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0月1日 —“澄心”App全球公告
就在全球仍在为那部震撼的星空科技影片心潮澎湃之际,“澄心”App的首页最顶端,悄然发布了一条加粗飘红的公告——《“深空先行者”计划第一期志愿者征召细则》。
细则开篇明义,阐述了计划的意义与高风险性,随后列出了冰冷的硬性门槛:
1. 贡献值 ≥ 2000点。
2. 需通过严格的身体与心理评估(重点检测对长期封闭环境、孤独、未知风险的承受能力)。
3. 签署自愿协议及风险告知书。
光是第一条,就瞬间浇灭了绝大多数人的热情。新纪元开启近三年,贡献值获取途径虽多,但累计达到2000点者,凤毛麟角。
这通常意味着:要么是修为高深(至少六锻\/五炼以上),长期完成高难度“清剿业力富集区”、“探索未知险境”或“重大科研攻关辅助”等任务;要么是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做出了颠覆性 or 具有广泛积极影响的贡献。
公告下方附了一个可查询的(匿名)贡献榜片段,更是让人直观感受到其难度:
排名第一的是一位代号“龙三”的七锻强者,贡献值高达点(主要来自早期业力清理和多次危机处理)。
前百名几乎被训练营排名前列的学员和各大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包揽,贡献值都在3000点以上。
一位来自偏远山区的教师,因研发并推广了高效适配新纪元教材的“愿力启发式教学法”,惠及数百万儿童,贡献值累积3200点,位列第87。
一位着名的作曲家\/歌手,创作了《希望颂》、《启灵》等多首极大振奋人心、凝聚愿力的作品,并举行了上百场全球义演,将所有收入捐献给“生命绿洲”组织,贡献值达到2850点,位列第153。
公告明确:满足条件者即可申请,最终按贡献值从高到低排序,取前500名入选。所有申请未入选者,自动列入下一期候选名单。
2026年10月10日 - 名单确认与公布
截止日到,“澄心”App准时公布了最终的500人名单。名单没有隐藏,直接展示了姓名(或常用代号)、主要贡献领域及贡献值数值。
这无疑是一份新纪元英雄榜,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奋斗与奉献的传奇。(训练营成员,收到玄武军任务,并未参与申请。)
同时,公告下方另附了一份50人的外国入选者名单。这是应GGA其他成员要求,经过磋商后增加的额度。
这50人无一例外,皆是各国在愿力炼心方面达到高深境界(普遍四炼以上)的苦修者,或是在人类基因研究、可控核聚变理论、深空医学等领域做出过奠基性贡献的顶级学者。
他们的贡献值经由GGA特殊委员会评估折算,同样达到了标准。这既体现了公平,也展现了合作的姿态。
同日 - 玄武军内部名单确认
相比先行者的公开遴选,玄武军的招募更侧重于实力与军事素养。训练营内部系统直接生成了申请名单,共计798人。
几乎涵盖了训练营排行榜前一千名中的所有七锻以上强者,甚至还包括两名长期在境外执行特殊任务、刚刚归队报到便直接达标的七锻初期成员。
名单前十,正是龙一、赵铁柱、龙二、石军等一众怪物。他们早已适应了训练营的超高强度,对星空充满了渴望。加入玄武军,直接算作最高难度的训练营长期任务,享有相应资源倾斜。
2026年10月15日 - 玄武军集结与装备配发
秦岭基地深处专用空港,十五艘体型稍小但线条更加凌厉的“螣蛇级”快速运输舰已然待命。
798名玄武军战士全员到齐,身着统一的暗黑色作战常服,排列成整齐的方阵,鸦雀无声。但一股凝练如实质的铁血煞气混合着强大的气血狼烟冲天而起,连光线似乎都微微扭曲。
郑毅亲自到场,进行简短的动员后,开始配发装备。 大部分战士领取的是“玄武士-II型”和“巡天-II型”。
虽然是II型,但其性能已远超目前任何国家的单兵装备,足以应对已知的绝大多数地外环境。
而当龙一、赵铁柱、龙二、石军四人出列时,工作人员推来了四个特制的金属箱。
箱体打开,流线型、呈现暗金与幽蓝交织色彩的“玄武士-III型”静静躺在其中,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让周围战士都感到心悸。
“你们四人,作为尖刀,”郑毅沉声道,“承担最危险的前期侦查和突发事件处理任务。”
“是!”
