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的北大荒,像被扔进了蒸笼。试验田的稻穗已抽出大半,沉甸甸的穗轴压得稻秆微微弯曲,青绿色的谷粒正在灌浆,饱满得像要撑破外壳。杨浩宇蹲在田埂上,指尖轻触稻穗,能感觉到里面流动的浆汁,带着生命膨胀的张力。
“照这势头,再有二十天就能蜡熟了。”他抬头对苏婉清说,额前的汗珠滴落在泥土里,洇出小小的湿痕,“就是这几天的高温得留意,灌浆期怕干旱。”
苏婉清正用温度计测量水温,闻言眉头微蹙:“水渠的流量够吗?我看西边那几亩有点缺水,稻叶都打卷了。”她把记录册递过来,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日的气温、水温、土壤湿度,“李教授说高温天要早晚浇水,避开正午,不然会伤根。”
“我让林文轩他们调整闸门,今晚就多放些水。”杨浩宇站起身,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知何时起了层薄云,太阳躲在云后,却更显闷热,“就是怕这云是雨兆,灌浆期淋雨容易倒伏。”
话音刚落,西边的天际突然暗了下来,风卷着尘土掠过田野,稻苗被吹得东倒西歪。林文轩举着草帽跑过来,声音被风吹得发飘:“浩宇哥!要下雨了!气象站说有雷阵雨!”
杨浩宇心里一紧,立刻喊道:“快!拿绳子和竹竿来,给洼地的四号稻苗打桩!”他最担心的就是“沪粳四号”,穗大粒满,最容易被风雨摧折。
知青们和职工们纷纷扔下农具,回家取来竹竿和麻绳。杨浩宇带头跳进田里,踩着泥泞把竹竿插进稻丛间,苏婉清则指挥着大家用麻绳将稻秆拢在一起,绑在竹竿上,形成一个个稳固的三角架。
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时,他们刚绑完最后一片稻田。雨水混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苏婉清的蓝布衫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却还在清点着竹竿数量:“东边那片还差五根,我去仓库拿!”
“我去!”杨浩宇一把拉住她,把草帽往她头上按,“你在这儿看着,别让绳子松了。”他转身冲进雨幕,泥水溅得满身都是,背影在白茫茫的雨帘里显得格外挺拔。
苏婉清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又暖又急。她赶紧组织大家检查绑扎的稻秆,发现有几处绳子被风吹松了,立刻重新系紧。雨点噼里啪啦打在稻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绑在竹竿上的稻丛却稳稳地立着,像一排排坚守阵地的士兵。
杨浩宇扛着竹竿回来时,浑身都在滴水,裤脚还缠着水草。他顾不上擦汗,立刻和大家一起加固剩下的稻苗。苏婉清递过块粗布巾,想帮他擦脸,却被他笑着躲开:“不用,雨水洗得凉快。”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放晴时,天边挂起了彩虹,试验田的稻苗虽然有些歪斜,却没有大面积倒伏。杨浩宇踩着湿漉漉的田埂检查,看到被竹竿护住的稻丛几乎完好无损,长舒了一口气。
“多亏了你们连夜加固。”李教授不知何时来了,站在田埂上,看着整齐的竹竿架连连点头,“这办法好,既不损伤稻秆,又能抗风雨。我回去就让其他农场学着做。”
苏婉清正蹲在田里,小心翼翼地把倒伏的稻苗扶起来,用泥土压实根部。她的布鞋沾满了泥浆,手指被稻叶划出道道红痕,却毫不在意:“这些稻苗还能救,只要根没断,灌浆不受影响。”
杨浩宇走过去,把她拉起来:“别蹲太久,膝盖会疼。剩下的让知青们来,你去看看育苗棚的温度计,昨晚下雨降温,别冻着新育的秧苗。”他知道她总把别人的事放在心上,自己的身体却不怎么顾惜。
苏婉清“嗯”了一声,转身往育苗棚走,脚步却有些蹒跚——昨晚在雨里站了太久,脚踝隐隐作痛。杨浩宇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疼惜,默默记下要给她找些活血化瘀的草药。
灌浆期的日子,在忙碌与牵挂中悄然流逝。每天天不亮,杨浩宇就去查看稻穗的饱满度,苏婉清则守在水渠边,调控着水流的速度,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喝足水分。傍晚收工时,两人会并肩坐在田埂上,剥开一粒青稻,看着里面乳白色的浆汁渐渐变得瓷实,眼里都藏着期待。
这天午后,苏婉清突然脸色发白,捂着肚子蹲在地上。杨浩宇吓坏了,赶紧把她背回宿舍,请张婶来看。张婶把了脉,笑着说:“傻小子,你媳妇这是有喜了!快给弄点红糖水煮鸡蛋,补补身子。”
杨浩宇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眼眶瞬间就红了。他看着苏婉清微微泛红的脸颊,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真的?我们……我们有孩子了?”
苏婉清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刚满一个月,本来想等秋收了再告诉你,怕你分心。”
“分心也得知道!”杨浩宇笨手笨脚地给她盖好被子,“你从今天起就歇着,育苗棚的事让林文轩他们管,田里的活有我呢。”
可苏婉清哪歇得住,第二天就又去了试验田,只是不再干重活,只在田埂上记记录、算数据。杨浩宇拗不过她,只能寸步不离地跟着,生怕她累着碰着。知青们见了,都笑着打趣:“浩宇哥现在成护崽的老母鸡了!”
稻穗渐渐从青绿转为金黄,饱满的谷粒沉甸甸地坠着,穗芒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杨浩宇和苏婉清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心里都踏实得很。
“你看,”苏婉清指着最东边的稻田,“那几株是最早插的秧,现在谷粒都开始泛黄了,像撒了把碎金。”
杨浩宇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掌心焐着:“等秋收了,就把那几株的种子留出来,明年接着试种。咱们的孩子出生时,正好能赶上新一季的春播。”
苏婉清靠在他肩上,听着风吹稻浪的声响,像听着一首温柔的歌谣。她知道,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丰收,也孕育了新的生命,而她和杨浩宇的故事,就像这循环往复的四季,在耕耘与收获中,长出越来越繁茂的枝叶,结出越来越饱满的果实。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稻田上,也洒在并肩而立的两人身上。远处的水渠里,晚霞的倒影随着水流轻轻晃动,像一条流淌的星河,映照着他们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