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春日的晨光从不是急慌慌撞进窗棂的。它像村头老灶台上文火熬了半宿的蜜,熬得稠稠的、暖融融的,连流动都带着迟缓的温柔——顺着工作室旧窗台的木纹,一厘一厘、一寸一寸地淌进来。窗台是老松木打的,用了快十年,边缘被岁月磨得没了棱角,圆润得像块被人常年摩挲的玉。指尖放上去,能触到木头特有的温凉,混着阳光晒透的暖意,不烫,却让人忍不住多摸一会儿,像握着一段安安静静的旧时光。

光淌到窗沿那盆扦插的小雏菊上时,竟像是故意放轻了脚步,绕着花苞转了半圈才落下——仿佛怕力气重了,碰疼了那些鼓嘟嘟的、星星点点的花苞。这小雏菊是上个月小满从乡下带来的,小姑娘背着帆布包,包角还沾着田埂的泥,进门就献宝似的把花盆捧过来:“妮妮姐,你看!田埂边挖的野种,别的雏菊要么白要么黄,就它瓣尖带粉,像被朝霞亲过似的!”

确实是极淡的粉。不是水粉画里调出来的浓艳,是朝霞刚漫过天际线时,被风揉碎了,轻轻蹭在云边的那种浅粉,淡得几乎要看不见,却又在阳光下透着点绒绒的光。嫩绿的茎秆细得像奶奶绣活儿剩下的丝线,却挺得笔直,没有半分弯折,顶端顶着三两个花苞——最大的那个已经鼓得快要裂开,外层的绿萼紧紧裹着,像攒着一捧没敢说出口的悄悄话,生怕一松口,就把春天的密密漏了出去。

妮妮小姐站在窗前,指尖悬在花苞上方顿了顿,才轻轻碰了碰最饱满的那个。指腹触到绿萼上细细的绒毛,软得像婴儿刚长出来的胎发,又像蒲公英的绒毛,稍一用力就会碎。就在这柔软的触感里,忽然想起苏念前几日送花来时说的话——当时苏念抱着一束带着晨露的铃兰,指尖划过花瓣,声音轻得像风:“花是时光的信使呢,你把掌心的温度传给它,它就能替你带到很远的地方,给想见的人。不管是奶奶,还是煤球,都能收到。”

窗台的玻璃上,还留着去年冬天的霜花印记。不是隆冬时节那种浓得化不开的白,是深冬快过、春寒还在时,夜里结的薄霜,天亮后没来得及消,留下的浅淡纹路。有的像院子里老树枝桠的分叉,歪歪扭扭却透着劲儿;有的像屋檐下挂过的冰棱融了后的痕迹,细细长长;最妙的是玻璃左下角那几缕,弯弯绕绕、断断续续的,像极了煤球曾经踩过的脚印。

煤球是工作室以前养的三花猫,黄白黑三色的毛裹着圆滚滚的身子,总喜欢在晴好的冬日跳上窗台晒太阳。它踩着结了薄霜的玻璃,肉垫留下一串浅浅的印子——五个小肉垫的形状清清楚楚,连肉垫间的缝隙都能看见。等阳光晒得暖了,哈口气在玻璃上,印子就淡了些,却没完全消失。妮妮小姐当时舍不得擦,拿手指碰了碰印子,笑着说:“这是煤球给冬天盖的邮戳,盖了章,春天就会早点来。”就那样留着,从冬到春,看着霜花印记一点点褪成半透明的浅痕,像把一段裹着暖阳、带着猫爪温度的小小时光,封存在了玻璃上。

如今,小雏菊的影子正顺着晨光,慢慢漫过那些印记。花茎的影子细而直,像绣在玻璃上的银线;花苞的影子圆而软,像撒在上面的小绒球;连最细的花瓣影子,都带着浅粉的朦胧,一片一片叠在霜花的纹路之上。旧的痕迹是冷的、静的,是去年冬天剩下的最后一点余温,带着煤球的调皮和暖阳的懒;新的生机是暖的、动的,是今年春天刚醒的呼吸,带着花苞的软和花茎的韧。这新旧叠在一块儿,竟不像碰撞,倒像一场安安静静的温柔对话——像是煤球的脚印在问:“春天来啦?你带花了吗?”小雏菊的影子就答:“来啦,带了能传信的花,也带了暖乎乎的阳光。”