四人敬礼,眼神炽热。
随后,任务分配下达:
孙启明,带一百人前往月球,归广寒宫基地指挥,五十人负责安保事宜,五十人负责深层次月球探索;
周倩,带一百人前往火星,六十人分驻三座科考站,负责近期安保,四十人进行火星探索;
龙一,带一百人前往木星,协助夸父舰,建立星内科考站、修筑锻体点,并进行探索;
赵铁柱,带一百人前往土星,协助星内科考站建立,修筑锻体平台,并进行探索;
龙二,带一百人前往天王星,协助星内科考站建立,建造锻体平台,并进行探索;
石军,带一百人前往海王星,协助星内科考站建立,建筑锻体平台,并进行探索;
龙三(总排名第七,七锻圆满、五炼圆满),带六十人前往水星,检查无人基地设施,建立临时驻扎点,修建锻体区域,并进行探索;
李玉(总排名第八,七锻后期、五炼圆满),带六十人前往金星,检查无人设施,建立临时驻扎点,修建锻体区域,并进行探索;
龙四(总排名第九,七锻后期、五炼后期)、张林(总排名第十,七锻后期、五炼后期),带六十人前往冥王星,协助星内科考站建立,观察柯伊伯带情况,修建锻体平台,并进行探索;
其余十八人作为机动力量,驻扎“南天门”轨道船坞,负责护航及应对太阳系内突发情况。指令清晰,责任明确。
2026年10月20日 - 玄武军出发
螣蛇运输舰编队准时升空,驶入茫茫太空。次日,各舰顺利抵达目标。
10月21日 - 抵达各星,展开部署
玄武军战士迅速接管了月球、火星基地以及空间站的关键防卫岗位,开始熟悉外星环境,并着手为即将到来的“深空先行者”们进行安保预演和区域清理。
他们的到来,让原本偏重科研的基地,瞬间多了一份令人安心的强悍气息。
2026年10月26日 - 先行者集结
550名(国内500+国外50)深空先行者,在海南文昌一处新扩建的、代号“天梯”的星舰基地完成了集结。
他们背景各异,有沉稳的科学家、坚毅的工程师、气质独特的艺术家、还有不少修为不俗的修行者,平均年龄却并不大,充满了朝气与探索欲。
官方为他们详细讲解了月球、火星的环境特点、注意事项、基地规章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随后,每人配发了一套“巡天-I型”基础防护服,并给予了数天时间,通过高拟真模拟舱充分了解两星现状,最终做出前往月球或火星的选择。
2026年11月1日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澄心”App、各国主流媒体全程直播。
巨大的“鲲鹏级”运输舰“逐日号”和“追月号”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岳,停泊在发射坪上。
550名先行者,穿着统一的蓝色航行者制服,精神抖擞,在无数镜头和目光注视下,有序登舰。
主持人杨锐的声音激动而不失沉稳:“…这是一个伟大的起点。他们带去的不仅是人类的科技与工具,更是我们的梦想与未来…”
镜头切换至舰桥,舰长(一位经验丰富的原空军大校,现六锻强者)下达指令:“引擎启动,所有系统检查完毕,请求离港!”
“允许离港!祝你们一路顺风!”
巨大的聚变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光焰,推动着庞大的舰体缓缓升空,越来越快,最终化作两颗明亮的星点,消失于蔚蓝的天际。
直播信号并未中断,中途切换到了“凌霄殿”空间站的观测镜头,捕捉到两舰编队飞过的画面,以及舰内先行者们透过舷窗兴奋地挥手的情景。网络再次沸腾,祝福、羡慕、期待的弹幕淹没了所有直播平台。
2026年11月2日
“逐日号”进入环火星轨道。
“追月号”进入环月球轨道。
两舰分别与当地基地确认对接程序。 信号略有延迟,但最终,两个画面几乎同时传回:
“这里是逐日号,已成功抵达火星!”
“这里是追月号,已成功抵达月球!” 基地指挥中心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人类,终于以成建制的形式,踏上了地外星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属于星辰的时代。