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t全国赛的喧嚣和荣光,如同潮水般退去,留给姜知夏的,除了那枚沉甸甸的银牌和“最佳辩手提名”的证书外,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疲惫和一种更深沉的茫然。集训基地的生活结束了,她回到了熟悉的校园,但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江瀚海那番冰冷而残酷的警告,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心里,时刻提醒着她平静生活表面下潜藏的暗流。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试图用忙碌来麻痹自己,强迫自己忘记江屿白。相反,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的探究欲,在她心底悄然滋生。
她开始以一种近乎学术研究般的严谨和克制,重新审视她和江屿白之间发生的一切。她不再沉溺于情感的伤痛,而是像一个侦探,试图从过往的蛛丝马迹中,拼凑出那个隐藏在冰山下的、完整的真相。
她重新翻出了那几条匿名的威胁短信,仔细分析着措辞和语气。她回忆起江屿白父亲江瀚海两次见面时那种居高临下、充满掌控欲的态度,以及他提及江屿白母亲时讳莫如深的眼神。她想起了江屿辰那次看似温和、实则充满暗示的谈话,以及他最后那句“拜托了”的恳求。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核心——江家,或者说,江屿白所背负的东西,远非一个简单的“家庭矛盾”或“科研压力”所能概括。那背后,似乎牵扯着更庞大、更黑暗的势力,以及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悲剧色彩的往事。
“你越是表现出对他的关注,越是试图靠近他的领域,你就越容易成为靶子。”江瀚海的话在她脑中回响。这不仅仅是警告,更像是一种……事实陈述。那么,反过来想,如果她停止关注,停止靠近,是否就意味着安全?还是说,一旦被盯上,就再也无法轻易脱身?
一种强烈的不安感驱使着姜知夏,她决定不再被动地等待和猜测,她要主动去了解,哪怕只是冰山一角。
她首先将目标锁定在了那篇引起风波的论文上。她重新调阅了发表论文的那个国际期刊的网站,仔细查看了论文的详细信息,包括审稿人名单、发表后的引用情况等。她发现,这篇论文在发表后短短几个月内,已经被引用了数次,其中几个引用来源的机构,似乎与江屿白在瑞士参与的那个“普罗米修斯”项目有间接的合作关系。
这难道只是巧合?还是说,她的研究成果,真的在无意中触及了某个敏感的领域?
接着,她开始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学术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尝试搜索与“江家”、“江瀚海”相关的非学术性信息。结果如她所料,公开信息寥寥无几,江家的背景被保护得极好。但她没有放弃,转而开始搜索与江屿白母亲“Elena Jiang”相关的信息。她记得江屿辰提过,Elena曾在苏黎世求学。
这一次,她有了新的发现。在一个国际性的校友社交平台上,她找到了一个极其陈旧的、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访问的子版块。通过一些巧妙的关键词组合和权限绕过尝试(这得益于她在研究社学到的一些数据处理技巧),她终于进入了一个名为“纪念Elena”的私人小组。
小组里的帖子不多,大多是十几年前的老帖,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发帖人似乎都是Elena当年在苏黎世求学时的同学和朋友。姜知夏屏住呼吸,一条条仔细阅读着。
大部分内容都是感性的追忆,称赞Elena的才华、美丽和善良。但其中一条发布于八年前的帖子,引起了姜知夏的特别注意。发帖人用了一种隐晦的措辞,表达了对Elena遭遇的惋惜和不平,其中提到了几句关键的话:
“……她本可以拥有璀璨的未来,却最终被家族的重压和那些看不见的阴影所吞噬……那个孩子(指江屿白)当时还那么小,就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希望时间能抚平一切,但有些伤痕,或许永远无法愈合……”
“家族的重压”?“看不见的阴影”?“残酷的现实”?
这些模糊的词语,像一块块拼图,与姜知夏之前的猜测逐渐吻合。Elena的去世,果然不是简单的意外或病故,而是与江家内部的压力和某种外部势力有关!而江屿白,从小就被迫直面了这一切!
姜知夏的心脏狂跳起来,一种混合着震惊、心疼和恐惧的情绪攫住了她。她继续往下翻,在另一条更早的帖子中,有人提到了一个细节:Elena在去世前一段时间,精神状态非常糟糕,似乎卷入了一场与她研究方向相关的、复杂的学术伦理纠纷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具体细节无人知晓。
学术伦理纠纷?研究方向?
姜知夏立刻联想到江屿白现在从事的、那个高度机密且似乎充满危险的“普罗米修斯”项目。难道……Elena当年的遭遇,与江屿白现在面临的困境,存在着某种关联?甚至是……历史的重复?