正对着这花影与霜痕的对话看得入神,门口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不是苏念那种带着风铃响的轻快,是阿哲特有的、放轻了的脚步,怕打扰了工作室里的安静。抬头看,阿哲手里拎着个旧木盒,盒身是深棕色的,边角有些磨损,露出里面浅一点的木头颜色,却被擦得干干净净,连木纹里的灰都清得仔细,一看就是被人好好待过、藏了好些年的物件。

“巷口老木匠那儿淘来的。”阿哲走到窗边,把木盒轻轻放在桌上,生怕碰疼了它似的,“老木匠说这盒子放了快二十年,以前是给镇上绣娘装绣线用的,后来绣娘搬去城里了,盒子就留在他那儿。我瞧着上面的花纹好看,又想着咱们正好缺个装画稿的盒子,就给抱回来了。”

阳光透过木盒盖子上雕镂的缠枝莲缝隙,漏下来细碎的光影——缠枝莲的花瓣蜷曲着,枝叶缠绕着,雕得细致极了,连花瓣上的纹路、枝叶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那些光影落在桌面摊开的画纸上,像撒了把碎金,晃得人眼睛软乎乎的。

妮妮小姐凑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盒盖的纹路,忽然顿住了——这缠枝莲的弧度、枝叶缠绕的走势,竟和奶奶留下的那个针线盒一模一样。奶奶的针线盒也是巷口老木匠做的,那年奶奶六十岁,说要给妮妮绣一床满是小雏菊的被面,特意找老木匠打了这个盒子。奶奶总把绣线绕在竹轴上,红的、黄的、粉的、绿的,整整齐齐码在盒里,竹轴上还系着小布条,写着线的颜色。妮妮小时候总趴在旁边,看奶奶从盒里挑出浅粉色的线,一针一针绣出雏菊花瓣,阳光落在奶奶的白发上,也落在盒子的缠枝莲纹路上,暖得像梦。

后来奶奶走了,针线盒就放在衣柜最底层,垫着奶奶生前用的蓝布帕子——那帕子上还绣着一朵小小的雏菊,是奶奶最后绣的活儿,针脚有些歪了,却透着认真。妮妮连碰都舍不得多碰,每次打开衣柜,只敢远远看一眼,怕手上的汗蹭脏了盒子,怕不小心碰乱了里面的绣线,怕惊扰了奶奶留在盒子里的温度。

“我想着把大家的画稿整理一下,都放在这个盒子里。”阿哲的指尖也摩挲着盒盖的纹路,声音放得很轻,像怕吵醒了盒里藏着的旧时光,“奶奶的针线盒藏着她绣活儿的温度,藏着她给你的爱;这个盒子,也能藏着我们工作室的故事,藏着小棠的森林、林屿的小提琴、小满的槐花糕——藏着我们每个人的温度。”

妮妮小姐点点头,指尖掀开盒盖,一股淡淡的木香飘了出来。不是新木头那种刺鼻的味道,是陈木晒透了后的暖香,混着点旧布的软香,像走进了奶奶以前的绣房——空气里有绣线的味道、木头的味道、阳光的味道,还有奶奶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她转身从抽屉里抱出一摞画稿,都是这些年学员们留下的,有的纸边卷了,有的上面还沾着颜料,却都叠得整整齐齐,像抱着一堆沉甸甸的、带着温度的心事。

她一张一张,小心翼翼地往木盒里放,动作轻得像在安放易碎的珍宝。

最上面是小棠画的第一幅森林。小棠刚来工作室的时候才八岁,扎着两个羊角辫,躲在妈妈身后,小手攥着妈妈的衣角,怯生生地不肯说话。可当妮妮小姐把蜡笔递到她手里时,她眼睛亮了亮,接过蜡笔就趴在桌上画了起来,认真得连妈妈叫她都没听见。画里的树是歪歪扭扭的,树干涂成了浅棕色,涂得不均匀,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却透着股认真劲儿;树叶是用绿色蜡笔一点一点点出来的,像撒在树上的绿星星;树下还画了个小小的蘑菇屋,屋顶是粉色的,门是黄色的,屋顶上歪歪扭扭写着“小棠的家”——三个字写得东倒西歪,却一笔一划都透着期待。

