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外壳迅速成型的同时,内部的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这同样是展示“启明集团”技术实力的舞台。
尤启明通过系统,从高等级位面采购的“二手”生产线设备,在蓝星位面确实是超越时代的瑰宝。这些设备被封装在标准集装箱内,由运输机器人运入尚未完全封闭的厂房。拆开包装后露出的设备表面带着些许使用的痕迹,但其精密的机械结构、集成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无不彰显着远超时代的技术水平。
张晓明、蓝海、绿峰和陆风各自负责一个或多个项目的技术支持。他们本身就是行走的技术宝库,对于生产线的布局、设备接口、参数调试、编程控制,驾轻就熟。
在五吨载重卡车厂的总装车间,巨大的自动化传送链已经铺设完成。机器人底盘合装台、风挡玻璃安装机器人、轮胎安装机械臂、内饰安装机械手……一个个工位沿着传送链依次排列。
绿峰正站在终端前,快速调试着总控系统,确保每一个机械臂的动作时序、力度和精度都达到最优。
“这条总装线,自动化率超过85%。”绿峰向前来视察的尤启明和尤继武汇报道,“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由我们自己的核心零部件厂提供,同样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确保质量和效率。
在电动吉普车和电动三轮车厂,情况类似,但更侧重于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的安装与检测。专用的电池包安装机器人,能精准的将沉重的固态电池组放入底盘预设位置,并一次性锁紧所有固定点。电机总成合装机器人,则能毫厘不差地将驱动电机与车桥对接。蓝海设计的在线检测系统,会在车辆下线的最后一刻,对整车电路、绝缘性能、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全自动扫描,确保万无一失。
最精密的当属通讯器(手机)厂。这里需要无尘洁净环境,厂房密封和空气净化系统早已投入运行。一条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正在安装,贴片机器人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将微小的电容、电阻、芯片精准的放置在电路板上。回流焊炉、光学检测仪(A0l)等设备一应俱全。负责此项目的张晓明介绍:“目前,我们先生产军用标准的加固型对讲机和新一代民用对讲机。手机的核心芯片和部分传感器需要等我们的专用半导体生产线建成后,才能大规模量产,但前期组装和测试流程可以先行建立。”
尤启明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中安定。这是来自高等级位面的“二手”设备,在系统的维护和AI们的调教下,性能依旧碾压当前时代。他们就像沉睡的巨人,即将在这个时代苏醒,爆发出惊人的生产力。
能源供应是产业园的命脉。产业园自建了一座高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 并预留了未来接入核聚变能源的接口(这是尤启明的远期目标)。同时,各大厂房的屋顶都铺设了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采用启明集团特有的高效光电转换材料,为厂区日常照明和部分辅助设施提供清洁电力。
整个产业园,仿佛一个被注入灵魂的机械巨兽,它的心脏——各条生产线——正在被逐一激活,血管——能源和数据网络——正在贯通。只等一声令下,便能开始咆哮,生产出改变时代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