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城外的血色黎明,映照着一片狼藉的战场。硝烟尚未散尽,焦土上横七竖八地躺卧着阵亡将士的遗体,断戟残旗在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徐晃拖着疲惫的身躯,在亲兵的搀扶下登上城楼。他的铁甲上布满刀痕,左臂的伤口还在渗血,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望着城外曹军营寨中升起的炊烟,他沉声问道:伤亡清点如何?
副将声音沙哑:阵亡三千余人,重伤者逾千。西门城墙多处破损,急需修补。
这时,袁谭在谋士将领的簇拥下快步走来。这位袁家长公子战袍染血,却难掩兴奋之色:公明将军,此战大挫曹军锐气,当乘胜追击!
荀攸与陈宫交换了一个眼神。陈宫上前一步,谨慎开口:公子,曹军虽退,主力尚存。夏侯惇用兵老练,必在退路上设伏。此时追击,恐中其圈套。
公台先生未免太过谨慎。郭图捋须笑道,曹军新败,士气低落,正是建功之时。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一匹快马疾驰入城。斥候滚鞍下马,急报:黎阳急件!曹仁率两万大军东进,已至沛国,声称三日内必到下邳!
这个消息让帐中顿时哗然。袁谭脸色骤变,急忙看向众谋士:曹子孝乃曹操麾下第一大将,此人前来,恐怕...
与此同时,曹军营寨中的气氛同样凝重。
夏侯惇独眼赤红,狠狠一拳砸在案几上:关羽这个匹夫!说好南北夹击,他的人马呢?
刘晔轻抚长须,沉吟道:将军息怒。关羽素来倨傲,此次答应与我军联手,恐怕也只是虚与委蛇。
李典从帐外快步走入,神色严肃:将军,细作来报,关羽部确实在汝南一带活动,但始终与我军保持距离,未见真正出击。
乐进包扎着肩伤,愤然道:我就知道这红脸贼靠不住!早该先除了这个后患!
于禁始终保持着冷静:文谦,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曹仁将军的援军将至,但我们粮草仅够五日之用。是战是退,还请将军速作决断。
夏侯惇独眼中闪过挣扎之色,最终长叹一声:传令各部,整备军马,准备...退兵。
下邳城内的军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袁谭在主位上来回踱步,难掩焦虑:曹仁大军将至,是战是退,诸位当速作决断。
逢纪率先开口:公子,下邳城坚,我军新胜,正当与曹仁决一死战!
元图此言差矣。荀攸缓缓摇头,官渡才是主战场。我军若在此与曹军纠缠,岂非正中袁公下怀?
徐晃支持荀攸的看法:公达先生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驰援官渡。
郭图却提出异议:若就此退兵,岂不让天下人笑我河北军怯战?
一直沉默的陈宫突然开口:诸位可曾想过,为何是曹仁前来,而不是曹操亲征?
这个问题让帐中顿时安静下来。陈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兖州:曹仁驻守黎阳,此时东进,必是曹操授意。但以我推测,这支援军很可能是疑兵之计。
荀攸眼中精光一闪:公台是说...曹操在官渡吃紧,不得不抽调曹仁来虚张声势?
正是!陈宫击节赞叹,若我军在此牵制曹军主力,正是相助本初公在官渡破敌!
这个全新的视角让众人陷入沉思。袁谭犹豫不决地看向一直未发言的臧霸:宣高将军以为如何?
臧霸抱拳道:末将乃粗人,不懂这些谋略。但泰山儿郎愿随公子死战!
就在争论不休之际,又一匹快马带来惊人消息:关羽部在汝南按兵不动,与袁军守将相安无事!
好个关云长!袁谭恍然大悟,果然只是佯攻!
徐晃却敏锐地意识到什么:公子,既然如此,我军更该速退。关羽此举,分明是要保存实力,待我军与曹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利。
这番分析让袁谭惊出一身冷汗。他环视众将,终于下定决心:传令三军,即日整备,退兵河北!
与此同时,曹军营寨中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夏侯惇怒不可遏地将战报摔在地上:关羽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说什么佯攻牵制,分明是在看我们的笑话!
刘晔冷静分析:将军,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关羽既然按兵不动,我军就少了一个后顾之忧。但曹仁将军的援军确实是疑兵,粮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
李典补充道:我军伤亡已达三成,若再强攻,恐生兵变。
夏侯惇沉默良久,突然问道:曼成,若你是曹操,会如何决断?
李典微微一怔,随即答道:末将以为,当舍下邳,保兖州。青徐之地,来日方长。
这句话似乎点醒了夏侯惇。他缓缓起身,独眼中重新燃起斗志:传令:乐进率前锋先行,于禁统中军,李典断后。明日拂晓,全军撤退!
夜幕降临,两座军营都在秘密准备着退兵事宜。下邳城头,徐晃远远望着曹军营中的动静,对身边的荀攸说:曹军要退了。
荀攸轻叹:这一退,恐怕才是真正大战的开始。
次日拂晓,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战场时,两军的撤退竟在默契中同时开始了。
曹军营寨中,乐进率领前锋部队率先开拔。虽然肩伤未愈,他依然跨马持戟,警惕地巡视着行军队伍。于禁的中军紧随其后,旌旗整齐,步伐统一,显示出极高的治军水平。
夏侯惇在亲兵的护卫下,最后望了一眼屹立的下邳城墙,独眼中满是不甘。
将军,该走了。刘晔轻声道。
出乎所有人意料,下邳城门也在此时缓缓开启。袁军同样井然有序地开始撤退。徐晃亲率精锐断后,太史慈的骑兵在两翼游弋警戒。
两支军队在晨雾中相向而行,却保持着安全的距离。没有追击,没有偷袭,只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荀攸与陈宫并辔而行,望着远去的曹军队列。
公达可曾料到今日之局?陈宫问道。
荀攸微微摇头:曹操用曹仁为疑兵,确是妙棋。但他恐怕也未曾想到,关羽会如此明目张胆地保存实力。
关云长这是在待价而沽啊。陈宫感叹,看来,官渡之战后,无论胜负,这天下都要多一个枭雄了。
就在两支军队即将消失在彼此视线中时,一骑快马从曹军后阵疾驰而来。来使高喊:夏侯将军有言:官渡再见!
徐晃在马上抱拳还礼:必当奉陪!
这场面出人意料地平和,却又暗藏机锋。
袁谭在亲兵护卫下追上徐晃,不解地问:为何不趁势追击?
徐晃沉声道:公子请看,曹军虽退,阵型不乱,李典的断后部队严阵以待。此时追击,正中其下怀。
荀攸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留着实力,应对官渡的真正决战。
夕阳西下,两支军队朝着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下邳城外的战场终于恢复了宁静,只留下无数旌旗、兵械,见证着这场没有胜负的战争。
陈宫在马上回望渐行渐远的下邳城,轻声道:今日的退兵,恐怕才是真正乱世的开始。
徐晃点头:曹孟德用兵如神,本初公雄踞河北。这一战,才刚刚开始。
新的平衡已经形成:曹操虽然暂时退出青徐,但保住了主力;袁绍虽未全取青徐,却也拓展了势力范围;而关羽的按兵不动,预示着未来更加复杂的天下格局。
每个人都明白,下邳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官渡的战鼓已经擂响,真正的决战即将到来。而今日退兵时留下的每一个伏笔,都将在未来的战场上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