后来小棠熟了,才跟妮妮小姐说,她爸爸妈妈总吵架,她每次都躲在房间里哭。“我想有个长满树的家,”小棠揪着衣角,声音小小的,“树多了,树叶沙沙响,就能盖住吵架的声音,我躲在树后面,就不害怕了。”这张画纸的边缘有点卷,是小棠后来总拿来摸——每次想妈妈了,或者爸爸妈妈又吵架了,她就把画纸拿出来,用小手摸一摸蘑菇屋的屋顶,摸一摸树上的绿星星,摸得纸边都发毛了,却还是舍不得放起来。

接着放的是林屿画的破碎小提琴。林屿是个高中生,戴着黑框眼镜,背着个装着小提琴的琴包,第一次来的时候,手里还攥着本乐理书。他学了十年小提琴,琴是初二那年爸爸送的,红棕色的琴身,拉起来声音亮得像泉水。去年夏天,他练琴时不小心撞翻了琴架,琴颈摔断了——他抱着断了颈的琴,在工作室哭了一下午,眼泪落在琴身上,湿了一大片。哭完了,他拿起画笔,在画纸上画了那把破碎的小提琴。

画里的琴身裂了道斜斜的缝,从琴头一直到琴身中间,弦断了两根,松松地挂在琴轴上,连琴马都歪了。可就在琴的旁边,他画了朵小小的洋甘菊——花瓣是淡黄色的,花茎是嫩绿色的,花瓣朝着琴身的方向开着,像在轻轻碰着琴身。林屿画完,在画纸背面写了一行字:“琴坏了,可我还想拉,就像洋甘菊断了茎,也能开花。”画纸的背面,还有淡淡的泪痕印——是他哭的时候,纸角蹭到了脸颊,眼泪晕开了铅笔的痕迹,留下一圈圈浅灰色的印子,像给这段倔强的心事,盖了个温柔的章。

然后是小满画的第一块槐花糕。小满是从乡下过来学画画的,说话带着点乡音,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她第一次带槐花糕来工作室的时候,是槐花开得最盛的五月,她背着个竹篮,里面放着用荷叶包着的槐花糕,进门就喊:“妮妮姐!阿哲哥!尝尝我奶奶蒸的槐花糕,刚出锅的,还热着呢!”

她画的槐花糕,是米白色的,用彩铅涂得匀匀的,糕身上撒了点淡黄色的槐花——不是画出来的,是她把晾干的槐花瓣磨成粉,轻轻撒在画纸上,用胶水粘住的,所以到现在,画纸上还带着点淡淡的槐花香。糕的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手,握着糕的一角——那是她奶奶的手,指关节有点粗,却透着暖。小满说,每年槐花开的时候,奶奶都会摘了槐花,和着糯米粉蒸糕,她总在灶台边等着,奶奶就掰一块最热乎的,放在她手心里:“慢点儿吃,别烫着,甜着呢。”这张画纸,她夹在一本旧书里,书里还夹着晒干的槐花瓣,所以香了大半年,每次翻开,都像回到了乡下的灶台边,能闻到槐花的香,摸到奶奶手心的暖。

最后,妮妮小姐把自己那幅被撕坏又缝好的儿童插画放了进去。那是她刚开工作室的时候画的,画的是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抱着一只三花猫,坐在窗台上看雏菊——小女孩是她自己,三花猫是煤球,窗台上的雏菊,是奶奶种过的品种。当时她刚租下这个小屋子,刷墙、买画架、收拾窗台,累得满头汗,却开心得很,晚上就坐在窗边,画了这幅画,想挂在墙上,当工作室的第一个装饰。

后来有次和房东吵架,房东气头上推了她一把,画纸掉在地上,被不小心踩成了两半——她蹲在地上,捡起画纸,看着裂开的痕迹,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那时候工作室刚起步,没什么学员,房租又贵,她好几次想放弃,这幅画是她当时唯一的念想。还是阿哲找了细细的棉线,是奶奶留下的浅粉色绣线,用回针一针一针把画纸缝了起来。针脚歪歪扭扭的,有的地方线拉得紧,有的地方松,却像串在纸上的小珍珠,把裂开的心事,又缝在了一起。如今再看,那些针脚反倒成了画的一部分,像给那段难捱的日子,缝上了一道温柔的疤——疤是疼的,却也证明,曾经的难,都熬过来了。