这个大胆的猜想,让姜知夏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如果真是这样,那江屿白所承受的,就不仅仅是失去母亲的痛苦,更是一种近乎宿命般的恐惧和压力!他害怕历史重演,害怕自己在意的人因为他的研究而受到伤害,所以才会如此偏执地想要推开她!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的短信。依旧来自那个无法回拨的匿名号码!内容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简短,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笃定:
【好奇心会害死猫。停止调查,否则后果自负。】
姜知夏的血液瞬间冰凉!对方知道她在查!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监视之下!这种被完全看透、无处遁形的感觉,比直接的威胁更让人恐惧!
但这一次,恐惧之后,涌上心头的不是退缩,而是一种更加坚定的愤怒和醒悟!对方越是阻止她调查,就越说明她触及到了真相的边缘!也越说明,江屿白所处的环境,比她想象的还要危险!
她关掉手机,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将这段时间调查到的所有线索和猜测,在脑海中重新梳理了一遍:
1. 江家背景深厚且复杂,涉及不为人知的势力和矛盾。
2. 江屿白母亲Elena的去世并非自然,与家族压力和可能的学术纠纷有关。
3. 江屿白目前的研究项目高度机密且危险,可能与Elena的过去存在关联。
4. 有不明势力在监视她和江屿白,试图通过她来干扰或威胁江屿白。
5. 江瀚海和江屿辰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真实的危险。
一个更加清晰、也更加残酷的图景,在她心中逐渐成型。她终于醒悟了!她之前所有的委屈、不解和愤怒,在这样庞大的背景和真实的危险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幼稚。
江屿白对她的冷漠、推开、甚至那些伤人的话语,并非源于不爱或轻视,而是源于一种深植于童年创伤的、近乎偏执的保护欲,以及面对巨大压力和未知危险时,一种笨拙而绝望的自保方式!他是在用他所能想到的最极端的方法,试图将她隔绝在风暴之外,哪怕这种方式会让她恨他,会让他自己承受巨大的痛苦和孤独!
他不是不爱她,而是……太害怕失去她。害怕到宁愿亲手斩断情丝,也要确保她的安全。
这个醒悟,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姜知夏心中所有的迷雾和阴霾。巨大的心疼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瞬间冲垮了之前所有的怨怼和隔阂。她不再觉得被他推开是一种背叛,反而感受到了一种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悲剧式的深情。
眼泪无声地滑落,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的泪水,而是充满了理解、心疼和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她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异常清明和坚定。她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
逃避和退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躲在暗处的敌人更加猖獗,也让独自奋战的江屿白更加孤立无援。她不能就这样被恐惧吓倒,更不能让江屿白一个人去面对所有。
她要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足以保护自己,甚至……在未来某一天,有能力去帮助他。她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在学术上追赶他的脚步,她需要更全面的成长,需要了解更多这个世界的规则和阴暗面,需要拥有足以应对危机的能力。
这种醒悟,不是冲动,而是一种基于残酷现实的、冷静的抉择。她不再是被动承受命运的姜知夏,而是要主动掌控自己人生的姜知夏。
她打开电脑,开始认真规划自己接下来的道路。除了学业,她需要拓展更多技能,或许可以辅修一些法律、信息安全相关的课程?她需要建立更广泛的人脉,不仅仅是学术圈的,也许可以通过一些社团活动,结识不同背景的人?她还需要更加注意自身的安全,提高警惕。
同时,她决定,以一种更加隐秘和聪明的方式,继续她的“调查”。她不会再去触碰那些明显的禁区,但她会密切关注与江屿白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动态和国际新闻,会留意任何可能与“江家”或“Elena”相关的、公开的、非敏感的信息。她要像一名耐心的猎人,在黑暗中潜伏,等待时机,积累力量。
这场无声的调查,最终带来的不是恐惧和退缩,而是一次彻底的醒悟和一场坚定的蜕变。姜知夏看清了横亘在她和江屿白之间的巨大鸿沟,也看清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她不再纠结于儿女情长,而是将这份深沉的情感,转化为了一种更强大的、支持她前行的动力。
她知道,前路布满荆棘,但她已无所畏惧。因为这一次,她是为了守护而战,为了那个在黑暗中独自前行的人,也为了她自己真正的成长和自由。
夜色渐深,台灯下,姜知夏的侧影显得格外坚毅。一场属于她一个人的、漫长的征途,才刚刚开始。而远在瑞士的江屿白,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那个他拼尽全力推开的人,已经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蜕变,并做出了一个将彻底改变他们未来轨迹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