谢云流了。
李忘生暗自决定,等找到谢云流后,他一定要将其打至跪地,然后再把人抓回来给师父道歉。
···
常笙不知道李忘生为何突然沉默,但总感觉李忘生身上散发着不祥的气息,靠近了会倒霉。
于是常笙悄悄拉起于睿的手,准备跑路。
常笙的小动作惊扰了李忘生的YY,让李忘生回过了神。
他握拳放到嘴边。“咳咳!”
才走了几步的常笙顿住身形,尴尬的回头一笑。“师兄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李忘生正色道。“新任皇帝陛下下诏,将于纯阳宫设金箓大斋,为大行皇帝祈福,邠王殿下会在午后入住玉清宫大和堂,统筹斋仪的准备工作。
常师弟,你年岁尚浅,又没有和朝堂打交道的经验,最近这段时间不要太随意了,免得得罪了贵人,招来祸端。
师妹,你最近看着些常师弟。”
于睿轻轻点头。“是,师兄。”
常笙则是摸了摸下巴,眯起眼睛。“邠王···殿下?”
于睿眉头一挑,两指揪住常笙腰间皮肤,顺时针拧一百八十度。
“嘶~”常笙倒吸一口凉气,疼的呲牙咧嘴。
随后常笙迅速收拾好表情,冲李忘生点头。“我知道了,师兄。”
···
等到离开太极广场,于睿暗自勾连天地,确认交谈环境安全之后,这才将书卷成卷,轻轻敲在了常笙头上。
“阿笙,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你刚才的表现有些过了。”
邠王李守礼,九天的钧天君。
常笙从伊玛目那里审问出的消息都给于睿说过,于睿自然知道这位邠王殿下的真实身份。
李守礼又没有太常寺或者宗正寺的职位,按理来说,这种斋仪的准备工作,怎么都不该他过来才对。
可来人偏偏是李守礼。
结合其九天钧天君的身份,他是为谁来的显而易见。
但不管怎么说,常笙和李守礼明面上没有过交集,怎么都不该出现刚刚那种表情,太容易暴露了。
常笙认真脸冲于睿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睿姐。”
“哎~”
看着装模作样、异常孩子气的常笙,于睿无奈叹气,又敲了一下常笙的头。
“你这人啊,有时成熟得让人害怕,有时又幼稚得让人头疼,我都有些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了。”
于睿认真看着常笙。“你不会是有神魄离散(人格分裂)之症吧。”
“哎?”
常笙突然陷入沉思。
于睿突然有点心慌。“不会真有吧。”
常笙冲于睿做了个鬼脸,吓了于睿一跳。“当然没有,骗你的了。”
于睿咧了咧嘴,忍住了拔剑砍死常笙的冲动,并在心中劝诫自己。
这狗货是自己男人,要忍耐一些。
可于睿还是越想越气,最后一脚踹在常笙的屁股上。
“哎呀!”
常笙瞬间失去平衡,面朝下猛地栽倒在地,发出沉重的闷响。
常笙翻身爬了起来,边拍衣服边用沾满灰尘的脸不解的看着于睿。
“睿姐,你这是做什么。”
于睿吐出一口郁气,将书再次敲到常笙头上。
咚!
书与头碰撞的声音结实而短促,表达了于睿认真的态度。
“别玩了,我们现在说的可是你的事。”
常笙秒切严肃脸,身上灰尘一秒散落,就好像没跌倒过一样。
“睿姐不用担心,我们只要保持平日的状态就好了,他们试探不出什么,自然会退去的。”
很明显,于睿这是关心则乱了。
于睿冷静下来想了想,立马就明白了常笙的意思。
如果李守礼真的确定常笙是假冒幽天君并拿走九天武典的人,那他就不会以亲王的身份过来了。
想通后,于睿决定毁灭证据,将所有隐患都消除。
“你带来的那些书我都记下了,一会儿把它们弄去剑庐烧了吧。”
常笙诧异。“那可是我批注过的秘籍,你真舍得烧啊。”
于睿说的书,就是常笙从伊玛目那里得到的祆教武学和坑人版武典的原本。
常笙在拆解其武学思路的时候,在书上做了很仔细的批注,还写下了很多新的开发思路。
虽然只是思路,但只要有点天赋的人拿到这些书,就能自创至少一套新武学,未来成就至少是个一流高手。
若是个天赋好的,说不得就是未来某个一流门派的创派祖师。
因为很多思路都是常笙看书时灵光一闪就写下了,就连他都不记得自己写了些什么。说不得这一烧,一些本来很有意思的武功,就再也没有出世的机会了。
所以要真烧了的话,常笙还觉得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