每一张画稿,都带着不同的温度。小棠的画,带着点怯生生的软,是孩子藏在心里的、小小的期待,像刚发芽的小芽,怕风吹却又想长大;林屿的画,带着点倔强的韧,是少年在挫折里不肯低头的劲儿,像断了茎却还想开花的洋甘菊,疼却不认输;小满的画,带着点甜滋滋的暖,是故乡的槐花、奶奶的手心,是不管走多远,都能让人安心的味道;自己的画呢,带着点眼泪的咸,却也带着缝补后的软,是从难里熬出来的温柔,像被揉皱又展平的纸,有痕迹,却更结实。

这些温度混在一块儿,在木盒里叠着,不像杂乱的堆砌,倒像一罐酿在时光里的蜜——有甜、有软、有韧、有咸,却都在时光的沉淀里,慢慢融成了温柔的味道,闻着就让人心安。

“你看这张。”阿哲忽然从木盒的最底层,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画纸。纸是最普通的素描纸,不是工作室常用的那种厚纸,是街边小商店买的,薄得有点透,边缘被揉得发皱,有的地方还卷了起来,像被人揣在兜里带了很久。上面是用铅笔勾勒的小雏菊,线条还很稚嫩,花瓣画得有大有小,有的圆有的尖,花茎歪歪扭扭,几乎要画到纸外面去,却一笔一笔,画得格外认真,连花萼上的小绒毛,都用铅笔轻轻点了点。

“这是我们刚开工作室那会儿,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画的,你还记得吗?”阿哲的指尖拂过画纸上的线条,声音里带着点怀念。

妮妮小姐凑过去,看着那朵稚嫩的小雏菊,瞬间就想起来了。那是工作室开业后的第一个周末,天气很好,阳光像现在一样暖,她刚把“时光里的温柔”的牌子挂在门口,就来了一对母女。小女孩才五岁,扎着两个羊角辫,发梢绑着粉色的蝴蝶结,穿着白色的小裙子,手里攥着一支短短的铅笔,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窗台上的雏菊。

“妈妈,我要画这个花,送给你。”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声音软软的。妈妈笑着蹲下来:“宝贝,你握笔都不稳,等长大了再画好不好?”小女孩摇摇头,挣开妈妈的手,跑到画架前,踮着脚拿起画纸,趴在桌上就画了起来——手指捏着铅笔,指节都泛白了,画错了就用橡皮擦,擦得纸都起毛了,却不肯放弃。

妈妈在旁边笑着叹气,却没再劝她。等画完了,小女孩把画纸叠得方方正正,塞进妈妈手里,仰着小脸,眼睛亮得像星星:“妈妈,这是我给你画的花,比商店买的香,因为我画的时候,想你了。”妈妈接过画纸,蹲下来抱着她,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嗯,比商店买的香,妈妈要好好收着,藏在钱包里,每天都看。”

“记得呀,她扎着两个羊角辫,发梢还绑着粉色的蝴蝶结,笑起来的时候,脸颊上有两个小酒窝。”妮妮小姐笑着,指尖轻轻抚过画纸上的线条,好像还能摸到小女孩握笔时,透过纸背传来的、小小的力气——那力气不大,却透着认真,像把对妈妈的爱,都揉进了铅笔的线条里,“现在该上小学了吧,不知道她还在不在画画,不知道她妈妈,还把这张画藏在钱包里吗?”

“不管她画不画,这朵小雏菊的温度,肯定留在她和妈妈心里了。”阿哲把画纸轻轻放回木盒,阳光正好落在画纸上,给那朵稚嫩的小雏菊镀了层浅浅的金,像给这段小小的、认真的爱,加了层温暖的保护壳,“就像这窗台花影,漫过了旧窗台的木纹,漫过了玻璃上的霜痕,也漫过了我们记着的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小回忆。就算她忘了自己画过这朵花,妈妈也会记得,记得五岁的她捏着铅笔、皱着小眉头画画的模样,记得那句‘比商店买的香’——这就够了。”

妮妮小姐点点头,指尖轻轻合上木盒的盖子,缠枝莲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浅淡的光,像给里面叠着的故事,盖了个温柔的印。空气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的蝉鸣偶尔轻响——不是盛夏那种聒噪的嘶鸣,是春末夏初刚醒的蝉,声音轻悠悠的,像在跟着阳光的节奏哼歌。

就在这时,门口挂着的风铃忽然“叮铃叮铃”响了起来,脆生生的,打破了工作室的安静——是苏念来了。她怀里抱着一束洋甘菊,花茎上裹着浅灰色的棉纸,棉纸边缘还留着手工裁剪的毛边,透着股不刻意的温柔。洋甘菊的花瓣是淡淡的鹅黄色,像被阳光晒软的奶油,一朵挨着一朵,凑在一块儿,亮得晃眼,又不刺眼,只觉得暖融融的。

风从门口吹进来,带着洋甘菊清清爽爽的香——不是浓郁的花香,是带着点草木气的淡香,像刚从田埂边采来的,还沾着晨露的湿意。这香味一下子把工作室里的木香味、颜料味、旧画纸的纸墨味都衬得温柔了,混在一块儿,像走进了春天的花园,连呼吸都变得软乎乎的。

“刚从花店过来,给老顾客送完花,顺路给你们带一束。”苏念走到桌边,把洋甘菊轻轻放在木盒旁边,怕压着画纸似的,然后伸出指尖,轻轻拨了拨最外层的花瓣——花瓣软得像羽毛,被她一碰,轻轻颤着,像在点头问好,又像在跟风打招呼。“这束是巷尾张阿姨订的,她女儿下个月结婚,说要用来做手捧花,还特意叮嘱我,要选开得最旺、花瓣最软的。”

“洋甘菊做手捧花呀?”妮妮小姐从花束里轻轻抽出一朵,放在掌心——花瓣薄薄的,一层叠着一层,裹着中间小小的花芯,掌心能感觉到花瓣的微凉和柔软,像握着一小团刚从晨露里捞出来的阳光,“我总以为手捧花都是玫瑰、百合那种大朵的,没想到洋甘菊也能做。”

“张阿姨说,洋甘菊的花语是‘逆境中的坚强’,比玫瑰更实在。”苏念坐在窗边的小椅子上,指尖轻轻碰了碰窗台上小雏菊的花苞,动作轻得怕碰疼了它,“她女儿小时候身体不好,三岁到六岁,几乎一半时间都在医院待着,打针、吃药、做检查,却从来没哭过一次。有次护士给她扎针,她攥着张阿姨的手,盯着病房窗台上开的洋甘菊,说‘妈妈你看,这花在窗台上都能开得这么好,我也要像它一样’。”

苏念说着,声音放得轻了些,像在讲一件很珍贵的事:“后来她女儿出院,就跟张阿姨说,以后结婚要捧洋甘菊手捧花,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就算以前难,以后也能像洋甘菊一样,不管遇到什么风风雨雨,都能好好开花、好好生活。张阿姨说,这不是普通的花,是她女儿从小到大的念想,比任何贵重的花束都金贵。”

妮妮小姐看着掌心的洋甘菊,花瓣上还沾着一点没干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小小的光。忽然就想起奶奶以前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一边绣小雏菊,一边跟她说的话——奶奶总说,每一朵花里都住着一个小天使,你把心里的话告诉它,把掌心的温度传给它,小天使就会扇着翅膀,飞到你想见的人身边,把你的心事和温暖都递过去。

小时候她信得很,每次受了委屈、想奶奶了,就跑到院子里的雏菊丛前,蹲下来对着花小声说话,把掌心贴在花瓣上,觉得这样奶奶就能听到。后来长大了,觉得那是奶奶哄小孩的话,是童话里的故事,可现在握着这朵洋甘菊,掌心传来花瓣的软,鼻尖闻着花的淡香,忽然又信了——花真的很神奇,它能把说不出口的话、藏在心里的牵挂、熬过来的难,都藏在一层一层的花瓣里,不用大声说,不用刻意解释,只要捧着它,对方就能懂。就像张阿姨的女儿,不用跟新郎说自己小时候多辛苦,只要捧着洋甘菊手捧花,新郎就会懂她的坚强;就像她自己,不用跟奶奶说有多想念,只要看着窗台上的小雏菊,奶奶就会收到她的牵挂。

“你看,这小雏菊和洋甘菊放在一块儿,倒像一对亲姐妹。”苏念忽然指着窗台和桌面,笑着说——窗台上的小雏菊,瓣尖带粉,像刚被朝霞吻过;桌面上的洋甘菊,瓣身带黄,像刚被阳光晒过,一个娇俏,一个温柔,都带着股软乎乎的劲儿,都能让人心里暖起来,“一个带着朝霞的粉,一个带着太阳的黄,都不张扬,却都能给人撑劲儿。就像咱们工作室里的人,你安安静静画画,阿哲默默收拾,小满热热闹闹带好吃的,我偶尔送送花,各有各的样子,却都在给彼此暖着心。”

妮妮小姐听着,忍不住笑了——苏念总这样,能从一朵花里,看出比花本身更暖的事。她从抽屉里找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刷干净了,装了半瓶清水,把洋甘菊轻轻插了进去,放在窗台上的小雏菊旁边。两瓶花挨在一块儿,小雏菊的浅粉和洋甘菊的鹅黄映在玻璃上,连带着玻璃上的霜花印记,都变得鲜活起来,像一幅不用画出来的画,满是春天的软和暖。

阳光这会儿斜得更厉害了,从西边的窗户照进来,把窗台、木盒、画纸都染成了浅金色。小雏菊和洋甘菊的影子,顺着阳光慢慢漫过旧窗台的边缘——先漫过玻璃上煤球的脚印霜痕,把冷的痕迹染成暖的;再漫过桌面上的旧木盒,缠枝莲的纹路在花影下,像活了过来,枝叶在光影里轻轻晃;最后漫过木盒里叠着的画稿,小棠的森林、林屿的小提琴、小满的槐花糕、扎羊角辫小女孩的小雏菊,都被花影盖了层浅浅的、毛茸茸的印子,像给每一段藏在画里的故事,都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

妮妮小姐站在窗前,看着花影一点一点移动,看着小雏菊的花苞在光影里轻轻颤,像在攒着劲儿要开花;看着洋甘菊的花瓣在风里微微晃,像在跟画稿里的故事打招呼;看着木盒里的画稿被花影罩着,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带着泪痕的纸角、沾着槐花香的痕迹,都变得格外柔软。

忽然就觉得心里满当当的,不是被东西塞满的沉,是被温暖填得实——这些花影不是冷的影子,是带着阳光的温度、花香的软;这些画稿不是死的纸,是带着每个人的心事、眼泪、笑容和期待;这些掌心传递的温暖,不是转瞬即逝的风,是能落在时光里,像蜜一样慢慢发酵、越存越浓的甜。

就像奶奶的针线盒,就算奶奶不在了,打开盒子,还能闻到旧木的香、绣线的软,还能想起奶奶坐在院子里绣雏菊的模样,那些藏在针线里的温度,从来没散过;就像这个旧木盒,以后就算过了十年、二十年,再打开它,看到小棠的森灵,还能想起她躲在妈妈身后怯生生的样子;看到林屿的小提琴,还能想起他哭红的眼睛和倔强的话;看到小满的槐花糕,还能闻到那股淡得化不开的槐花香;看到扎羊角辫小女孩的画,还能想起那句“比商店买的香”——这些故事、这些温度,都会被好好藏着,不会被时光偷走。

花影漫过旧窗台最边缘的时候,风又从窗外吹了进来,带着更多的花香——有小雏菊的淡香,有洋甘菊的清苦香,还有远处巷口槐花开了的甜香。风把画稿的纸角吹得轻轻晃,像在跟花影招手;把洋甘菊的花瓣吹得微微颤,像在跟风哼歌;把小雏菊的花苞吹得歪了歪,像在跟屋里的人说“我要开花啦”。

妮妮小姐伸出手,掌心对着阳光,对着花影,对着木盒——阳光落在掌心上,暖得像奶奶的手;花影落在掌纹里,软得像洋甘菊的花瓣;木盒的木香飘到指尖,淡得像旧时光的味道。她知道,这些花影,这些画稿,这些掌心传递的温度,不会像烟火一样转瞬即逝,它们会像酿在时光里的蜜,在岁月里慢慢沉淀,越存越浓,越存越甜,最后变成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藏在心里最软的地方,暖着往后的每一个春天、每一个冬天,暖着每一段想起奶奶、想起煤球、想起工作室里这些故事的日子。

窗外的蝉鸣又轻响起来,阳光慢慢沉了些,花影也跟着往窗台里面挪了挪,把木盒里的画稿盖得更严实了——像在给这些故事盖了层被子,怕它们着凉,也怕它们被时光忘了。妮妮小姐看着这一切,轻轻笑了,指尖又碰了碰小雏菊的花苞——等它开了,一定要把第一片花瓣,夹进奶奶留下的针线盒里,让奶奶也闻闻,这春天的香,这时光里的暖。

UU文学推荐阅读:港片:我还没出位,老大先出殡了皓月和正义四合院:从卫生员开始的快乐人生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让我住在你的心里终极一班:我魅魔被美女们包围了世界大杂烩,主角大乱斗是你要分手的,我走了你又哭啥?商海激情:触底反弹之超越剑御九霄:昆仑秘境传重生之打造属于我商业帝国驭手一首青花瓷,我,掀起了国风狂潮东星乌鸦兑变,注重武力和谋略!灵气复苏,从虚拟现实开始开局继承九重雷刀,我横推万族我把校花渣了,她还觉得我深情妃礼勿视,王爷你也重生了山村尤物俏美妇都穿越了,谁还上班啊转职召唤师,开局十连SSS天赋神豪的学霸生涯诸神来犯,我在现代重演神话都练纯阳功了,你给我婚书?一路生香四合院,贾家老大女尊高武:从幼儿园开始拒绝表白兽血沸腾22012就有系统,随便赚钱我是都市之无敌武神:李昊血量1滴盾1万,你就这么玩狂战重回八一:长嫂的奋斗让你建设山村,你把娱乐圈炸了重生之女配的美满人生社牛直播:去婚礼亮出嫂子小视频召唤之我真没想统治世界强龙下山,回归都市无敌手成仙后:我竟飞升不了绝境吃鸡神豪大一新生,千万身价很合理拒绝渣女,我重活了自己游龙十三针我究极玩家,开局救下绝世女神让你当反派,怎么主角都没了将军家的小娇娘逼我搬砖供堂哥读大学?想得美相士血狼狂兵敢得罪我,就送你下地狱拥有传奇技能我直接躺平
UU文学搜藏榜:重生之从做个好爸爸开始人在斗罗,开局被比比东活埋皇后成长手札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掌欢完美战兵四合院:这个保卫员坏,痞,帅!梦游妈咪:谁是我爹地千树万树情话开疯狂从2000开始叫我女王(GL)赘婿之杀神回归县城青年之入世萌妻羞羞:BOSS,慢点撩!松小姐今天喝酒了吗千金大佬她slay全场小乞丐掀翻三界高武:刀镇星空故事无限我真不想当女主角都市霸道医仙人间凶狗直播:穿书炮灰反成人生赢家皇上今天掉马了吗重生七零我靠种田暴富了叶君临李子染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退婚后我嫁给了渣男他叔头条婚约都市崛起之开启万界交易序列为零东京泡沫后的文娱时代逍遥渔场妖孽男神在花都最废女婿战神她在娱乐圈杀疯了胭尘团宠寨主种田忙开局我被系统一直坑地府微信群军少,有点喜欢你娱乐之中年危机错婚试爱病娇惹不起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想支持乡村教育,却成为商业大佬逍遥明星娶夫不易[穿书]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不凡兵王我的篮球生涯养废青梅的我,只好负起责
UU文学最新小说: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深渊下的红唇青云九转混沌诀神级旧手机,从一分秒杀开始倒计时90天,挑战33条巨物镜子湖女总裁的老公,兵王回归都市老登重生,谁还当老实人穿越影视之我到处签到异能让我成为职业钓鱼佬高武世界:开局有灵眸惊!我在高武用炼妖壶修仙狗粮心声:超可爱老婆又凶又甜末世暖邻共求生超脑武尊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云霄艳五行重钓人生路扫墓归来,太公爽歪了,我赢麻了都市镇妖使你的皮我收下了在每一个梦醒时分谁还传统御兽?我合体变身!我于幕后实现心愿,超凡颠覆人间都市之全能概念大师暴富密码:破壁者小人物的娱乐圈之旅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静静的妮妮灵力复苏:我的高中生活不正常重生:舔狗的终极进化之路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烽火涅盘抗日血泪中年艳遇从末路开始渣男难过美人关重生南韩,神豪开局收购顶级女团我叫金三鑫圣武帝国之伪草根记禁区之外:开局解锁文明火种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B站助我做顶流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小男娘与校花的魔法少女日常神仙姐姐:我真不是恋爱脑!明明都是她们主动的呀野种回八零,从泥潭爬向巅峰开局兄弟让我追他女朋友七零,断亲下乡致富路上捡美知青70年代:我用医术养家糊口娱乐:醉后求子,蜜姐喊我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